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身份號碼

公民身份號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身份號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每個公民從出生之日起編定的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辦理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權益事務方面廣泛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負責公民身份號碼的編制和組織實施工作。

居民身份證

身份證是有一定使用期限的有效證件,應在有效期限內使用。第一代身份證分年齡段,有年限限制。

公民身份號碼

1999年8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實行公民身份號碼制度的決定》(國發[1999]15號),這個檔案規定自1999年10月1日起在全國建立和實行公民身份號碼制度。

公民身份號碼制度

概述

 公民身份號碼為識別公民身份的重要標識,目前身份證號碼已變為18位(原來的身份證號碼只有15位,自換髮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後增加至18位,增加的位數是現在的第7、8、18位,分別是年份的公元紀年法原來省去的前兩位和末位校驗碼)。這些數字中包含身份證所屬區域、公民出生年月及性別等相關信息,身份證號碼不會出現重複情況。

作用

建立和實行公民身份號碼制度,是國家加強社會管理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也是實現社會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措施,對於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以及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方便民眾生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身份證號碼的編排規則規則

身份證號碼是由18位數字組成的,它們分別表示:
(1)前1、2位數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碼;
(2)第3、4位數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碼;
(3)第5、6位數字表示:所在區縣的代碼;
(4)第7~14位數字表示:出生年、月、日;7.8.9.10位是年11.12位是月13.14位是日
(5)第15、16位數字表示: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碼;
(6)第17位數字表示性別:奇數表示男性,偶數表示女性;
(7)第18位數字是校檢碼:校檢碼可以是0~9的數字,有時也用x表示。

尾號X的意義

身份證的號碼是按照國家標準編制的,由18位組成:前六位為行政區劃代碼,第七至第十四位為出生日期碼,第15至17位為順序碼,第18位為校驗碼。
作為尾號的校驗碼,是由號碼編制單位按統一的公式計算出來的,如果某人的尾號是0-9,都不會出現X,但如果尾號是10,那么就得用X來代替,因為如果用10做尾號,那么此人的身份證就變成了19位,而19位的號碼違反了國家標準,並且我國的計算機套用系統也不承認19位的身份證號碼。Ⅹ是羅馬數字的10,用X來代替10,可以保證公民的身份證符合國家標準。
15位的身份證號:
dddddd yymmdd xx p
18位的身份證號:
dddddd yyyymmdd xx p y
其中dddddd為地址碼(省地縣三級)
18位中的和15位中的不完全相同:
yymmdd yyyymmdd 為出生年月日;
xx為順號類編碼;
p為性別;
18位號碼中末尾的y為校驗碼,在網上可以找到算法
前17位的ascii碼值經位移、異或運算,結果不在0-9的令其為x。

公民身份號碼各省代碼含義

一、四個直轄市
1、北京 11
2、天津 12
3、上海 31
4、重慶 50
二、五個自治區
1、內蒙古 15
2、新疆 65
3、西藏 54
4、寧夏 64
5、廣西 45
三、兩個特別行政區
1、香港特別行政區810000
2、澳門特別行政區 820000
四、23個省 :
1、 黑龍江省 23
2、 吉林省 22
3、 遼寧省 21
4、 河北省 13
5、 山西省 14
6、 青海省 63
7、 山東省 37
8、 河南省 41
9、 江蘇省 32
10、安徽省 34
11、浙江省 33
12、福建省 35
13、江西省 36
14、湖南省 43
15、湖北省 42
16、廣東省 44
17、海南省 46
18、甘肅省 62
19、陝西省 61
20、四川省 51
21、貴州省 52
22、雲南省 53
23、台灣省 710000

套用

標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上和所配套的資料庫中(因此,1999年後“居民身份證號”就是“公民身份號碼”)。
標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戶口簿上和所配套的資料庫中。
標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證上和所配套的資料庫中。
公民在辦理下列事務,需要證明身份時,可以出示公民身份號碼:
(一)戶口登記
(二)入學,就業
(三)兵役登記
(四)選民登記
(五)婚姻登記
(六)辦理公證事務
(七)前往邊境管理區
(八)辦理申請出境手續
(九)參與訴訟活動
(十)辦理機動車、船駕駛證和行駛證,非機動車執照
(十一)辦理個體營業執照
(十二)辦理個人信貸事務
(十三)參加社會保險,領取社會救濟
(十四)辦理搭乘民航飛機手續
(十五)購買火車票及乘車
(十六)投宿旅店辦理登記手續
(十七)提取匯款,郵件
(十八)寄賣物品
(十九)辦理銀行卡及信用卡
(二十)辦理其他事務
除公安機關依法對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可以扣留居民身份證外,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扣留公民的居民身份證或者作為抵押。

辦理機關及個人身份比對

公安部負責公民身份號碼的編制和組織實施工作。公民個人在進行社會和經濟活動(例如到電信銀行辦理相關業務)時,向有關機構主動提交身份證件,有關機構工作人員(稱為“核查人”或“用戶”)將公民(稱為“被核查人”)主動提交的姓名、身份號碼等信息通過電信運營商網路通道傳送至公安部“全國公民身份信息資料庫”進行比對,得到“一致”或“不一致”的比對結果,如果“一致”還可以進一步比對照片,以確認照片與身份證提交者本人是否一致,不提供任何其他信息。根據不同的身份,公民的身份證號碼各不相同。

《國家標準GB11643-1999公民身份號碼》

18位身份證標準在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於1999年7月1日實施的GB11643-1999《公民身份號碼》中做了明確的規定。 GB11643-1999《公民身份號碼》為GB11643-1989《社會保障號碼》的修訂版,其中指出將原標準名稱"社會保障號碼"更名為"公民身份號碼",另外GB11643-1999《公民身份號碼》從實施之日起代替GB11643-1989。
GB11643-1999《公民身份號碼》主要內容如下:

範圍

該標準規定了公民身份號碼的編碼對象、號碼的結構和表現形式,使每個編碼對象獲得一個唯一的、不變的法定號碼。

編碼對象

公民身份號碼的編碼對象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公民。

號碼的結構和表示形式

1、號碼的結構
公民身份號碼是特徵組合碼,由十七位數字本體碼和一位校驗碼組成。排列順序從左至右依次為:六位數字地址碼,八位數字出生日期碼,三位數字順序碼和一位數字校驗碼。
2、地址碼
表示編碼對象常住戶口所在縣(市、旗、區)的行政區劃代碼,按GB/T2260的規定執行。
3、出生日期碼
表示編碼對象出生的年、月、日,按GB/T7408的規定執行,年、月、日代碼之間不用分隔設定。
4、順序碼
表示在同一地址碼所標識的區域範圍內,對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編定的順序號,順序碼的奇數分配給男性,偶數分配給女性。

身份證重號問題解決辦法

糾正原則:對重號雙方現仍在第一次編碼的派出所轄區居住的,由雙方協商,保留其中一人的身份證號碼,更改另一個人的;對重號雙方都已遷出第一次身份證號碼編碼的派出所轄區的,誰先發現誰先更改號碼,保留另一重號人的身份證號碼;對於一方遷出第一次身份證號碼編碼的派出所轄區的,由仍在派出所轄區一方更改。以上情況下變更居民身份證是免費的。凡是變更身份證號碼的,都由當地派出所開具《居民身份證號碼變更證明》,以方便更改其他證件。
更改身份證號碼中的經濟損失,例如新身份證的工本費,公安部門可以承擔,但給居民帶來的間接損失,如補辦其他證件的費用得由居民自行承擔。

身份證掛失辦理

1.身份證不需要掛失,也不需要公告聲明遺失,掛失和公告無任何法律依據。
2.公民只能使用自己的身份證來證明自己的身份。利用證件冒用他人身份或者他人冒用你的身份,並不代表被冒名者參與了某項社會活動。
3.冒用他人身份證違法犯罪或者侵犯民事權利,仍然由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被冒名者無須舉證證明自己清白。 對於違法犯罪,是由司法機關調查取證來證明你有違法犯罪行為,而且要形成證據鏈,證據還要互相印證;對於民事侵權,誰主張、誰舉證。單靠身份證是無法讓被冒名者承擔責任的。
4.根據居民身份證法,“居民身份證丟失的,應當申請補領”。
5.當然公告聲明遺失的行為,是自願的行為。
6.你現在的身份證和丟失的身份證還是都能使用的,無法把丟失的註銷掉。兩者的區別是印在身份證表面的“有效期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