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國

共國,西周時,有人被封到共(今河南省輝縣市),建立共國,稱為共伯。春秋時,共國被衛國所滅。共國,又謂同治國事。

簡介

西周時,有人被封到共(今河南省輝縣市),建立共國,稱為共伯。春秋時,共國被衛國所滅。
共國,又謂同治國事。《史記·燕召公世家》:“誠得賢士以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唐 方乾 《途中逢孫輅因得李頻訊息》詩:“正憶同袍者,堪逢共國人。”
商代時,在今甘肅省涇川縣境內建有共國。

歷史起源

出自姬姓,以國為氏 宋朝鄭樵《通志·氏族略》將洪姓列入“以國為氏”之類,認為洪姓“本共氏,因避仇,改為洪”。又稱“共氏,亦作恭,商末諸侯國,今河內共城即其地也;文王侵阮徂共,其子孫以國為氏。晉有左行共華,或言共氏共叔段之後也。”據史書記載,古代有兩個共國,一個在今甘肅涇川縣北,是商末諸侯國,周文王姬昌為擴大周族勢力,將其滅掉。一個在今河南輝縣,是西周時共伯的封國。這裡,鄭樵顯然混淆了不同時空的兩個共國地望。
位於河南新鄉輝縣境內的共國,是西周姬姓國,始祖為周文王的子孫(據《輝縣市志》:衛僖侯之子余與和先後受封於此)。《世本·氏族篇》說:“共氏,國名,周有共伯和。”《漢書·古今人表》顏師古注云:“共,國名也。”共國的地域,在今河南省輝縣西北一帶,與山西陵川縣、晉城市接壤。共國境內有共山,一名共北山、共頭山、共山首,俗稱共山頭,即今九峰山,是蘇門山的別阜,為太行山支脈。作為淇河水源之一的百泉河,出自共山,古名共水,加水旁為洪,亦稱洪水,或曰絳水。共水之濱原為共工氏的活動地區,自古以來文化比較發達。共國的得名,同共山、共水和共工氏有關。經實地堪察,共國故城坐落在共山南麓,東沿東石河,西臨百泉河,南望平原沃野,位於今輝縣市市區一帶。
西周后期,厲王暴虐,任用虢公長父和榮夷公進行“專利”,橫徵暴斂,欺壓百姓。以平民為主體的國人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於公元前841年爆發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武裝暴動。周厲王驚惶失措,狼狽地渡過黃河,逃奔於彘(今山西霍縣)。在這次暴動中,共伯和堅定地站在國人方面,被國人推舉為首領,由他掌管政權,“攝行天子事”。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厲王死於彘,太子靜繼立,是為周宣王,共伯和交出政權,重返故里,回到共山之首,去當自己的小國之君。被譽為“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廢之不怒,逍遙得志於共山之首”(今本《竹書紀年》沈約注),傳為千古佳話。
公元前722年,鄭國發生內亂,鄭莊公之弟共叔段被迫逃到共,表明當時共仍然是一個獨立的諸侯國。共與衛國相鄰,約於公元前660年,被衛國兼併。《左傳·閔公二年》云:“益之以共、滕之民。”杜預註:“共及滕,衛別邑。”此時,共城已經變成衛國一個邊邑。《漢書地理志補註》所說:“蓋其地逼近衛都,故先為國而後並於衛也。”
共國滅亡後,支庶子孫以國名為氏,形成共氏,後因避仇,又改為姓。這支洪姓的始祖為周文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