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即

六即,指天台圓教所立的六種行位:即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真即(分證即)、究竟即。此六即又稱理即佛、名字即佛,乃至究竟即佛;或理佛、名字佛,乃至究竟佛。故六即又作六即佛,或六是、六絕、六如。

(一)指天台圓教所立的六種行位:

(1)理即:謂一切眾生皆具足三千三諦之理,而無減。
(2)名字即:謂了解三千三諦之理,對十方三世之佛法無疑。
(3)觀行即:謂念念觀照三千三諦之理,相續不止。
(4)相似即:謂三千三諦之觀念相續,使見思二惑盡,而得六根清淨。
(5)分真即:謂徹底觀照三千三諦之理境,無明之惑漸除,法性的理體部份彰顯。
(6)究竟即:謂無明之惑全盡,法性的理體究竟彰顯。
天台宗以此六即判圓教之行位,其理由有二:(1)為令無信行人離卑下之心。(2)為令無智者去增上慢心。《摩訶止觀》卷一(下)雲(大正46·10b):“此六即者,始凡終聖,始凡故除疑怯,終聖故除慢大。”因佛果尊高不可企及,以致無信者謂佛境非己智分,而起卑下之心,故為表凡夫與佛無異,而立此六即。又無智者執即佛之一邊,謂己均佛而起增上慢,故為除其慢心,而立此六即。

此六即與八位、五十二位等階位之關係,配列如下:

┌理即(未聞佛法)
│名字即(已聞佛法)
│觀行即(外凡)──五品弟子位────┐
│相似即(內凡)──十信位─┐ │
六即┤ ┌─十住位│ │
│ ├─十行位├八位 │
│分真即(分證)┼─十回向位├五十二位│
│ ├─十地位│ │
│ └─等覺位│ │
└究竟即(極證)──妙覺位─┴────┘
此外,日蓮宗亦立六即義,《御義口傳》〈壽量品〉指出,凡夫是理即,頭頂“南無妙法蓮華經”時是名字即,聞奉修行是觀行即,伏惑障雲相似即,出而化他雲分真即,究竟無作三身之佛雲究竟即。
(二)指真宗立了義教時所說的六即:乃親鸞依善導《觀經疏》〈散善義〉中所舉的七深信而立。《愚禿鈔》卷下雲(大正83·651a):“六即者,(一)若稱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二)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說是義不如是。(三)不印者,即同無記無利無益之語。(四)佛印可者,即隨順佛之正教。(五)若佛所有言說,即是正教。(六)若佛所說,即是了教。”此六句皆有“即”字,故稱之為六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