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屯一村

全家屯一村

全家屯一村隸屬於山東省萊西市李權莊鎮,李權莊鎮駐地南行約2公里處。街道整潔,環境優美,種植大棚排列整齊,瓜果清香沁人心脾,讓人感到仿佛進入了“都市村莊”,2005年該村有287戶,844口人。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全家屯一村隸屬於山東省萊西市李權莊
全家屯一村地理位置全家屯一村地理位置
鎮,李權莊鎮駐地南行約2公里處。街道整潔,環境優美,種植大棚排列整齊,瓜果清香沁人心脾,讓人感到仿佛進入了“都市村莊”,2005年該村有287戶,844口人。

經濟概況

該村堅持以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導向,著力引導民眾發展大田蔬菜、冬暖大棚等高效農業。到2005年,全村發展大田蔬菜118畝,發展甜寶香瓜、大棚西瓜等瓜果種植面積226畝,年可增加民眾收入420多萬元。特別是該村抓住新農村建設的有利時機,投資70多萬元,硬化村莊街道6條,硬化總面積達到13200平方米,栽植芙蓉、法桐等各類綠化苗木1200餘株、新安裝路燈37盞,切實改善了民眾的生產、生活環境。2007年,該村集體收入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965元。

高效種植業

高效種植促增收,該村民眾瞅準發展高效農業潛藏的巨大經濟效益,紛紛投資建起了冬暖大棚,發展甜瓜和西瓜種植面積160多畝,僅此一項,每年可為民眾多增加收入100多萬元。全家屯一村通過聘請瓜菜專家、技術員,開展農業科技培訓,以“農民受益,科技幹部獲利”的科技承包方式,把科技幹部的直接分配效益與大棚產量與質量掛起鉤來,有效地調動了科技人員工作積極性。種子引進上,注重適當地自然條件“名特優”新品種,由供貨方直接負責種子質量,同時,村里制訂和規範了無公害瓜類生產技術規程和栽植要點,確保產品的質量和信譽,適應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優質、營養、方便的需求。村里還成立了瓜農協會,及時將技術信息和省、市市場行情送到農民手中,促進了瓜菜等農產品的銷售。一些農民也與外地客商簽訂供銷契約,對棚內所有產品全部實行保護價收購,行銷的路子越走越寬。

文化生活進步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村莊民眾頂多在夏秋農忙時節幹上幾天,一到冬春兩季,多數民眾都閒在家裡無事可做。閒則思不善。以往村里點火、賭博等歪風邪氣時有發生,2000年以來,隨著新農村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培養有知識、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農民成為當務之急。該村兩委審時度勢,依託村里已經建成的遠程教育網路,在全鎮率先建起了農民培訓點,利用周六、周日的晚上,組織廣大農民民眾通過網路學習種養殖技術、經商策略等,並聘請專家“手把手”向民眾傳授新技術。開展培訓教育以來,到2007年,該村已有80多名民眾進入了網路學習的大家庭,在增加知識的同時,增強了致富能力。同時,該村還投入3萬多元,新建起農民文化大院,配備建起了籃球場,圖書、健身器材等設施一應俱全,每天向民眾免費開放;專門組建了村莊秧歌隊,每到農閒時節和重大節日,義務為大家演出。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不僅為民眾帶來了生活的樂趣,而且淨化了村莊的社會風氣,村莊呈現出一派健康和諧、文明向上的發展局面。

村鎮建設

農民的錢袋鼓起來了,住新房子、過新生活的願望也更加強烈。該村順應民意,籌劃建設新村,並邀請青島、萊西兩級建築設計院的專家對房型、建築風格、建築成本等進行了科學設計和核算,統一規劃、統一供水、統一供電、統一管理,使農民心中有底。到2007年,新村建設成為該村新農村建設的新亮點,但村內糞堆、土堆、垃圾堆這“三大堆”的存在,不僅影響到村民的生產和生活,而且制約著村莊的發展。該村由黨員幹部帶頭,定期開展村容村貌大整治活動,在村內重點位置新建垃圾投放點20個,徹底消除了“三大堆”,實現了村莊內無成片暴露垃圾、污泥和路障現象,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村“髒亂差”面貌。抓住新農村五化工程建設的契機,該村多方籌措資金70多萬元,對村內大小街道全部進行了硬化建設,硬化總面積1.2萬平方米,新栽植各類綠化苗木100多株,在主街安裝路燈20盞。村莊的建設檔次已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民眾生產生活更加便利,樹起了新農村的新形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