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04年

公元304年

公元304年,甲子年(鼠年);西晉永安元年,建武元年,永興元年;成漢建初二年,建興元年;前趙元熙元年。

大事件

(圖)公元304年匈奴人建“漢”公元304年匈奴人建“漢”

公元304年,氐族部落酋長李特於成都稱成都王,史稱成漢;同年,匈奴五部大都督劉淵于山西離石稱漢王,史稱漢趙,長達386年(公元304年至公元589年)的大分裂時代開始。

公元304年,成都王司馬穎在河間王司馬顒幫助下,殺掉了長沙王司馬義,打敗了東海王司馬越。他把晉惠帝搶到手,控制了洛陽,自己坐鎮六朝古都鄴城(河南臨漳縣)。

公元304年,劉淵在左國城南郊建壇登基,稱漢王。

五胡十六國帝王譜(公元304年-439年)。經過西晉短暫的統一後,中國又陷入紛亂的動盪中,南方仍是司馬氏政權,歷史稱東晉,北方則較為混亂,政權分割交替,且多為少數民族政權,所以歷史稱五胡十六國。 十六國形勢。

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西晉永興元年至北魏統一),南至今淮河,北至陰山,西至蔥嶺,東至海,東北至鴨綠江下游以北,西南至瀾滄江以東,相繼建立了十六個分裂割據政權。即西晉永興年建立的成(巴氐)、漢(匈奴),西晉亡後建立的前趙(匈奴)、後趙(羯)、前涼(漢)、前燕(鮮卑)、前秦(氐)、後秦(羌)、後燕(鮮卑)、西秦(鮮卑)、後涼(氐)、北涼(匈奴)、南涼(鮮卑)、南燕(鮮卑)、西涼(漢)、夏(匈奴)、北燕(漢)。

公元304年匈奴人建“漢”,公元306年氐人建“成”,開啟了各民族在中原建國的熱潮。五胡十六國時期,關中變聯合國,中原聚集各種族人,並分別建立50多個國家。公元352年氐族人統一中原,定都長安,建立前秦國。南方則由鮮卑奴建立東晉國,不願被胡人統治的漢人開始南下,南方也開始人種大混合。公元315年鮮卑拓跋氏建立“代”國,後被前秦所滅,公元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國,改國號“魏”,史稱北魏。

晉惠帝永興元年(公元304年),特子雄攻下成都(流先病死),擊走羅尚,306年正式稱帝,國號成,范長生為丞相。後李壽改國號漢,史稱成漢。

十月

永安元年(304)十月,李雄稱成都王,建元建興。李雄繼李特、李盪、李流死後掌握流民軍。而且黨政軍招徠青城山處士范長生。由於范長生德高望重,一向被蜀人所推崇。所以李雄要推舉他為長,但被謝絕。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李雄廢除了晉法,頒布新法,與民約法七章,減輕賦稅徭役。開設學校。在范長生等的輔佐下,李雄的勢力日益強大。建興三年(306)六月,成都王李雄稱皇帝,改元晏平,國號大成,追尊李特為景帝。由於大成國新立,百廢待興,李雄委以范長生為天地太師要職,建立百官制度。建國初,李雄覺得財力不足,於是就用封官位來換取金銀,尚書令楊褒好直言,上諫道:“陛下設官爵,當網羅天下英豪,何以有以官買金邪!”李雄悔悟,停止了用獻金銀得官的錯誤做法。李雄性情寬厚,簡刑約法,在他據成都稱王的幾十年內,大成國境內百業興旺,百姓尚可安居樂業,因而戰亂地區百姓多有逃往大成國。鹹和八年(333),李雄病逝,終年61歲,在位30年。

人物

陳敏,字令通,廬江人。太安二年(303),任廣陵度支,在壽春與石冰激戰,304年,又在建康攻打石冰。破石冰後,被任為廣陵相。永興二年八月,陳敏主動請求東歸,招兵買馬,據守歷陽,派弟陳恢、陳斌攻略江、揚等地。於是占據江東。陳敏採納顧榮的建議,任用江東豪傑名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