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布袋雞

八寶布袋雞

八寶布袋雞是一道以母雞作為主食材的菜餚。輔料多種多樣,主要是用蒸的方式烹飪,製作過程繁瑣,但營養豐富,可以作為補品使用。功效為氣血雙補、補虛養身、補陽。

菜品信息

菜系:豫菜

功效:氣血雙補食譜 補虛養身食譜 補陽食譜 貧血食譜

口味:本味鹹鮮

工藝:

製作材料

主料:母雞750克

輔料:干貝8克,豌豆15克,火腿30克,海參(水浸)30克,魷魚(乾)15克,牛蹄筋(泡發)30克,香菇(乾)8克,冬筍50克

調料:4克,黃酒15克,味素2克

獨具特色

雞體完整,著至肉爛,柔嫩滑潤,有似豆腐。

製作方法

1. 仔母雞宰殺,煺毛、洗淨,經整雞出骨後,剔除爪骨,剁去雞嘴尖、膀尖和雞爪的1/3,加工成布袋雞;

2. 加工好的布袋雞用清水洗淨,搌於水分;

3. 干貝摳去腰箍,放碗內,注入適量清湯上籠蒸爛,取出撕碎;

4. 先用涼水將魷魚乾泡軟,撕去血膜,浸入鹼水中(純鹼50克,涼水1000毫升攪勻),壓上重物,泡4~5小時就可發漲;

5. 然後撈到清水中反覆浸泡,直至魷魚厚大透明,按之有彈性時,放入清水中加適量天然冰即可待用;

6. 香菇浸發,去蒂,洗淨;

7. 冬筍削皮,洗淨,備用;

8. 香菇、冬筍、蹄筋、海參、魷魚切成0.5 厘米見方的丁,用開湯氽一下;

9. 將上述配料放在大碗內,加入精鹽、黃酒、味素拌勻;

10. 拌勻的配料從雞頸處裝入雞腹內,用雞腸筍10克扎封頸口,放在開湯內氽一下撈出,用溫水洗淨,放在鍋內;

11. 炒鍋放在旺火上,注入清湯1500毫升,放進精鹽、黃酒,湯沸撇沫,起鍋倒入品鍋內;

12. 煮好後再蓋上鍋蓋,上籠蒸2 小時取出,即可上桌。

製作要訣

1. 整雞出骨:雞宰殺煺毛後,用清水洗淨(要保持雞皮不破)。剔骨時在雞頭頸處兩翅肩中的地方,沿著頸骨直劃一刀,將頸部的皮肉劃開一個7厘米長的口,把皮肉用手撥開,將頸骨拉出,用刀尖在靠近雞頭處將頸骨斬斷(注意刀尖不要碰破頸皮),從開口處掏出來,用鉤勾住(或繩綁住)吊起來;

2. 從頸部刀口將雞皮翻開,雞頭以下連皮帶肉緩緩向下翻剝,剝至兩膀的關節露出,用刀將關節上的筋割斷,使翅膀骨與雞身骨脫離,將翅膀骨抽出。膀骨取出後,一手抓住雞頸,一手按住雞胸部尖骨,將其往裡按(以免向下翻剝時骨頭將皮戳破),將皮肉繼續向下翻剝(剝時要注意雞的背部因肉少,皮緊,貼脊容易拉破),用刀將皮和骨輕輕割離。一直剝到腿部時,將兩腿向背部翻開,使大腿關節露出。用力將關節的筋割斷,使雞大腿骨與雞身骨脫離。向下剝到雞尖(肛門)處,把尾尖骨割斷(不要割破尾部的皮),雞尖連在雞身上,用水沖洗乾淨。這時雞身骨骼已與肉分離,可將骨骼(包括內臟)全部取出;

3. 剔腿骨,先將小腿近上關節部位和近下夫節部位腿皮割開,抽出小腿骨。然後再把小腿上關節開口處的皮肉向大腿上翻,使大腿骨露出肉外,將腿骨筋切斷,右手用刀刮骨,左手捏住骨頭用力拉出。雞的骨骼全部脫出後,將雞皮翻轉朝內,用清水沖洗乾淨,形態上保持

完整。鴨、鴿、鶴鴉的剔骨方法與整雞剔骨方法基本相同;

4. 品鍋必須加蓋,或用皮紙封嚴,避免氣水滲入,保持原汁原味。

食物相剋

海參(水浸):海參與相剋;不宜與甘草同服。

營養價值

雞肉和豬肉、牛肉比較,其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此外,雞肉蛋白質中富含人體必須的胺基酸,其含量與蛋乳中的胺基酸譜式極為相似,因此為優質蛋白質的來源。雞肉的蛋白質含量根據部位、帶皮和不帶皮而有差別,從高到底的排序大致為去皮的雞肉、胸脯肉、大腿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