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32年

公元632年

公元632年是農曆壬辰年,是中國農曆龍年,是唐貞觀六年。

大事記

(圖)唐朝局勢唐朝局勢

公元632年,尉遲恭官拜右武侯大將軍,賜爵吳國公。

公元632年,拜占庭穆斯林發生戰爭。

公元632年,阿拉伯人建立一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大食國(薩拉森帝國),曾打敗唐朝,此帝國存在600多年。

公元632年,善德女王繼父親真平王之後登上了王位。在韓半島的歷史上,善德是第一個登上王位的女王。

逝世

公元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伊斯蘭教創立者。

釋灌頂(公無561一632年),字法雲,天台宗四祖。

歷史紀事

文武官員力請封禪,太宗將許之。魏徵力諫,為“自伊、洛以東,至於海、岱,煙火尚希,灌莽極目”,“戶口未復,倉廩尚虛”,不應“崇虛名而受實害”。太宗乃止。增置三師官(太師、太傅、太保)。太宗與侍臣論安危之本,中書令溫彥博謂:“常如貞觀初,則善矣。”魏徵謂:“陛下志在切儉,求諫不倦。比來營繕微鑫,諫者頗有忤旨。”焉耆王突騎支請開“磧路”,以便往來。高昌恨之,出兵掠焉耆。西突厥又亂,肆葉護可汗被逐,逃居康居而死。國人立泥熟(即阿史那彌射)為咄陸可汗。咄陸遣使到唐,要求內附。

文化紀事

灌頂卒
灌頂(五六一至六三二),唐天台宗高僧。字法雲,常州義興(今屬江蘇)人。本姓吳,二十歲受具足戒,師事天台智顗、受天台教觀。智顗所講《妙法蓮華經玄義》、《妙法蓮華經文句》、《摩訶止觀》等,都由他記錄成書。所撰《大般涅槃經玄義》及《疏》,為天台宗名著。

雜譚逸事

長孫後賀太宗喜得諫臣
貞觀六年(六三二)三月,長孫皇后所生長樂公主將出嫁。唐太宗對公主寵愛倍極,陪送的嫁妝比永嘉長公主(高祖長女)多一倍。魏徵力諫,太宗從之,並告知長孫皇后,皇后盛讚太宗採納魏徵的意見。一次,魏徵強諫惹怒太宗,退朝後,太宗怒甚,說:“會須殺此田舍翁!”皇后問為誰,太宗曰:“魏徵廷辱我!”後退,穿朝服立於中庭,太宗驚問其故,後說:“主明則臣直,今魏徵敢於犯顏直諫,皆由陛下明察之故,怎可不賀?”太宗十分高興。
焉耆王遣使入貢
貞觀六年(六三二)七月,焉耆王突騎支派使節到唐進貢。原來焉耆人來中國都走沙漠通道,隋末道路被阻,只得取道高昌。突騎支請求太宗再打通沙漠通道以便於往來,太宗準許。因此,高昌痛恨突騎支,派兵襲擊焉耆,大肆掠奪。

泥孰繼立為西突厥咄陸可汗
西突厥肆葉護可汗帶兵攻薛延陀,被薛延陀擊敗。肆葉護性情兇狠,善猜忌,而又愛聽讒言。部中有一乙利可汗,立功很多,肆葉護以他不是突厥族為藉口將他殺死。因此各部都擔心被猜忌。肆葉護又猜忌莫賀設的兒子泥孰,暗地要將他殺死,泥孰逃往焉耆。設卑達官與弩失畢兩部進攻肆葉護,肆葉護逃往康居,不久死在康居。西突厥國人將泥孰從焉耆迎回,立他為咄陸可汗,咄陸可汗遣使內附唐朝。貞觀六年(六三二)七月,唐太宗派鴻臚少卿劉善因前去冊立泥孰為奚利邲咄陸可汗。

契苾部降唐
貞觀六年(六三二)十一月,契苾(鐵勒十五部之一)部落酋長契苾何力率所部六千餘家到沙州(今甘肅敦煌西)向唐政府歸降。太宗令其居住在甘(今甘肅張掖)、涼(今甘肅武威)之間,並以契苾何力為左領軍將軍。

唐遣使赴日回報
日本前年遣唐使犬上三田耜、藥師惠日等自唐回國,貞觀六年(六三二)八月,唐使高表仁等與之同至日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