冀魯豫革命根據地

冀魯豫革命根據地

冀魯豫革命根據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重要的革命根據地。在抗日戰爭時期,位於河北、山東、河南交界處的冀魯豫邊區,為抗日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抗戰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簡介

冀魯豫革命根據地冀魯豫革命根據地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這裡是重要的革命根據地,劉伯承鄧小平李先念陳毅、羅榮恆、楊得志楊勇萬里段君毅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老前輩都在這裡留下了光輝的戰鬥足跡。這裡的人民民眾為奪取革命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和犧牲。2000年5月,江澤民總書記題寫館名的“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在菏澤落成。
在抗日戰爭時期,位於河北山東河南交界處的冀魯豫邊區,為抗日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抗戰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相關

以菏澤為中心的冀魯豫邊區在抗日戰爭時期曾經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最大的平原根據地,在抵禦外來侵略、爭取民族解放的鬥爭中,這裡的軍民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我身後的這個紀念館裡就展示著冀魯豫邊區軍民當年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戰歷史。 解說: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後不久,日軍全面進攻華北,冀魯豫邊區作為華北的門戶,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而菏澤就位於這塊根據地的中心區域。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浴血抗日展廳,集中展示了冀魯豫邊區軍民八年抗戰的輝煌歷史。1938年4月,中共中央領導人毛澤東等發出《關於平原游擊戰的指示》。此後的一年裡,廣泛的游擊戰爭如雨後春筍般,在冀魯豫邊區的大地上轟轟烈烈的展開。同期:1938年冬到1939年初,八路軍根據黨中央開闢敵後根據地的指示,先後派八路軍三支主力部隊115師挺進荷澤地區,先後開闢了魯西抗日根據地,湖西抗日根據地,鄆西抗日根據地。 解說:八路軍主力部隊對日偽的連續作戰,打擊了日偽的囂張氣焰,這三塊抗日根據地,為冀魯豫邊區抗戰的勝利,發揮了重大作用。同期:8.54.55八年抗戰中,菏澤地區有六萬人參加了主力部隊,在多次的戰鬥有兩萬多名幹部戰士和民眾獻出了寶貴生命。 解說:八年抗戰期間,冀魯豫邊區根據地軍民控制縣城75座,人口約兩千萬,為抗戰的全面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期:8.47.37邊區發展過程由小到大,逐漸發展起來的,最後成為全國最大的平原抗日根據地。 解說:為抗戰勝利做出過巨大貢獻的魯西南地區曾經因為經濟基礎薄弱而發展相對滯後,但是最近幾年,隨著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的不斷完善,這裡的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發展,特別是2004年2月,省委省政府決定實施“突破菏澤”戰略以來,這裡的廣大幹部民眾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努力和熱情投入到經濟建設和社會全面進步之中。目前的菏澤,政通人和,各項事業欣欣向榮,當年抗戰烈士用鮮血澆灌的沃土正綻放著鮮艷的文明之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