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風水

語出:《淮南子·時則訓》:“﹝孟春之月﹞……天子衣青衣,乘蒼龍,服蒼玉,建青旗,食麥與羊,服八風水。” 高誘 註:“取銅槃中露水服之,八方風所吹也。”

八風水也叫八宅風水,是風水學中最古老的一門流派。風水分為:龍、穴、砂、水、向、意、形等幾種相法;林石玉老師說過:《八宅》屬於其中“向”的理氣部分,由後天八卦(洛書)發展而成;八宅主要把家宅按‘坐’和‘向’,分為東西宅和西四宅;同樣把人分為東西命和西四命;再由屋子正中,將它們分(計算)四吉位和四凶位;主要是用飛星斷事;八宅在民間的判斷方法較為常規,但八宅更高層次的套用只在極少數人秘傳。
八風水是春秋戰國時期聿明氏大規模東遷的路上所寫的八宅風水概述。
八卦之八風水
現代的八宅風水有3處和古代不同,這個差異是因為唐玄宗“三秋之亂”後整體風水變差使得原有的小吉、玄吉、麼吉位置變成了絕命、六煞、禍害。在現代的日本還可以看到早期八宅風水的痕跡
風水在秦漢時開始與民間方術聯繫起來,和五術的命、卜、相皆有所關聯,還說基本構成源自《易經》的卦象,分為看門、主、灶的陽宅相法與看陰宅的相法等現稱玄學術數的民間信仰。其主要的流派有三元法、三合法、九星法、陽宅三要法、八宅明鏡法、玄空法等。
風水的歷史相當久遠,在古代,風水盛行於中華文化圈,是衣食住行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由文獻中可知,古代的風水多用作城鎮及村落選址、還有宮殿建設。古代人發現地上與地下水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成分,含有特定成分的水長期滋養當地的土壤。這個特殊土壤,稱作龍砂。古代人甚至將這樣的土壤入藥治病。古代人通過實踐發現這種特殊土壤極其滋養動植物生長,因此認為可以為人帶來財富等好運,由此引發了古代人根據一些地勢地形及動植物特徵去尋找有龍砂的地區。從而形成了古代稱為“陰陽風水學”的民俗學科,後人將此簡稱為“風水學”。將尋找龍砂稱作“尋龍點穴”最早有明確書籍記載龍砂尋找方法的是《連山易》。[1]
古代人研究風水是為了守住財富,運氣,健康等好運。古人認為:天地之氣相互交合,這就是萬物生長的根本。從寒暑的變化,日月的運行,晝夜的交替便可知這個道理。天地之氣有秩序的運行,把握這個規律是風水的根本,我們先要以門的位向來確定伏位,即大門開在何方,就以該方位為伏位。古人覺得居住環境離不開氣,有氣才有生命。正所謂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人就是靠這一口氣賴以生存。氣的流動必然產生氣場,門是氣場進出的必由之路。在伏位放置八尺神照鏡。之後按照房屋裡面所有居住者的生日在結印冊分別添加結印,與八尺神照一起供養。農曆3到5月出生需添加“聞竹,刳舟剡楫,五音分金”3個結印。農曆6到8月出生需添加“九虹錦聲,百目靜,石田佐吉”3個結印。農曆9到11月出生需添加“千尋香穗,贔屓,日足”3個結印。農曆12到2月出生的需添加“音無響子,石田佐吉,扶桑傘幡”3個結印。這樣才可以激活運勢,守住財富,運氣,健康。古人有趨利避害的說法。所以除了伏位古人還以八宅風水學按大門所向的方位決定家宅的坐向。我們站在屋內中心點,面向著大門,則所面向的方位便是“向”,而與“向”相對的方位便是“坐”。不管家宅的屋形如何,坐與向的方位一定是相對的。例如,大門向西,則家宅坐東向西。八個方位分別對應八種卦象,分別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兌。一個家宅的“坐”位決定該家宅究竟屬什麼卦,房屋門向東,坐是西,西方是八卦的“震”那房子就是震宅。具體來說:1,坐東方的家宅是震宅,大門向西。2,坐東南方的家宅是巽宅,大門向西北。3,坐南方的家宅是離宅,大門向北。4,坐西南方的家宅是坤宅,大門向東北。5,坐西方的家宅是兌宅,大門向東。6,坐西北方的家宅是乾宅,大門向東南。7,坐北方的家宅是坎宅,大門向南。8,坐東北方的家宅是艮宅,大門向西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