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邊塞

兩漢邊塞,套東部和遼東邊塞漢初河套以東邊塞,仍以秦長城為限,“胡人數處轉牧行獵於塞下,或當燕、代”,此即秦代修築長城的邊塞,其遺蹟即今逶迤於內蒙古商都縣北、化德縣南和河北康保縣南“成吉思□長城”,圍場縣北線長城及赤峰市英金河北長城。至於遼東,則悉仍戰國燕長城之舊。

西漢匈奴南北對峙﹐互相抗衡﹐漢朝為防禦匈奴南犯﹐建築防邊的長城﹐當時稱為邊塞﹐簡稱塞﹐或稱障塞。沿邊塞修築障﹑城﹑亭﹑燧﹐是駐軍防戍的軍事建築。
河套地區的障塞秦亡﹐楚漢相爭(見楚漢戰爭)﹐匈奴南下﹐占據河南地﹐“與中國界於故塞”﹐“悉復收秦所使蒙恬所奪匈奴地者﹐與漢關故河南塞﹐至朝那(今甘肅固原東南古城)﹑膚施(今陝西榆林東南)”。所謂故塞﹑河南塞﹐即指戰國秦昭襄王所築隴西﹑北地﹑上郡長城的邊塞﹐其故跡西起今甘肅岷縣西﹐東北達內蒙古托克托西南黃河側畔。漢元年(前206)定三秦﹐次年略取隴西﹐“繕治河上塞”﹐當是隴西郡西境瀕河一段邊塞﹐自此以東﹐漢與匈奴以戰國昭襄王時故塞為界﹐歷經惠帝﹑高后﹑文帝﹑景帝及武帝初期﹐是守御匈奴的北部防線﹐文帝時經常遣吏發卒以治﹐守塞之卒﹐一歲而更﹐並徙民於塞下﹐以為屯戍。
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車騎將軍衛青率軍擊走樓煩﹑牡羊王﹐“漢遂取河南地﹐築朔方﹐復繕故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而為固”。衛青重繕的邊塞﹐即秦蒙恬北逐匈奴﹐“悉收河南地﹐因河為塞”的長城﹐瀕臨黃河南岸。從此﹐其南的故塞已完成其歷史使命﹐終於廢棄。
秦代因循戰國趙所修築的陰山南北長城﹐在漢代仍是防禦匈奴南入河套地區的邊塞。漢宣帝甘露二年(前52)﹐匈奴“呼韓邪單于款五原塞”﹔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中郎將藺苞﹑副校尉戴級“多珍寶至雲中塞下﹐招誘呼韓邪單于諸子”﹐五原塞﹑雲中塞即南段邊塞的組成部分。南段邊塞沿烏拉山下及陰山東段大青山南。甘露三年﹐長樂衛尉﹑高昌侯董忠和車騎都尉韓昌﹐送單于出朔方雞鹿塞﹐雞鹿塞(今內蒙古磴口西北哈隆格乃峽谷口)即北段邊塞的組成部分。北段邊塞傍陰山西段狼山。
武帝修築“外城”元狩四年(前119)﹐大將軍衛青與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軍北擊匈奴﹐匈奴退於漠北﹐漠南無王庭。漢武帝為阻止匈奴南入陰山內外的富饒墾區和草原﹐於太初三年(前102)夏﹐在陰山北﹑大漠南修築長城﹐使光祿徐自為出五原塞﹐經石門障(今內蒙古包頭北前口子古城)﹐築光祿(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明暗鄉小召門梁故址﹐城臨邊塞﹐史稱“光祿塞”)﹑支就﹑頭曼﹑虖河﹑宿虜(疑是今內蒙古潮格旗烏力吉西北朝魯庫倫城遺址)諸城﹐直至廬朐(今阿爾泰山南麓某地)﹐即指此長城﹐史稱“外城”﹐因在陰山邊塞之外﹐故名。這條長城面臨匈奴前鋒﹐處於大漠南北交通要道﹐為加強防禦﹐採用並列二道﹐南接陰山北麓長城﹐蜿蜒於大青山之北蒙古高原上﹐北長城直至阿爾泰山脈中﹐南長城轉向西行﹐延伸至甘肅額濟納旗。這年秋﹐匈奴復南犯﹐入定襄﹑雲中﹐撤還時即破壞了徐自為所築諸亭﹑障﹐所以這條邊塞只存在了半年。直至漢末﹐漢朝北部仍以陰山山脈邊塞為防線。
河套東部和遼東邊塞漢初河套以東邊塞﹐仍以秦長城為限﹐“胡人數處轉牧行獵於塞下﹐或當燕﹑代”﹐此即秦代修築長城的邊塞﹐其遺蹟即今逶迤於內蒙古商都縣北﹑化德縣南和河北康保縣南“成吉思汗長城”﹐圍場縣北線長城及赤峰市英金河北長城。至於遼東﹐則悉仍戰國燕長城之舊。漢興﹐“復修遼東故塞﹐至浿水(今朝鮮清川江)為界”。大致自今遼河北﹐南折經本溪縣東及寬甸西﹐越鴨綠江﹐至清川江北直至海邊。此邊塞直至漢末﹐是漢朝東北外邊防線。
在這條邊塞西段之南﹐還有一段內邊﹐稱為武州塞﹐或稱武周塞﹐大致在今山西左雲縣附近﹐是漢朝初期守備匈奴南入雁門馬邑(今山西朔縣)要道的防線﹐自漢武帝北伐匈奴後﹐此內邊失去其重要性。
西北邊防的加強漢武帝積極經營西北﹐興築三條邊塞及亭燧。一在元狩二年(前121)﹐將匈奴的河西走廊收入版圖﹐元鼎六年(前111)從令居(今甘肅永登西北)至酒泉(郡治祿福﹐今甘肅酒泉)修築邊塞。這段邊塞大略與其後明代邊牆相仿﹐而在民勤縣一段稍北﹐張掖縣西北一直沿黑河。二在元封四年(前107)﹐破姑師(今新疆吐魯番西北雅爾湖城)﹐降樓蘭(今羅布泊一帶)﹐“於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門矣”。這段邊塞東自沿北大河﹐向西傍疏勒河﹐伸至敦煌縣西北玉門關。三在太初三年夏﹐徐自為築外長城同時﹐為護衛李廣利西伐大宛(今蘇聯費爾乾納盆地)﹐使強弩都尉路博德築居延塞。此道邊塞﹐起自漢居延澤西﹐在今索果諾爾之南沿弱水兩岸。令居﹑居延及酒泉玉門邊塞﹐構成一條完整的河西防線﹐是防禦匈奴從大漠南侵河西地區﹐保護中原通往西域河西走廊的屏障。太初三年﹐貳師將軍李廣利攻破大宛﹐西域諸國相率歸漢﹔天漢元年(前100)﹐“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亭燧遺蹟東自玉門關﹐向西沿疏勒河﹐經哈拉諾爾﹐直至新疆羅布泊(即古鹽澤)北岸﹑孔雀河末流。漢昭帝時屯田輪台(今新疆輪台東南玉古爾)﹐漢宣帝時設西域都護府﹐治烏壘城(今新疆輪台東北策大雅)﹐並築亭燧西延﹐自今庫魯克塔格山南麓﹑孔雀河北岸﹐西北經庫爾勒﹐直至庫車西北。修築亭燧在於北瞰匈奴﹐以維護東西交通安全。
“三郡”築障和內地建塞漢武帝取得河南地後﹐直至漢末﹐相繼在西河﹑上郡﹑北地三郡沿邊建塞築障﹐以防禦匈奴從三郡塞外侵入。元封四年﹐在西河郡增山縣(今內蒙古東勝西北城梁村古城)西築眩雷塞。在虎猛(今內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紅慶河古城)界築制虜塞。西河郡塞外翁龍障和埤是障﹐在今伊金霍洛旗西南。上郡塞外匈歸障﹐在今烏審旗西南。北地郡神泉障﹐在今寧夏靈武縣長城一線﹔塞外渾懷障﹐在今陶樂縣西南黃河東岸溜子山附近。
東漢初﹐盧芳占據緣邊五原﹑朔方﹑雲中﹑定襄﹑雁門﹑代諸郡﹐與匈奴﹑烏桓聯兵入掠內地。建武十三年(公元37)﹐匈奴南侵至河東﹐十五年﹐遣吳漢率軍北擊匈奴﹐徙雁門﹑代郡﹑上谷吏民於常山關(今河北唐縣西北倒馬關)﹑居庸關以東﹐匈奴左部遂轉居塞內﹐於是使杜茂與王霸築亭障﹐修烽燧﹐堆石布土﹐自代(今河北蔚縣東北代王城)至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古城)三百餘里﹐以為守御匈奴的邊防。同年﹐揚武將軍馬成又在內地各處繕築障塞﹕一自西河(郡治富昌﹐今陝西府谷西北古城)至渭橋(今陝西鹹陽東)﹔二自河上(大概是今山陝間黃河某地)至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禹王城)﹔三自太原(郡治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古城營)至井陘(今河北井陘西北)﹔四自中山(國治盧奴﹐今河北定縣)至鄴(今河北臨漳西南鄴鎮)。上述障塞﹐皆築堡壁﹐起烽燧﹐十里一候﹐以備匈奴。其後﹐匈奴不斷南掠﹐烏桓亦常侵擾東北邊郡﹐建武二十一年﹐遣中郎將馬援復修緣邊雁門﹑代郡﹑上谷障塞﹐分築烽候堡壁。次年﹐匈奴內亂﹐遣使漢朝請和﹐烏桓趁勢擊之﹐匈奴移徙漠北﹐於是漢朝撤除諸邊郡亭候吏卒。建武二十五年﹐烏桓部眾分置緣邊上谷以東諸郡﹐漢設烏桓校尉於上谷寧城(今河北萬全)﹔建武二十六年﹐南匈奴內徙緣邊西河﹑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八郡﹐南單于徙居西河美稷(今內蒙古準格爾旗西北納林鎮古城)﹐並助漢防邊。此後至東漢末﹐不築邊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