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36年

公元836年

大理崇聖寺始建於唐開成元年(公元836年),經歷代的擴建和重修,到宋代大理國時期達到鼎盛,成為當時東南亞地區最大的佛教寺院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唐文宗開成元年(公元836年),阿珮以所屬明州地歸附唐朝廷。 唐開成元年(公元836年),連總(連廣川)與同朝為官的兒子連仲英謝爵離朝遷到魁城,見此處“山川秀麗,雲蒸霧翕若浮光狀,長有群鹿聚伏其間”,便居此地,墾荒種地,建屋營生。

(圖)大理崇聖寺大理崇聖寺

公元836年即開成元年,以下是當年發生的一些事情。

歷史紀事

(圖)開成元年開成元年

大理崇聖寺始建於唐開成元年

大理崇聖寺始建於唐開成元年(公元836年),經歷代的擴建和重修,到宋代大理國時期達到鼎盛,成為當時東南亞地區最大的佛教寺院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是南詔、大理國最著名的王家寺院,有“佛都”之稱。據《徐霞客遊記》記載,當時的崇聖寺“基方七里,為屋八百九十間,有佛一萬一千四百尊,用銅四萬五百五十斛”,有“三閣、七樓、九殿、百廈”的規模,曾經有九位大理國的國王遜位為僧在此修行。明代崇聖寺以五大重器著稱於世:三塔、南詔建極大鐘、雨銅觀音像、元代高僧圓護手書的“佛都”匾、明代三聖金像。然而歷經清鹹豐、同治時期的戰亂、公元1925年(民國十四年)的大地震和十年文革浩劫,將崇聖寺這座千年古剎幾乎夷為平地,唯有崇聖寺山門前的三塔倖存於世。

阿珮被封

唐文宗開成元年(公元836年),阿珮以所屬明州地歸附唐朝廷。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36),朝廷封他為羅甸王(簡稱羅王),所領地曰羅甸國(簡稱羅國),治所在令貞豐縣東南的羅王亭,轄地在今貴州貞豐、晴隆,關嶺一帶,世襲爵位。朝廷又封其別帥烏蠻普里部首領為滇王(今貴州晴隆境內某山有滇池而得名,非雲南滇池),後改名普寧郡王,治所在今貴州安順西七十里羊武寨。

鼻祖文龍遷祖

唐文宗開成年間(約公元836年),鼻祖文龍公自括蒼麗水遷至台郡城裡,為台州地區何氏麗水括蒼派的始遷祖,五代晉高祖時(約公元936年)六府君由台郡遷橫渡,至元世祖時(約公元1290年)二十一世任公,從橫渡遷對小芝。

仲英謝爵遷到魁城

唐開成元年(公元836年),連總(連廣川)與同朝為官的兒子連仲英謝爵離朝遷到魁城,見此處“山川秀麗,雲蒸霧翕若浮光狀,長有群鹿聚伏其間”,便居此地,墾荒種地,建屋營生。連廣川曾任廣西、四川副使,制《十二樓賦》名噪京城,受唐大詩人溫廷筠讚譽,去世後,葬於鄰村萬湖。
朗達瑪即位

朗達瑪生於公元797年,是藏王赤德松贊之長子,於公元836年即位,即位後開始滅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