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擒七縱

三國時期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蜀國丞相諸葛亮親率大軍南征,一舉平息南中叛亂,其間發生了廣為流傳的六擒七縱孟獲的故事。據學者研究,史籍上確有“七縱七擒”一語,但僅此而且,記載相當粗略。

簡介

後來《三國演義》以4萬多字的篇幅,淋漓盡致地加以描寫,進行驚人的藝術加工,以致婦孺盡知。一些彝族老人至今仍尊稱諸葛亮為孔明先生。諸葛亮南征的涼山遺蹟,多年來也傳說種種。蜀漢的“南中”漢代稱為“西南夷”,主要包括今雲南貴州西部和四川西南一帶。東漢時南中設有四郡:永昌郡、益州郡、越嶲郡、牂牁郡。當時,蜀國對吳作戰失敗,加之劉備一死,建興一年(223年)南中諸郡相繼發生叛亂。先是益州郡大姓豪強雍闓流放蜀國派去的太守張裔,牂牁郡丞朱褒遙相呼應。越嶲郡的叟帥高定也在殺了郡將焦璜後“舉郡稱王以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