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75年

公元775年

公元775年,乙卯,大曆十年。

歷史紀事

魏博田承嗣併吞昭義

(圖)郭子儀郭子儀

魏博昭義相鄰,田承嗣久欲並薛嵩地。嵩死,田承嗣遂誘昭義將吏作亂。大曆十年(七七五)正月三日,昭義兵馬使裴志清逐留後薛崿,帥其兵歸承嗣。承嗣聲盲救援,帥兵襲相州,攻取之。崿逃奔洺州,上表請入朝,代宗許之。昭義裨將薛擇為相州刺史,薛雄為衛州刺史,薛堅為洺州刺史,皆是薛嵩族人。正月十四日,代宗命內侍魏知古至魏州告諭田承嗣,使各守封疆,而承嗣竟不奉詔。十九日,遣其大將盧子期攻取洺州,楊光朝攻衛州。二月一日,承嗣誘衛州刺史薛雄降,雄不從,承嗣遂使盜殺之,屠其家。於是完全占據昭義軍相、衛四州之地,自置官吏,掠其精兵良馬,悉歸魏州。又逼魏知古與其共巡磁、相二州,使其將士割耳面,請承嗣為帥。二月十二日,朝廷以華州刺史李承昭知昭義留後,表示不承認田承嗣之吞併。

朝廷不以武臣待子儀

大曆十年(七七五)正月七日,郭子儀入朝。八月二十日,還邠州。子儀嘗請任命州縣官一人,而朝廷不理。子儀僚佐遂共議,說:“以郭公之勛德,奏一人為屬吏都不得,宰相真不識大體!”於儀聞之,對僚佐說:“自安史之亂以來,藩鎮武臣多飛揚跋扈,凡有所求,朝廷不得不曲從之,此無他,疑之也。而現在我所奏事,皇上認為不可行而置之,此乃不以武臣待我,是對我信任的表現。諸君當為我慶賀,有什麼奇怪呢!”聞者皆服。

吐蕃寇隴州涇州朱泚出鎮奉天

大曆十年(七七五)九月十六日,吐蕃入寇臨涇(今甘肅鎮原),十七日,又入寇隴州及普潤(今陝西乾陽東北),大掠人畜而去,百官皆遣家屬出城躲避。二十一日,鳳翔節度使李抱玉破吐蕃於義寧(今甘肅華亭)。吐蕃又入寇涇州,涇原節度使馬璘破之於百里城(今甘肅靈台)。二十三日,代宗命盧龍節使度朱泚出鎮奉天行營。

回紇夏州

大曆十年(七七五)十二月,回紇千騎入寇夏州(今內蒙古白城子),州將梁榮宗敗之於烏水。郭子儀急派兵三千救夏州,回紇遂退。

雜譚逸事

禁諸道募兵

大曆十年(七七五)正月二十二日,代宗詔“諸道兵如有逃亡者,非承制敕,不得擅自召募。”旨在限制地方割據勢力之發展。然此,不過一紙空文,蓋藩鎮割據已經形成,朝廷號令已不能遠達四方。

河陽軍亂

大曆十年(七七五)二月,河陽(今河南孟縣)三城使常休明因苛刻少恩,軍士防秋歸者,休明出城慰勞,防秋兵遂與城內兵合謀攻之,休明逃奔東都,軍士奉兵馬使王惟恭為帥,大掠數日,才定,代宗命監軍冉庭蘭慰撫之。三月十二日,薛崿、常休明俱至京帥請罪,代宗皆釋而不問。

陝州軍亂

大曆十年(七七五)三月一日,陝州軍亂,逐兵馬使趙令珍,觀察使李國清不能禁,只好卑辭遍拜將士,才得脫身逃走。軍士遂大掠庫物。時淮西節度使李忠臣入朝過陝州,代宗命忠臣按之,將士畏忠臣兵強,不敢動。忠臣遂設棘圍,令軍士匿名投所掠庫物,一日之中獲萬緡,盡給其從兵為賞賜

命諸道兵共討田承嗣

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淄青節度使李正己,皆為田承嗣所輕視。寶臣弟寶正娶承嗣女為妻,在魏州(今河北大名)與承嗣子田維擊球,因馬驚誤觸維死,承嗣大怒,囚寶正,以告寶臣。寶臣自責教敕不嚴,封杖授承嗣,使撻寶正,承嗣遂杖死寶正,自此兩鎮交惡。及承嗣拒命反叛,寶臣、正己皆上表請討之,代宗也想乘機會討承嗣。大曆十年(七七五)四月二十一日,代宗敕貶承嗣為永州刺史,命河東、成德幽州淄青淮西永平、汴宋、河陽、澤路諸道發兵共取魏博,如果承嗣拒命,即令進討;問罪僅止承嗣及其侄田悅,其餘將士弟侄如能悔過,則不問。此時幽州朱滔方恭順,與寶臣及河東節度使薛兼訓攻承嗣北方,正己與淮西節度使李忠臣等攻其南方。五月三日,承嗣部將霍榮國以磁州降。十五日,李正己攻克德州。李忠臣統帥永平、河陽、懷州、澤潞步騎四萬進攻衛州。六月九日,田承嗣遣其部將裴志清等攻冀州,志清帥兵降李寶臣。十二日,承嗣親自帥兵圍冀州,寶臣先使高陽軍使張孝忠師精騎四千與之戰,寶臣自帥大軍繼至,承嗣只好焚燒輜重而退。承嗣見諸道兵皆至,部將多叛,八月遣使奉表,請歸順朝廷。鏇又遣其部將盧子期攻磁州。李寶臣、李正己會兵於棗強,進圍貝州(今河北清河),承嗣出兵救之。時兩軍各饗士卒,成德賞厚,平盧賞薄,於是平盧士卒有怨言,正己恐發生兵變,遂帥軍退去,寶臣亦退。李忠臣聞之,乃解衛州之圍,南渡黃河,屯兵陽武(今河南原陽)。寶臣又與朱滔連兵攻滄州,承嗣從父弟庭玠守之,不克。盧子期反攻磁州,城將陷,李寶臣與昭義留後李承昭帥兵救之,大敗子期於清水,擒獲後送之京師,斬之。諸將又敗田悅於陳留,田承嗣遂懼。

諸道兵討田承嗣無功,朝廷赦其罪

初,李正己遣使至魏州,田承嗣囚禁之,其後,諸道兵討承嗣,承嗣懼,遂禮而遣之,並盡籍境內戶口、甲兵、谷帛之數以與正己,且說:“我今年已八十六歲(實為七十五,言老以欺正已),是快死的人了。諸子不肖,侄子田悅也軟弱無能,凡是現在我所有的,都是為你而守,怎願與你交戰呢?”並請使者立於庭,南向拜而授書;又圖正己之像,焚香禮之。正己大喜,遂按兵不動。於是河南諸道兵皆不敢進。承嗣既無南面之虞,遂得專門對付北方諸道兵。時以李寶臣之功為大,代宗特遣中使馬承倩奉詔勞慰之。承倩將還,寶臣至其館舍,贈縑百匹,承倩嫌少,大聲詬罵,扔出道中,寶臣以為恥。部將兵馬使王武俊對寶臣說:“您討田承嗣立了大功,中使馬承倩還這樣對待你,一旦寇平之後,召歸朝廷,不過一匹夫而已。不如現在釋承嗣以為後援。”於是寶臣也有玩寇之志。承嗣知道範陽是寶臣故鄉,寶臣常想據之,就派人刻石作讖說:“二帝同功勢萬全,將田為侶入幽燕。”然後密令人埋之於寶臣境內,並使望氣者說此地有王氣,寶臣掘而得此刻石。承嗣又派人對寶臣說:“你與朱滔共取滄州,如果攻取,則滄州歸國有,非你所有。如果你肯舍承嗣之罪,我就以滄州歸你,並願與你一起攻范陽。你帥精騎前驅,我帥步兵後繼,一定能夠攻取。”寶臣聽後大喜,覺得事合符讖,於是就與承嗣通謀,密圖范陽,承嗣也派兵陣於境上。寶臣有圖范陽之意,就對朱滔使者說:“聽說朱公像貌如神,希望能得畫像觀之。”滔給之。寶臣遂置滔像於射堂,與諸將共觀之,說:“真是神人!”時朱滔帥軍駐瓦橋(今河北雄縣),寶臣挑選精騎兩千,晝夜兼程馳三百里襲之,並指明主要攻殺像貌如射堂畫像的人。當時兩軍和睦,朱滔沒有料到會有此變,狼狽出戰大敗,最後易服化裝逃脫。寶臣想要乘勝攻取范陽,朱滔巳派雄武軍使劉怦留守。寶臣知范陽有備,遂不敢進。承嗣聽說寶臣與朱滔已交戰,即帥軍南還,並派使者對寶臣說:“南邊軍情緊張,沒有時間再跟從你了,石上讖文是我故意搞的。”寶臣聽後,慚怒而退。寶臣既與朱滔交戰,遂以張孝忠為易州刺史,使帥精兵七千以備之。大曆十年(七七五)十一月七日,田承嗣部將吳希光以瀛州(今河北河間)降於官軍。十二月,元載、王縉上奏說魏州鹽貴,請禁鹽入其境以困承嗣。代宗不許,說:“田承嗣負我,但百姓並沒有罪。”承嗣請求入朝,李正己也多次為之上表,乞許其改過自新。大曆十一年正月三日,代宗遣諫議大夫杜亞至魏州宣慰。二月二十二日,田承嗣又遣使上表請入朝。於是代宗下詔赦其罪,復其官爵,聽其與家屬入朝,所部將士曾拒朝命者,皆不問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