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驢

公驢

公驢指的是雄性的驢,哺乳綱、奇蹄目、馬科、馬屬,馬和驢同屬馬屬,又名二驢,但不同種,它們有共同的起源,體型比馬和斑馬都小,但與馬屬有不少共同特徵:第三趾發達,有蹄,其餘各趾都已退化。驢的形象似馬,多為灰褐色,不威武雄壯,它的頭大耳長,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軀幹較短,因而體高和身長大體相等,呈正方型。頸項皮薄,蹄小堅實,體質健壯,抵抗能力很強。驢很結實,耐粗放,不易生病,並有性情溫馴,刻苦耐勞、聽從使役等優點。

基本信息

動物簡介

驢是一種哺乳動物,像馬,但比馬小,耳朵和臉都較長,胸部稍窄,毛多為灰褐色,尾端有長毛。多用做力畜,也為軍用。

奇蹄目,馬科。馬屬。體型比馬和斑馬都小,但與馬有很多共同特徵:第三趾發達,有蹄,其餘各趾都已退化。

生活習性

公驢公驢
奇蹄目馬科馬屬驢亞屬(Asinus)3種獸類的通稱。非洲僅有非洲野驢1種,人們認為它是家驢的祖先,其毛色與家驢相像,呈青灰並沾棕色,鳴聲與家驢一樣,耳殼較長。

亞洲野驢有2種:藏野驢,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亞野驢產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蒙古人民共和國、蘇聯貝加爾湖附近、伊朗、阿富汗,在敘利亞與阿拉伯半島北部,據信已經滅絕。亞洲野驢不是典型的驢,耳殼比非洲野驢短,蹄較大,鳴聲似馬。通常體長200~220厘米,肩高約130厘米;夏毛鮮棕栗、紅棕色,冬毛淡灰色。

非洲野驢生活在乾燥地區。亞洲野驢既耐乾旱,又耐嚴寒,一般棲息於沙漠、草原荒漠驢和草原上。藏野驢通常見於海拔3000~5100米的開闊高原或山間丘陵盆地。性機警,極敏捷,喜結群,夏季可結成200多頭的大群。秋季交配,翌年夏季產仔,每胎1仔。非洲野驢是一種趨於滅絕的動物。亞洲的藏野驢尚有一定數量,在中國,被列為重點保護動物。野驢與家馬雜交,可得到生命力強、鳴聲似驢,但無生殖力的子代。

利用價值

驢很結實,耐粗放,不易生病,並有性情溫馴,刻苦耐勞、聽從使役等優點。 驢可耕作和乘騎使用。每天耕作6-7小時,可耕地2.5-3畝。在農村還可乘騎趕集,適於山區馱運及家庭役用。驢肉又是宴席上的珍餚,其肉質細味美,素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之說。經測定,每百克驢肉中含蛋白質18.6克,脂肪0.7克,鈣10毫克,磷144毫克,鐵13.6毫克。

驢肉具有補血、益氣補虛等保健功能。食驢肉之風也在廣東、廣西、陝西、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地興起,這表明開發飼養肉驢大有潛力。著名小吃有保定五香驢肉,產于山東德州 驢皮質柔韌厚實,可用於製革,並且具有藥用價值,是名貴中藥“阿膠”的原料。種驢和役驢售價均在千元以上。中國驢的品種約在30種以上,其中優良品種產于山東省,關中驢、德州驢、佳米驢、泌陽驢、廣靈驢、河西驢等久負盛名,體重為250—290公斤,身高1.1—1.3米,拉載重量達250—350公斤,日行30—50公里,是農村特別是山區、半山區、丘陵地區短途運輸、拉車、馱貨、耕田、磨米麵的好幫手。

配種飼養

飼養管理

在配合種公驢的日糧時,要減少飼草比例,加大精料比例,控制能量飼料,使精料在日糧中占總量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配種任務大時,還需增加雞蛋、牛奶、魚粉、石粉、磷酸二氫鈣等動物性和礦物質飼料。為使精液品質在配種時能達到要求,應在配種開始前1個月至1.5個月時加強飼養,改善飼料品質。

一般大型公驢在非配種期,日餵穀草或優質乾草5千克至6公斤,精料1.5千克至2千克;中型公驢日餵千草3千克至4千克,精料1千克至1.5千克。進入配種期前1個月,開始減草加料,達到配種期日糧標準:大型驢穀草3.5千克至4公斤,精料2.3千克至3.5千克,其中豆餅或豆類不少於25%至30%。

增強體質

要處理好種公驢的營養、運動和配種三者之間互相制約而又平衡的關係。配種任務重,可減輕運動,增加蛋白質飼料;配種任務輕,則可增加運動或適當減些精料,防止種公驢過肥。運動一般採用輕度使役或騎乘均可,也可在轉盤式運動架上驅趕運動,時間1.5至2小時。運動可提高精子活力,但配種(采精)前後1小時,要避免劇烈運動,配種後要牽遛20分鐘。種公驢除飼餵時間外,其他的時間可在運動場運動,不要拴系。

合理配種

一般配種(采精)每天1次,每周休息1天,偶爾1天2次,但須間隔8小時以上,青年公驢的配種頻率要比壯齡公驢少。總之,配種次數要依精液品質檢查的結果而定。配種過度,會降低精液質量,影響繁殖力,造成不育,同時也會縮短種公驢的利用年限。

技術要點

準備期

此期一般是指在配種開始前的1~2個月。在此期內應對種公驢增加營養,減少體力消耗,積極為配種做好準備。飼養方面,要注意逐漸增加精飼料的餵量,減少粗飼料,精飼料應當偏重於蛋白質和維生素飼料,如豆餅、胡蘿蔔和大麥等。配種前3周則要完全轉入配種期飼養。管理上要根據種公驢歷年配種成績、膘情及精液品質等來評定其配種能力,以安排好本年度的配種計畫。要對種公驢進行詳細的精液品質檢查,每次檢查應當連續3次,每次間隔24h。若發現不及格者,應當查清原因,在積極搞好飼養管理的基礎上,12~15d後再檢查一次,直到合格為止。發現精液不良時,應當及時採取措施,如增加多汁飼料,適當運動,增加動物性飼料,增加維生素類飼料,如胡蘿蔔、大麥芽等,有病的要及時進行治療。

配種期

此期種公驢一直處於性活動緊張狀態,此期必須要保持飼養管理的穩定性,不可隨意改變日糧和運動。應當經常保持肉用種公驢的種用體況。

飼養上,餵驢的粗飼料最好是用優質的禾本科和豆科(占1/3~1/2)的混合乾草。最好用青苜蓿或其它青綠多汁飼料,如野草、野菜、嫩樹葉及人工栽培牧草,以補給生物學價值高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利於精子的形成和提高精子的活力。無青草時可餵給胡蘿蔔和大麥芽等,這樣既能補充維生素,又能調理胃腸道。

精飼料可以大麥、麩皮為主,玉米、小米和高梁為輔,配合豆餅或豆類,如黑豆、大豆、豌豆等混合飼餵。其中小米不僅適口性強,而且對提高性慾和精液品質有良好效果。在配種期,食鹽、石粉等礦物質飼料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對於配種任務大的種公驢還應餵給牛奶、雞蛋或肉骨粉等動物性飼料,以提高精液品質。配種期種公驢的飼料,應當盡力做到多樣化,同時約隔20d,就要調整日糧中精飼料組成的一部分,以增進種公驢的食慾。在配種期,一般大型公驢每天應採食優質混合乾草3.5~4.0kg,精飼料2.3~3.5kg,其中豆類不少於24%~30%,缺乏青草時,每天應當補給胡蘿蔔1kg或大麥芽0.5kg。

管理方面,種公驢在配種、運動和飼餵以外的時間,要儘量讓種公驢在圈舍外進行自由活動,接受日光浴。在夏季的中午,為防止日曬,可將種公驢牽入圈內讓其休息。要隨時注意觀察種公驢的生殖器官情況,發現問題,應當及時治療,以免引起炎症。要用冷水擦拭睪丸,這對促進精子的產生和增強精子的活力具有良好效果。

運動是增強種公驢體質、提高代謝水平和精液品質的重要因素和措施。在配種期內,應當保持運動的平衡,不能忽輕忽重。運動方式使役或騎乘鍛鍊均可。種公驢的運動時間每天不少於1.5~2h,但在配種或采精前後1h,應當避免進行強烈運動。配種後應當牽遛種公驢20min左右。

采精(配種)要做到定時,每天以1次為限,如果1天采精兩次,兩次間隔時間應當不少於8h。連續采精5~6d,應當讓種公驢體息1d。對種公驢餵後半小時之內,此時不宜進行采精,配種次數應當隨時根據精液品質的變化情況而定。

體況恢復期

在該期內,主要是恢複種公驢的體力,此期一般需要1~2個月的時間。

飼養方面在增加青飼料的情況下,其精飼料量可減至配種期的一半,少給蛋白質豐富的飼料,如豆餅等,應當多給些清淡、易消化的飼料,如大麥、麩皮和青草等。

管理上,在恢復期內應當減輕運動量和運動的強度,採取和增加逍遙運動,同時要保持圈舍的清潔、通風、乾燥,使種公驢保持安靜。

鍛鍊期

進入此期一般是指秋末和冬初,此時天高氣爽。本期內應當注意加強種公驢的運動,使種公驢的肌肉堅實、體力充沛、精神旺盛,好為來年的配種打好基礎。此期要求精料量要比恢復期增加,同時要注意以能量飼料為主。管理上,要以加強鍛鍊為主,逐步增加種公驢的運動量和運動的強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