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楷

【拼音】liǎng kǎi
【注音】ㄌㄧㄤˇ ㄎㄞˇ
【條目】兩楷(兩楷)
【引證解釋】《太平御覽》卷三九六引 漢 應劭 《風俗通》:“ 陳國 張伯喈 弟 仲喈 婦炊於灶下,至井上,謂 喈 曰:‘我今日妝好不?’ 伯喈 曰:‘我 伯喈 也。’婦大慙愧。其夕時, 伯喈 到更衣,婦復遂牽其背曰:‘今旦大誤,謂 伯喈 為卿。’答曰:‘我故 伯喈 也。’”後遂以“兩喈”比喻孿生兄弟狀貌極其相似,難以辨認。 宋 李清照 《賀人孿生啟》:“無午未二時之分,有 伯仲 兩 楷 之似。”註:“ 任文 二子孿生, 德卿 生於午, 道卿 生於未。 張伯楷 、 仲楷 兄弟,形狀無二。”楷,當為“喈”之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