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9年

公元629年

公元629年是農曆己丑年,中國農曆牛年,唐貞觀三年。

大事記

公元629年1月4日:日本第34代天皇舒明天皇即位。

公元629年8月:唐太宗任命李靖為行軍總管,出兵征討東突厥。

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吐蕃聯盟發生內亂,年僅13歲的松贊乾布繼承在內亂中死去的父親囊日化贊的王位。。

公元629年,姚思廉奉命編修《梁史》和《陳史》,並在貞觀十年完成了《梁書》。

歷史紀事

(圖)松贊乾布松贊乾布
玄奘西行取經
玄奘修習佛教經典,深感異說紛紜,無從獲解,產生西去印度求法的念頭。貞觀元年(六二七)玄奘上表,請求西行,但未獲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私往天竺”,天竺就是現在的印度。貞觀三年(六二九)八月,獨自一人由長安出發,經數年艱難跋涉,終於到達印度。在印度研習經文10餘年,貞觀十九年(六四五)正月,他攜六百五十七部梵文貨經回到長安。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盛大歡迎。玄奘精通梵、漢文,將直譯、意譯巧妙融為一體,共譯經論七百七十五部,一千二百三十五典,對佛教傳播做出了貢獻。並口授而由其弟子辯機,寫成介紹西行沿線經過的國家、地區的情況的《大唐西域記》,以滿足太宗了解西域及天竺各國情況的急切之心。玄奘還創法相宗,他綜合印度十大論師著作糅譯而成《唯識論》,作為“法相宗”經典,提出“入識論”,宣傳“萬法唯識”、“心外無法”,故法相宗又稱唯識宗。

雜譚逸事

裴寂被免官
沙門法雅因妖言惑眾被處死。司空裴寂曾聞其言而沒有上奏,貞觀三年(六二九)正月,裴寂被免官,遣回故鄉蒲州。裴寂請求留在長安,太宗不許,並指責他功不補過。武德年間身居相位而朝政不清,都是他的責任,裴寂返回故鄉蒲州後不久,又因狂夫信行妄言裴寂有天命,裴寂又沒報告,應當被處以死刑,太宗只將他流放到靜州(今廣西昭平縣)。後來山羌起事,有人要劫持裴寂為主。裴寂帶領家僮攻敗山羌。太宗顧念裴寂曾經幫助高祖起事,便下令征他入朝,而裴寂召還即卒。

房玄齡杜如晦拜相
貞觀三年(六二九)三月,太宗以房玄齡為左僕射,杜如晦為右僕射,以尚書右丞魏徵守秘書監,均參與朝政。房玄齡善謀略,杜如晦善決斷,為唐朝名相,並稱“房杜”。

太宗申明審駁制度
唐朝初年,凡國家軍政大事,中書舍人各依自己的見解,簽署自己的名字,被稱做五花判事。由中書侍郎、中書令審查,由給事中、黃門侍郎校正。貞觀三年(六二九)四月,唐太宗重新申明舊的制度,於是很少發生錯事。

馬周為監察御史
茌平人馬周客游長安,住在中郎將常何家中。貞觀三年(六二九)大旱,太宗詔求直言,馬周代常何向太宗提了二十多條意見。太宗大喜,招馬周入見,令他宿直門下省,不久以馬周為監察御史,終至拜相。

太宗發兵討突厥
代州都督張公謹向太宗介紹可以擊敗突厥的六條理由:第一,頡利國內政局混亂;第二,薛延陀等部叛離;第三,突利、欲谷設等都對頡利有怨言;第四,突厥之地遇災,糧食缺少;第五,頡利親近胡人,而胡人容易反叛;第六,漢人在突厥的很多,唐朝出兵,他們必定回響。於是太宗以頡利既然已向唐朝請求和親,而又援助梁師都為藉口,貞觀三年(六二九)八月,命兵部尚書李靖為行軍總管、張公謹為副總管,前去征討突厥。突厥俟斤九人帶領三千騎兵降唐,拔野古、仆骨、奚等酋長也帥部眾降唐。太宗又以并州都督李世勣為通漢道行軍總管,兵部尚書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華州刺史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為暢武道行軍總管,合兵十多萬,全部受李靖節度,分道出擊突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