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府監

北魏太和中改少府為太府。 另,秦漢有將作少府、長信少府。 唐以少府為縣尉的習稱。

簡介

內府監唐官署名。龍朔二年(662),由少府監改置,鹹亨元年(670)十二月,復舊稱。

詳細

掌山海池澤的收入及皇室手工業製造,為皇帝的私府;兼管皇帝衣食器用、醫藥、娛樂、喪葬等事宜。王莽改為共工,東漢復原名,屬官繁多,有侍中中常侍黃門侍郎尚書令尚書僕射尚書御史中丞掖庭令等。漢末以後,除中常侍、掖庭令外,均為外廷官。魏、晉、南北朝沿設少府,管轄範圍縮小,僅掌宮中服御之物。北魏太和中改少府為太府。南朝梁天監七年(508),加置太府卿,與少府卿並列。北齊沿北魏制。隋大業三年(607),分太府寺設少府監,主官為監及少監,領尚方、織染等署。唐、宋、遼、金均沿置。元廢。明不置少府,職務由宦官所掌機構管理。清劃歸內務府,習稱少府為內務府大臣。另,秦漢有將作少府、長信少府。西漢時諸侯王、郡守所屬機構有少府,供給諸侯王、郡守的用度。見《漢書·循吏傳·文翁》。唐以少府為縣尉的習稱。縣令有明府之稱,尉為令的佐官,故有此稱。後世沿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