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民族大學附院

內蒙古民族大學附院隸屬於內蒙古民族大學,是內蒙古自治區乃至全國唯一一所“以蒙醫為主、蒙西醫結合”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 多年堅持“醫療和教學相結合、蒙醫和西醫並進”的辦院方針,經過三十餘年的奮鬥,現已發展成為學科門類齊全、設施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的一家綜合性醫院。 隨著現代醫學事業的飛速發展,醫院不斷引進高科技精密先進醫療設備,拓展醫院服務功能。

基本信息

內蒙古民族大學附院隸屬於內蒙古民族大學,是內蒙古自治區乃至全國唯一一所“以蒙醫為主、蒙西醫結合”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擔負著培養、輸送大量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的光榮使命。醫療服務覆蓋內蒙古自治區東四盟及毗鄰周邊省市,所培養輸送的專業人才遍布自治區乃至全國各地,與蒙古國,國內北京、上海、遼寧、吉林等各大城市醫院有著密切的醫療業務協作關係和學術往來。榮獲全國“愛嬰醫院”、自治區“百佳醫院”、自治區“文明醫院”、自治區“患者滿意單位”、自治區“抗病救災”先進集體、自治區教育系統“抗非”鬥爭先進集體、自治區“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工程”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是通遼市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和通遼市交通事故綠色通道定點醫院。承辦“國家蒙藥新藥臨床試驗機構”、“自治區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和“內蒙古繼續醫學教育基地”的建設工作。
醫院始建於1972年。多年堅持“醫療和教學相結合、蒙醫和西醫並進”的辦院方針,經過三十餘年的奮鬥,現已發展成為學科門類齊全、設施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的一家綜合性醫院。醫院占地面積89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4234平方米。設病床500張,年門診量24萬餘人次,住院病人1萬餘人次。現有職工560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名,碩士研究生導師6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名,自治區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名,自治區優秀專業技術人才1名,自治區321人才9名,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100名,各類中級專業技術人員235名,博士研究生9名,碩士研究生38名。
醫院實施科技興院的發展戰略,提出“譽名醫、樹名科、建名院”的奮鬥目標,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蒙醫內科為自治區重點學科;蒙醫內科學、蒙醫傳統療術學、蒙西醫結合臨床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權碩士學位學科點;蒙醫疑難病科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指定為名老中(蒙)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師帶徒培養點;神經外科、內一科為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碩士點。目前,醫院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北京天壇醫院簽定國家“十五”科技攻關科研課題兩項,先後有50餘項課題立項,29項課題通過自治區級鑑定。其中,3項處於國內領先水平,14項處於區內領先水平,4項課題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勵。每年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餘篇,參加國際、國家級學術交流會30餘人次。
隨著現代醫學事業的飛速發展,醫院不斷引進高科技精密先進醫療設備,拓展醫院服務功能。現已擁有價值萬元以上設備近200台件。其中具有先進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統、準分子雷射儀、16排螺旋CT、直線加速器、X—刀、數字減影、大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尿沉渣定量分析儀、計算機放射成像系統(CR)、全自動胃腸透視系統、血液透析系統、頭部固定系統、腹腔鏡、關節鏡、腦室鏡、電切鏡、宮腔鏡、乳管鏡、C形臂、徠卡顯微鏡、陰式探頭黑白B超、等離子電刀、支氣管鏡、膀胱鏡、電子內窺鏡、四維彩超、全身彩色超聲掃描系統、新柏氏膜式液基細胞學檢測系統、遠程胎兒監護儀、三維B超工作站、體外震波碎石系統、中央監護系統、骨髓細胞分析系統、全景曲面斷層X線機、彩色精子質量檢測系統、數位化裂隙燈、AB超音波、鼻竇鏡、病理檢測系統、核多功能測量系統、生命監護系統、烤瓷高頻鑄造系統等精密醫療設備。
醫院在不斷提高醫療護理質量的同時,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了病人”的服務宗旨,堅持誠信為本的服務理念,推行“人性化”服務模式,強化醫療服務中的人文關懷,採取各項便民措施,把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落實到實際工作的每一個環節當中。同時開展“病人選擇醫生制度”、“病人費用查詢卡制度”、“單病種收費限價制度”、“收費價格公示制度”,強化病人尋醫問藥的透明度,從而營造讓百姓放心、讓患者滿意的醫療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