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掃除文盲協會

全國掃除文盲協會

全國掃除文盲協會成立於1956年3月15日。

簡介

農民在田間參加掃盲學習農民在田間參加掃盲學習

1956年3月15日全國掃除文盲協會成立。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掃除文盲的決定》,指出:掃除文盲是中國文化的一場大革命,也是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極為重要的政治任務。

成立背景

全國掃除文盲協會全國掃除文盲協會

1956年3月15日,全國掃除文盲協會在北京成立,陳毅任會長。陳毅曾任上海市長、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等多個要職,讓元帥來擔任一個協會的會長,實因中國當時掃盲工作形勢非常嚴峻。
1949年初秋,一封緊急“追兇密信”送到黑龍江省寧安縣某村長手上。村長不識字,連夜挨家敲門找人來讀,可村里識字的人太少了。終於,村長找到了一個號稱“秀才”的村民,“秀才”看完信,很快就逃跑了。原來,信中讓村長監控的疑犯正是“秀才”本人。
新中國成立時,文盲占80%,學齡兒童入學率僅占20%。中國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但如果不識字,做睜眼瞎,不能在文化上翻身,就不能徹底翻身。怎樣改變6億人口中有4億多文盲的現狀?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掃盲。
1950年9月,教育部和全國總工會聯合召開第一次工農教育會議。會議明確指出:“推行識字教育,逐步減少文盲。”

經驗

在掃盲教師隊伍建設上,則提出:“以民教民,能者為師”,“教師條件很平常,識字就能教文盲”。提倡“十字先生”、“百字先生”,“掃除文盲人人有責,教人識字是一項光榮的任務”,“親教親,鄰教鄰,夫妻識字,愛人教愛人,兒子教父親”。這些經驗的推廣,使神州大地到處呈現出一片“讀書聲聲響,處處是課堂,互教又互學,師生大家當”的熱烈場面。

貢獻

1956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掃除文盲的決定》,將掃盲提到了空前的高度,第一次把掃盲作為國家發展大計。
1958年2月27日,掃盲先進單位代表會議召開,全國掃除文盲協會會長陳毅提出,全國來一個文化上的“原子爆炸”,掃除識字盲、文化盲、科學盲。會議向全國發出5年內基本上掃除全國青壯年文盲的倡議。
1964年,我國第二次人口普查同時對國民的文化素質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結果顯示:15歲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經由解放初期的80%下降到了52%;1億多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