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82年

公元382年

公元382年,壬午年(馬年);東晉太元七年;前秦建元十八年。

事件

(圖)公元382年公元382年

前秦苻堅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縣境西北部隸洛州(治所今山陽)之魏興郡(今湖北上津),縣東隸荊州南鄉郡,東晉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桓沖部將郭寶北伐,收復魏興郡,縣境復歸東晉。

公元382年,東晉北伐
東晉:
從公元373年起,東晉權臣桓溫病勢,謝安執掌大權,而桓溫的繼承人桓沖自知能力遠遜於謝安,故一直沒有起異心,東晉朝廷在“將相和”的局面下,於是一直穩定發展了十年時間。
公元377年,謝安派遣侄子謝玄組建“北府兵”,以北方流落到江淮一帶的健兒為主力,經過六年時間的訓練,“北府兵”已經擁有十分驚人的戰鬥力。
公元382年,謝安任命謝玄為“征北大將軍”(古代四征將軍之一,一種軍銜)指揮“北府兵”,在祖逖,桓溫等人之後,東晉朝再次北伐---
訊息傳出,前秦舉朝震驚
前秦:
前秦在苻堅領導下,重任漢人王猛等人,從公元370起,到公元382年,正好完成了對中原的統一。 為苻堅決定了統一中原決策的王猛已經在公元375年病逝,眼下掌握兵力的卻是慕容垂,姚萇等人。因為苻堅在統一的過程中,先後採取將原來民眾遷徙到另外之地方以鞏固統治的措施,因為,前秦表面統一,實際上各個民族口服心不服,私底民情激憤,稍有不妥,各個擁兵自重的民族首領即有可能重新脫離前秦自立。

(公元382年)趙郡為符氏所有;慕容垂建後燕,建興十年。

前秦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苻堅派呂光出兵西域,囑他在攻下龜茲後從速送羅什赴長安。呂光攻陷龜茲得到羅什,但因呂光原不奉佛,不識羅什才智,又見他年紀輕輕,便以常人對待。後來苻堅被殺,呂光割據涼州,自立為涼主,羅什也被留在涼州。到後秦姚萇繼苻堅稱帝於長安,慕羅什高名,也曾誠邀他赴長安。而呂光父子忌他智足多能,不放他東行,使羅什被扣留17年。到姚興嗣位,於弘始三年(401年)出兵攻涼州,羅什才被迎往長安,這時他已58歲了。羅什在長安受到國師之禮,並應姚興之請開始譯經。

人物

公元382年,前秦王苻堅令驍騎將軍呂光等率兵進軍西域。臨走時苻堅對呂光說:我伐龜茲,不是為了貪他的地方,而是為了得到鳩摩羅什,賢哲的人是國家的大寶。公元385年呂光破龜茲,征服西域30餘國,得鳩摩羅什和2萬多峰駱駝,滿載而歸。途經涼州,聽說苻堅“淝水之戰”遭到大敗 ,被部將姚萇所殺,便不再東進,在涼州建立了後涼國,定都姑臧(今涼州)。從此,鳩摩羅什就住在涼州,講經說法,傳播佛教達十七八年之久。他鑽研漢語,達到十分精通的程度,為他後來的翻譯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