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代談藪校箋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華書局; 第1版 (2010年4月1日)
叢書名:古體小說叢刊
平裝: 32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101073638, 7101073638
條形碼: 9787101073638
商品尺寸: 20.2 x 13.8 x 2 cm
商品重量: 340 g
ASIN: B003OUW290

內容簡介

《八代談藪校箋》內容簡介:在中國小說史上,隋代歷來是一個被人忽視的環節。眾多的小說史著作,有的對隋代一筆帶過,有的甚至略而不提。誠然,這裹有客觀原因:隋朝國祚短促,文化積累的時間有限,自然小說作者不多,留存的作品更少,研究的空間確實不大。然而,隨著學術研究的逐步深化和細化,對隋代小說的整理和研究也應該開拓新的格局。大宏此書,正是這一領域的一頊令人欣喜的新成果。

目錄


隋人陽階與《八代談藪》(代前言)
整理說明
正編 卷上北朝
元魏第
一 昭成帝不罪射目人
二 崔浩駁祁纖改國號
三 長孫道生居廉毀宅
四 渤海高允忠直清儉
五 陸璘堪為陸氏宗首
六 頓丘李崇置鼓御盜
劉獻之以四科立身
八 崔光博學一門二史
九 崔光讀經有鴿人懷
一○ 崔光名子皆有力傍
一一 邢巒諱燾言巨源杖
二一 成淹令齊素服行吊
二二 楊大眼驍勇過關張
一四 崔挺於龍道立觀宇
一五 邢邵嘲裴襲為蓬萊
二八 三崔兩張不如一康
一七 作僕射不如飲酒樂
一八 李諧使梁應對有方
一九 高昂賦詩雅有情致
二○ 元景雖醉依舊低昂
二一 魏文帝夢日墜三分
二二 元景別後淚當闌
二三 盧景裕生而發白
二四 陽階藏崔翁書於腹
二五 孝靜帝升高問人日
二六 高歡贊豐樂不諂媚
二七 皇甫王淵善相澄洋
二八 李渾調陸操新婚
北齊第二
二九 李庶無須崔諶無眉
三○ 蕭悉達不懼鼠齧
三一 高洋為羅剎所化
三二 高洋誅元氏子孫
三三 陸義名馬作雲駒
三四 王晞號方外司馬
三五 徐之才博識善辯
三六 駒騌對陳使問赤
三七 魏彥淵譫語三則
三八 盧思道口辯五則
三九 狐媚顯南安反跡
四○ 陽玠善口辯五則
周第三《闕》
隋第四
四一 開善寺僧答薛道衡
四二 盧思道作詩如織錦
四三 盧思道稱酒價嵬峩
四四 薛道衡寒食食醴酪
四五 大野客師解突厥牆
正編 卷下南朝
宋第五
四六 甄彬嘗有還金之美
四七 羊玄保賭得宣城郡
四八 王絢答草翁風必舅
四九 何承天稱鳳將九子
五○ 王玄謨誦經免刑戮
五一 張暢誦觀音經脫獄
五二 沈慶之求致仕不許
五三 謝莊笑而不與人官
五四 前廢帝鱸孝武像鼻
五五 蕭道成得九錫之徵
五六 徐文伯油灌療發瘕
五七 東海徐氏世為良醫
五八 范柏年居廉讓之間
五九 宋劉景素賦燕抒懷
六○ 後廢帝昱恣行誅戮
六一 王約肥痴昭略瘦狂
六二 崔沈侍宴辯爭羹膾
南齊第六
六三 王儉生平逸事四則
六四 蕭遙欣勸阻彈飛鳥
六五 吳郡張融機辯如流
六六 胡諧之家不改僎語
六七 王僧虔王慈善應對
六八 劉繪戲郡人居穢里
六九 陶弘景謝職隱茅
七○ 周頤喜食早韭晚菘
七一 庾杲之對武帝問謐
七二 張融善言逸事三則
七三 蕭靚明奉母得石函
七四 劉祥恃才諷人如驢
七五 張緒少年風流似柳
七六 解叔謙求藤療母疾
七七 王融宋弁辯馬優劣
七八 稚珪以蛙鳴勝鼓吹
七九 齊明帝問捉竹筋意
八○ 魯康祚跪泣愈母癃
八一 宗元卿因母病心痛
八二 匡昕孝感亡母復甦
八三 陳郡袁嘏詩有生氣
八四 徐孝嗣終不至蕭寺
八五 庾說推蕭穎胄歷敷
八六 徐孝嗣夢童子移床
梁第七
八七 三日不讀謝詩口臭
八八 梁高祖號皇帝菩薩
八九 孫伯翳居隱不為吏
九○ 高爽嘲誚劉蓓孫挹
九一 沈約子野互刪史傳
九二 李膺今奉唐虞之主
九三 蕭衍沈約品吳均詩
九四 梁王筠為沈約所賞
九五 梁高祖作五字迭韻
九六 汝南周舍善對三則
九七 沙門重公辨對二則
……
外編
附錄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