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01年

公元601年

公元601年是平年,是農曆辛酉年,是雞年,這一年隋文帝改元仁壽,棄用沿用20年的開皇年號。

簡介

公元601年是平年,是農曆辛酉年,是雞年。

大事記

(圖)聖德太子聖德太子

公元601年,高麗僧把口紅傳到日本

公元601年,隋朝太醫博士巢元方主持編撰《諸病源侯論》 ,該書總結了魏晉以來的醫療實踐經驗,對中醫“病因學和“證侯學”進行了精細準確的描述,成為中國第一部病因證候學專著。

公元601年,隋派楊素協助啟民可汗北征,許多部落歸附啟民,啟民便成為東突厥大可汗。

公元601年,安陽天寧寺建成。

公元601年,日本聖德太子興建法隆寺。

公元601年,現今可考的最早的韻書《切韻》由陸法言執筆編寫完成。

公元601年,唐貞觀二十一年興建大昭寺

出生

李畋(生於公元601年農曆4月18日,卒於公元690年農曆12月18日),於公元621年農曆9月18日發明了鞭炮。

馬周(601年-648年),唐朝初年名臣。

長孫皇后(公元601年-公元636年)。

釋弘忍(公元601-674年),東山法門開創者,被尊為禪宗五祖。

歷史紀事

改元仁壽
太史令袁充奏稱:隋朝建立以來,白晝漸長。文帝因謂百官曰:日長乃天之佑,應取日長之意以為年號。仁壽元年(六零一)正月一日,改元仁壽。規定百工作業,以日長之故,並加任務,丁匠苦之。史言袁充誣天以病民。

文化紀事

陸法言編《切韻》
《切韻》是韻書史上劃時代的產物,是前代韻書的繼承和總結,是中國韻書的定型之作,在漢語語言史的研究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這部書已散佚,現僅存陸法言的書序。另外敦煌出土的韻書殘卷中,斯坦因二千六百八十三基本上可以定為是此書的一個片斷。此書寫於仁壽元年(六零一),共五卷。《切韻》以當時的讀書音為基礎,兼顧古音、方言編輯成書,所描寫的不是某時某地的一個單純的音系,而是該時期語言的綜合反映。

雜譚逸事

停廢天下學校
仁壽元年(六零一)六月,詔以天下學校生徒多而不精,唯選留國子學生七十人,其它太學、四門學及州縣學並廢。殿內將軍劉炫上表切諫,不聽。七月,改“國子學”之名為“太學”。

隋文帝信佛
文帝謂天下一統太平皆是佛教之力,仁壽元年(六零一)六月詔諸州名藩均建靈塔,分送舍利於三十一州。詔文謂“朕歸依三寶,重興聖教,思與四海內一切人民俱發菩提,共修福業。使當今現在,爰及來世,永作善因,同登妙果。”又命天下舍利塔內各作神尼智仙(“仙”亦作山)之像。尼智仙本河東劉民女,有戒行。文帝初生於馮翊般若寺,智仙即將帝舍於別館,躬自撫養。故文帝每言“我興由佛法。”尼歿,即葬該寺,帝為之建坐塔,命史官王劭為智仙作傳。計文帝在位共度僧尼凡二十三萬人,寫佛經四十六藏十三萬卷,修治故經四百部,造佛像六十餘萬軀,修治故像一百五十九萬軀,造寺塔五千餘所。

衛文升安撫山僚
仁壽元年(六零一)十一月,資州(今四川資中縣北)山僚起事。文帝以衛尉卿衛文升為資州刺史前去鎮撫。剛到任,值山僚攻隋城鎮,衛文升單騎赴其營,對山僚說:我是刺史,帶來天子詔書,來安養你們,請不要驚懼。並說之以利害,渠帥感悅,解兵而去。山僚前後歸附隋朝十餘萬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