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

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

此抗凝劑不影響白細胞計數及大小,對紅細胞形態影響也最小,並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7、溶血劑的用量及溶血時間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可以控制溶血劑的加入量及溶血劑作用時間。 掃流技術是在進行紅細胞和血小板計數的同時,在紅細胞計數小孔的後面有一個穩定的液流通過,這樣可以使後的紅細胞被立即沖走,以防止回到感應區被計數為血小板。

簡介

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是檢測人體血液中血細胞的數量及所占比例等參數的儀器。按分類可分為三分類血球和五分類血球。目前鄉鎮醫院及個人醫院、門診等三分類血球所占有量比較大。五分類血球主要在二級以上醫院使用。使用科室以檢驗科為主。五分類代表有XAF9500、貝克曼庫爾特750、西森美康XT-1800T等。三分類血球以西森美康KX-21、XFA6100系列等。其中南京普朗是國產血球最早的廠家,在業界口碑較好。

XFA6100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XFA6100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

標本處理方法對結果的影響

1、採血部分

血液分析一般要求用抗凝的靜脈血,儘可能不用末梢皮膚穿刺採血。因為不同部位皮膚穿刺血的細胞成分及細胞與血漿的比例常不一致,與靜脈血的差別更大。從技術角度講,毛細血管採血量較少,全自動的血液分析儀需血量較大,不易採到足夠量,更不能在需要的時候進行重複檢查,因此除了少數不易取靜脈血如嬰兒、大面積燒傷的病人及某些需要經常採血檢查的病例,如白血病、腫瘤放療或化療病人外,均應採用靜脈血檢測。

2、容器的選擇

存放抗凝血的容器應儘量採用密閉式的,以防止水分蒸發或環境污染等方面的影響。為了減少對血小板分析的影響,應使用塑膠試管,採血後應立即混勻。如果採用玻璃製品應首先對容器進行矽化處理,以防止血小板黏附,造成血小板計數的減少。目前在已開發國家普遍使用真空採血系統,這一系統使標本在採血和測試期間完全與外界隔離,避免空氣或異物污染血液,也防止發生溶血,提高檢測準確性,同時也防止採血及檢驗人員因直接接觸血液而受到感染的危險。

3、抗凝劑

國際血液標準化委員會(ISCH)推薦使用的抗凝劑是EDTA二鉀,含量規定為1.5-2.2mg/ml血。此抗凝劑不影響白細胞計數及大小,對紅細胞形態影響也最小,並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EDTA二鈉用於血常規檢查與EDTA二鉀抗凝血的結果相比無明顯變化,但其溶解度較低,抗凝速度慢,不適合末梢血的抗凝。需要注意的是EDTA二鉀可以使紅細胞體積輕度膨脹,採血後短時間內MPV非常不穩定,半小時後方趨於平穩。枸櫞酸鹽類抗凝劑對MPV及其他凝血因子影響極小,可用於血小板的分析。

4、稀釋標本

在使用半自動血液分析儀時,血液需要經過預稀釋以後方能檢驗,應特別注意稀釋溶血現象。稀釋溶血是指血液經高倍稀釋後,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血細胞自行溶解的現象。所以血液稀釋後應儘快測定,以避少數量的減低。

5、溶血標本對分析結果的影響

由於標本的處理不當,例如採血不順利、劇烈震盪等,可以造成標本試管內溶血。溶血嚴重的標本可以使紅細胞和血球壓積下降、血紅蛋白相對增加,導致MCH和MCHC增高,而平均紅細胞體積正常。這一結果可以使臨床醫生作用錯誤的判斷,造成不良後果。所以對於溶血的標本,應重新採集標本後測定。

6、存放時間對結果的影響

抗凝全血在室溫的條件下進行儀器測定,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各項指標可以穩定24個小時,白細胞分類可穩定6-8小時,血紅蛋白可穩定數日。但如果在顯微鏡下進行白細胞分類,兩小時後粒細胞形態即有變化,所以如果需要做顯微鏡形態學檢查,應及早推制血片。雖然4攝氏度條件可延長血液儲存期,但血小板不宜在低溫下儲存,會影響計數和體積,因此如不能及時檢測血液應在室溫下保存。

7、溶血劑的用量及溶血時間

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可以控制溶血劑的加入量及溶血劑作用時間。但在使用半自動血細胞計數儀進行血細胞計數時,需要在血液預稀釋後人工加入溶血劑,溶血以後再進行血細胞計數和分類計數,正確掌握溶血劑用量及溶血時間非常重要。如果加入量不足或加入後放置時間過短,可以造成溶血不完全,使未溶解的紅細胞計入白細胞中,造成白細胞假性增加。溶血不完全也可影響血紅蛋白的準確性。如果加入溶血劑量過多或放置時間太久白細胞明顯變形,使白細胞直方圖異常,白細胞分類計數結果不準確,甚至不能進行分類計數。

生理狀態及其它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1、生理狀態

除很多病理情況下可引起血細胞計數的變化外,很多生理狀態也可以引起各項參數的變化。如妊娠的婦女和新生兒白細胞總數明顯增多;炎熱和寒冷常引起一過性白細胞總數增多;大量吸菸的人因血液一氧化碳增高其血紅蛋白含量可以明顯增加;每天不同時間白細胞總數也有一定差異。

2、儀器的影響

血液分析儀對環境要求較高,應遠離放射、核磁、放療加速器等大型醫療設備科室,以防止電信號的干擾。如果實驗室的電壓不穩,應安裝穩壓裝置,防止儀器產生大量的電噪音,干擾血小板計數結果。

對一起的吸樣針、液體管道、計數池等應定期用酶清洗劑或5%次氯酸鈉進行徹底清洗,防止蛋白堆積。如果計數小孔周圍有蛋白堆積,可影響細胞體積測定,造成MCV增高。如果血紅蛋白比色池污濁可影響血紅蛋白定量結果。

3、試劑因素的影響

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廠家能生產具有白細胞分類功能的血液分析儀。國外廠商均要求使用與其配套的稀釋液和溶血劑,甚至對清洗劑也有一定的要求,增加試驗成本。但是如果隨意改用其它廠家的試劑或使用自己配製的試劑,雖然對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計數不會有明顯的影響,但是對白細胞分類計數和細胞體積的測定的影響會很大,有些還會影響血紅蛋白的測定,使得多項血細胞分析指標不準確,如MCV、HCT、HGB、MCH、MCHC、RDW、MPV、PVT、PDW血細胞分類及其異常警告的提示等。

檢測方法

1、掃流技術(sweep flow)

由於血小板和紅細胞在同一個計數池中計數,紅細胞體積較大,在通過正中計數感應區時會形成一個大脈衝,若有回流會同時又產生一個因渦流再度進入感應區邊緣而形成的小脈衝使電極可能感應到相當於血小板大小的小脈衝,使血小板計數假性增多。掃流技術是在進行紅細胞和血小板計數的同時,在紅細胞計數小孔的後面有一個穩定的液流通過,這樣可以使後的紅細胞被立即沖走,以防止回到感應區被計數為血小板。

2、防反流裝置

為防止以被計數的紅細胞又回到感應區,在紅細胞計數池小孔的內側按裝一塊帶孔的小板,板上小孔的直徑比紅細胞計數孔略大,正好位於計數孔的後方、感應區以外。當進行細胞計數時,由於負壓的作用細胞快速通過小孔感應區並穿過擋板小孔,即使擋板外側產生渦流,紅細胞也會被阻擋在感應區之外,不影響血小板計數。

3、鞘流技術(sheath flow

為了避免計數中血細胞從小孔邊緣處流過及湍流、渦流的影響,發明了鞘流技術。具體做法是用一毛細管對準小孔管,細胞混懸液從毛細管噴出,同時與四周流出的鞘液一起流過敏感區,保證細胞混懸液在中間形成單個排列的細胞流,四周被鞘液圍繞。鞘流技術可套用於兩種細胞計數原理:一為電阻抗原理,鞘流通過小孔的敏感區進行細胞計數;另一種為雷射計數原理,細胞液流室較長,與雷射垂直相交,雷射光束對流經的每一個細胞照射後產生光散射,利用此原理進行細胞計數。

4、浮動界標

正常標本中紅細胞與血小板體積相差較大,一般將紅細胞與血小板的界限定於35fl,大的為紅細胞,小的為血小板,也有以30fl或20fl為界限的。但在某些病理情況下可能有大血小板超過35fl界限,造成血小板漏計使結果偏低;反之,如果紅細胞體積偏小(如缺鐵性貧血、地中海性貧血),則可能將部分小紅細胞誤計為血小板,使血小板計數偏高。為了結果準確一些,計數儀利用計算機在5-35fl間尋找直方圖最低點,以此定為紅細胞和血小板的界限。由此可使所計數的數值符合實際情況。因為各種細胞間的界限可以隨細胞實際大小而向左或右移動,故稱為浮動界標技術(floatingthreshol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