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褲從哪裡來:從一包內褲看中國

內褲從哪裡來:從一包內褲看中國

《內褲從哪裡來:從一包內褲看中國》是 2010年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出版的一本書。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3月1日)

外文書名: Where Underpants Come From

平裝: 18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1975273

條形碼: 9787501975273

尺寸: 24 x 17 x 1.4 cm

重量: 322 g

作者簡介

作者:(紐西蘭)喬·本尼特(Joe Bennett) 譯者:呂博

喬·本尼特(Joe Bennett),於1 957年出生在英國海濱城市伊斯特布恩(Eastboume),曾在英國布萊頓大學(Brighton)和劍橋大學學習,在多個國家從事英語教學,後成為報紙專欄作家和遊記作家,現居紐西蘭的利特爾頓(Lyttefton)。

內容簡介

《內褲從哪裡來?從一包內褲看中國》內容簡介:在紐西蘭的商店裡用8.59紐西蘭元買了一包內褲之後,本尼特長途跋涉來到了中國的一片棉花地上,然後把身上的衣服脫到只剩下一條內褲。這包內褲是中國製造的,本尼特看著手中的內褲,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在他的理念里,他無法想像生產一包這樣的內褲的成本是這樣的低。從棉農到織布工,從橡皮筋廠到製衣商,從出口公司到本地分銷商,經過了層層的利潤加成之後,5條內褲的價格怎么還不到10紐西蘭元?

所以喬·本尼特決定自己親自去找原因,他要到內褲生產的源頭——中國去。

為此,他探訪了中國上海、泉州、義烏、溫州等地的工廠,還有新疆的棉田。隨著這包價值8.59紐西蘭元的內褲背後的故事漸漸展開,本尼特見到了一個讓他吃驚不已的經濟全球化下的中國。

媒體評論

中國內褲讓紐西蘭作家大開眼界 出書談感受 ——新華網

很少有旅行者會像紐西蘭作家喬?本尼特一樣,跟著內褲走世界。

喬?本尼特從紐西蘭的商店裡買了一包5條裝的中國產內褲,這包內褲讓他大開眼界,因為他從紐西蘭一路追蹤到中國,揭開了全球資本鏈條的秘密。在今年5月出版的新書《內褲從哪裡來》中,喬?本尼特講述了“內褲的故事”。

享受“內褲之旅”

“我當初是想知道,為什麼漂洋過海的內褲會那么便宜。”喬?本尼特對他的好奇心解釋道。為此,他探訪了上海的一家工廠,去曼谷看了泰國的橡膠樹,還尋訪了中國新疆的棉花田。隨著這包價值8.59紐西蘭元的內褲背後的故事漸漸被揭開,喬?本尼特也見到了成百上千名生產和出口這包內褲的人。對他來說,此行的收穫並不僅僅是“這包內褲的成本有多少”。

“從研究和旅行的全過程來說,我很高興,只是高興而已。我笑了很多次。”喬?本尼特日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我本以為會很難熬,但是還好我很享受這個過程。”

對於為什麼選擇內褲,而不是蘋果公司的iPod產品或者花園水管,或者其他中國出口的產品,班尼特說,因為他買了一些內褲,受到了啟發,而他“從來沒想過要換調查對象”。

在《內褲從何而來》一書中,喬?本尼特預測平角內褲將消失,因為西方人太胖了,穿著不舒服。他說:“貼身內褲現在大受歡迎。還會有新的內褲款式。但是人們一定需要變化,這樣我們才能把沒穿壞但已經不合適了的東西扔掉。”

啟發:西方太“虛榮”

從小時候樸素白色的內褲,到現在各種顏色和款式的內褲,班尼特認為他看到了西方對虛榮的趨之若鶩。他說,這種時尚趨勢表明“商業在任何你可以開闢市場的地方大規模擴張”。

喬?本尼特說,西方國家裡,每個人的家裡都充斥著多餘的東西,他們都在瘋狂地尋找著幸福感,然而這些東西都給不了幸福感。你要是穿綢緞做的內褲,你不會更幸福,你也不會更“性福”。

“我們在西方坐享經濟繁榮,然而很少有人能把這種享受正當化,因為我們自身無法參與進這其中的工業、商業或科學流程比如製造棉花我不知道怎樣做。如果沒有電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去發電。”

對於消費者而言,這意味著什麼?喬?本尼特給出的答案是“富有、愚蠢、貪婪”,“和那些尋找著永遠也找不到的胡蘿蔔的笨驢一樣,你不會在商店裡買到幸福。”他說,“但對於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來說,幻覺是非常重要的。你一定被下一個產品所吸引。人們永遠會忘記上一次購買的產品沒有帶來所希望的愉悅。” (新華網)

目錄

導言

1 做一回福爾摩斯

2 上海維尼

3 不要取笑小蝦

4 褲腿上的折縫

5 挺起胸講英語

6 和德克一起吃飯

7 你的內褲是我們做的

8 完美成功時刻

9 美麗的窮鄉僻壤

10 嘈雜的義烏

11 他們玩板球

12 我能看看你的樹嗎?

13 “娛樂時光”

14 週遊世界

15 去西部

16 他們喜歡你的拖拉機

17 面孔

18 汽車撞上板車

19 淤泥里的奧西曼提斯

20 伸直的馬尾巴

21 向生人打探情報

致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