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公營

公車公營

“公車公營”是道路運輸業界對一類經營方式約定俗成的提法。筆者將之概括為:經營單位將產權明晰、具有完全處分權利的營運車輛,在與運輸生產直接關聯的經營活動中,最大程度地實現自主經營。

“公車公營”是道路運輸業界對一類經營方式約定俗成的提法。筆者將之概括為:經營單位將產權明晰、具有完全處分權利的營運車輛,在與運輸生產直接關聯的經營活動中,最大程度地實現自主經營。其特徵有以下幾方面:1)車輛產權清晰,企業有完全支配權與處置權。2)企業管理規範,收入與成本控制制度健全。3)企業用工制度規範並按勞動法規嚴格執行。4)車輛駕駛員營運服務規範、質量標準明確。5)企業經營管理範圍涵蓋人、車的管、用與車輛的修理等方面。
公車公營模式在實際運用中,歸納起來應有二大方面優勢:
(一) 企業管理得以加強,企業素質得以提高,保障行業穩定與健康發展。
1、 公車公營模式一個最基本特徵就是企業擁有完全的產權與經營權,這種模式完全克服了“一腳踢”承包形式所帶來的管理失控的弊端,企業對車輛和駕駛員調控能力加強,有利於行業和社會穩定。同時企業因承擔了一定的經營風險,必然要加強安全和營運等方面的管理,並使管理真正落到實處。
2、 現行風險全額承包和有限責任承包,企業只要在一定的政策與市場條件下,“精算”出一個最大值的利潤(即承包金)並收取一定的承包押金,即可獲得穩定收益,而經營的風險則全部由承包者(駕駛員)承擔。公車公營模式則有利於風險(營收、成本、誠信、質量)共擔,有利於企業與駕駛員關係的重新整合,保證行業的穩定。
3、 公車公營模式規範了企業用工制度,同時也使得企業更加關注駕駛員的整體素質,主動把握駕駛員的選聘、教育、日常管理及吸引優秀駕駛員各個方面,由此帶來了駕駛員權益得到應有的保護和群體素質的逐步提升。
(二) 企業有條件發揮管理優勢,增收挖潛,提高經濟效益,發揮品牌效應。
1、 公車公營模式,企業掌握了車輛的經營主動權,有利於也能夠發揮技術、管理優勢,通過套用推廣新技術,發揮規模經營優勢,在車輛營運成本上降耗挖潛取得一定的效益。如節油問題,通過加強對駕駛員技術培訓、車輛選型、把握髮動機與車輛工況及日常維護等手段,就會取得非常可觀的效益;又如利用規模效應,在保險費、油價、維修材料採購等等這一些以前未被或無力關注但大有可為方面大幅度降低成本。
2、 通過公車公營,企業能夠及時掌握車輛狀況,提示司機安全駕駛、文明服務,保證各項日常教育管理制度的落實。
3、 公車公營還能夠形成群體效應,企業素質與形象將會不斷得以提升,有利於企業創造公眾品牌,形成品牌效應。
公車公營應該完善出台的政策促進措施:
(一) 獎優罰劣政策措施。目前,我市出租汽車行業已要建立與企業經營發展相關的,如審驗、運力投放、評優等各項獎優罰劣關聯政策,本條的關鍵點是在確立一個科學、公正的質量評估結果後,應加大獎優罰劣的力度。
(二) 服務質量評估措施。如何建立一套科學、公正、效率的甄別優劣的服務質量評估體系,是一直困擾出租汽車行業乃至整個運輸業的難題,應專門組織專業人員深層次地系統地加以研究。
(三) 規範企業收費行為。為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目前我市實行出租汽車運力投放總量控制與經營權費封頂收費的政策,但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企業忽視企業的經營管理,僅以政府優惠政策為利益來源,利用拍賣的定向性與經營權費的封頂,擅自提高承包收費標準,甚至倒賣經營權。這種狀況目前已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四) 加強對企業的指導幫助。目前,大部分都存在著出租汽車企業起步晚,規模小的問題,企業素質急需提高。
(五) 實施有效的社會監督。引導企業逐步樹立品牌意識,注重社會公眾形象,塑造良好的“視窗”行業形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