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8年

公元前238年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65年,秦始皇九年。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八年後(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在蘄年宮舉行加冕禮,親理國政。

荀子逝世

(圖)荀子荀子

公元前238年,荀子逝世。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後避漢宣帝諱,改稱孫卿。戰國時期趙國猗氏(今山西新絳)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史記•荀卿列傳》記錄了他的生平。荀子於五十年始來遊學於齊,至襄王時代“最為老師”,“三為祭酒”。後來被逸而適楚,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家居蘭陵,在此期間,他曾入秦,稱秦國“治之至也”。又到過趙國與臨武君議兵於趙孝成王面前。最後老死於楚國

嬴政親政

(圖)戰國時代戰國時代

八年後(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在蘄年宮舉行加冕禮,親理國政。
秦始皇(公元前259—221)姓,名政,為秦莊襄王之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公元前246年,年僅13歲的嬴政被擁立為秦王。公元前238年,他親理國事,平定繆毐的叛亂,免除呂不韋的相職,令其徙處蜀郡;並任用尉繚,李斯等人,部署統一全國的戰略和策略。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魏、楚、燕、趙、齊六國,終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嫪毐叛亂

(圖)嫪毐嫪毐

嫪毐(出生年不詳——死於公元前238年),戰國時期秦國的假宦官。始皇九年,即公元前238年,有人告發嫪毐是假太監,與太后私通,生有二子,並與太后密謀:“王即薨,以子為後。”嬴政時年二十二歲,聞報大怒,即派人調查,果實,而且邊及相國呂不韋。嫪毐封為長信侯以後,又得河西太原郡為毐國。他恣意享受著宮室車馬衣服苑囿,過著優裕的王侯生活,他怎么能突然失去?於是,嫪毐先發制人,趁著風和日麗的四月嬴政宿雍城蘄年宮行冠禮,竊用秦王御璽和太后璽,調縣卒、官衛士卒官騎攻擊蘄年宮。
秦王政命相國昌平君、昌文君領鹹陽士卒平息叛亂,兩軍戰於鹹陽。秦王下令:“凡有戰功的均拜爵厚賞,宦官參戰的也拜爵一級。”叛軍數百人被殺死,嫪毐的軍隊大敗,與死黨倉皇逃亡。秦王令諭全國:“生擒嫪毐者賜錢百萬,殺死嫪毐者賜錢五十萬。”嫪毐及其死黨被一網打盡,秦王車裂嫪毐,滅其三族。

其他

公元前238年,羅馬乘迦太基僱傭軍暴動之機,又出兵強占了撒丁和科西嘉,於公元前227年將兩島置為一行省。
公元前238年,迦太基迫不得已從西西里抽調到非洲的僱傭軍發生了叛亂,正當迦太基為此事無所措手足之際,羅馬攻占了撒丁島。
公元前238年,希臘化時代的埃及國王托勒密三世(Ptolemy III)曾頒布詔書,試圖每四年增加一個附加日,以糾正傳統官方曆法的誤差,但埃及人沒有接受這一方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