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門事件

“全景門事件”,指兩名英國廣播公司(BBC)《全景》欄目記者喬裝成英國商人,對自稱能為申辦城市拉選票的中間人進行了暗訪,並偷拍了斯拉夫科夫、中間人以及BBC記者討論如何在申辦時賄賂奧委會委員以拉攏選票的鏡頭。

事件發展

國際奧委會第117次全會上,經投票表決,來自保加利亞的國際奧委會委員斯拉夫科夫(左)因“全景門事件”而引發的受賄嫌疑而被開除出國際奧委會。
2004年8月,英國廣播公司《全景》節目曝出了國際奧委會委員涉嫌買賣2012年夏季奧運會申辦選票的醜聞,這被稱為“全景門”醜聞。在昨天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17次全會上,“全景門”醜聞的主角保加利亞籍委員伊萬·斯拉夫科夫被開除出國際奧委會。在昨天的表決中,只要104名委員中的70名投贊成票,開除斯拉夫科夫的決議就將被通過,而最終82名委員投了贊成票。65歲的斯拉夫科夫在1998年就捲入過鹽湖城冬奧會的受賄醜聞,當時是受到了國際奧委會的警告。
這一次對於國際奧委會開除他的決定,斯拉夫科夫無話可說。伊萬·斯拉夫科夫:被開除的國際奧委會委員這讓人覺得羞恥但是這是一個正確的裁決。去年8月,英國廣播公司,也就是BBC的《全景》欄目播放了一部通過暗訪拍攝的節目。片中BBC記者喬裝成為倫敦申辦2012年夏季奧運會拉選票的商人,通過體育經紀人塔克齊認識了斯拉夫科夫,而斯拉夫科夫對出手闊綽的商人毫無戒備,於是在片中人們清楚地看到他們饒有興致地談論如何買通國際奧委會委員,投倫敦的票。節目播出後引起了強烈反響,斯拉夫科夫趕忙把自己描繪成了一個“臥底”的特工,說是想將計就計揪出向國際奧委會行賄的人。但是,國際奧委會顯然不承認他的說法,決定暫時終止斯拉夫科夫的國際奧委會委員資格,並禁止他前往希臘觀看雅典奧運會。
2005年06月據保《勞動報》30日報導,保加利亞奧委會主席兼足協主席伊萬·斯拉夫科夫正加緊遊說國際奧委會委員,以使其在國際奧委會新加坡會議上免遭革職處分。 2004年,英國廣播公司(BBC)“全景”節目播放了該台記者對斯拉夫科夫的暗訪,偷拍了他關於在申辦2012年奧運會時如何賄賂國際奧委會委員的談話。為此,國際奧委會決定暫停斯拉夫科夫的委員職務並對他進行全面調查。斯拉夫科夫則否認對他的指控,表示要對BBC提出起訴。今年7月5日,國際奧委會在新加坡舉行第117屆全會時,將對是否解除斯拉夫科夫國際奧委會委員職務作出最後決定。
保《勞動報》的報導說,近來,斯拉夫科夫加緊在國際奧委會委員中遊說,以使自己免遭革職處分。29日,他在德國法蘭克福會晤了國際奧委會委員、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此前還會見了非洲足聯主席哈亞圖和國際足聯的另外兩名領導人,這3人都是國際奧委會成員。據報導,布拉特等人對斯拉夫科夫表示了支持。斯拉夫科夫說,他在新加坡會議上“不會失敗”,他仍將是國際奧委會的委員。
前國際奧委會“問題委員”、保加利亞足協主席伊萬·斯拉夫科夫2005年10月前以61票之差在保足協新一屆主席選舉中敗給了副手鮑利斯拉夫·米哈伊洛夫,從而結束了其在該機構中長達10年之久的統治。
在正式投票之前,共有三位候選人———主席斯拉夫科夫、副主席米哈伊洛夫和職業足球聯盟主席瓦倫汀·米霍夫獲得了足夠的提名,但米霍夫在最後時刻卻宣布退出選舉,從而使這場角逐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單挑戰。
最終,保前國家隊隊長兼門將米哈伊洛夫以194票對133票的較大優勢,一舉擊碎了斯拉夫科夫的連任夢想。輿論普遍認為,保加利亞足球界期盼新面孔的心理以及斯拉夫科夫因“受賄醜聞”被開除出國際奧委會的負面效應是斯拉夫科夫落選的主要原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