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67年

公元前767年

公元前767年是公元前8世紀60年代,是在公元元年以前。

大事記

(圖)公元前767年公元前767年

1.鄭國於公元前767年又把都城遷到了現在新鄭這個地方,都城從此才穩定下來,國號仍然為鄭,為了區別於陝西省華縣西北一帶的舊鄭國,這裡便被稱為新鄭,並一直沿用到現在。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桓公寄孥”的故事。

2.春秋周平王宜臼四年(公元前767年),鄭武公趁著周平王東遷不久,時局混亂之機,先後攻滅了鄶和東虢。東虢因國小勢弱被鄭國吞滅,西虢地處京畿之內,占據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也有一定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其歷代國君經常在周王朝擔任重要職務。周平王東遷洛陽時,虢國也隨周王室東遷,被改封於河南陝縣的上陽,即以上陽為都,其領地包括現在河南省三門峽市的陝縣盧氐靈寶,山西省平陸縣的下陽(在今平陸縣東南約75公里處)以及陝西省的潼關(當時稱渭)等地,是一個中型的諸侯國。因地處河南陝縣的虢都上陽與虢國在山西平陸的軍事重鎮下陽之間,隔河相望,因此有上、下陽之分。人們在稱謂上又有南虢、北虢之稱。實際上南虢和北虢是一個國家,而且南虢、北虢與東西兩虢並不同時。

(圖)公元前767年公元前767年

3.公元前767年,鄭武公因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周平王就把虢地賞給他。這時南方的楚國正想向中原擴張勢力,就以周王無故滅虢為藉口,興師問罪,一直打到京城洛邑附近。周平王很害怕,就把姬仲的後裔姬序找來,封在北虢(今陝西東南李家窯),以平息矛盾。

4、公元前767年,周平王四年,魯惠公二年,燕君頃侯卒,子哀侯即位。鄭滅東虢,據有戰略要地虎牢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