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乾辣椒

兗州乾辣椒

兗州乾辣椒,已有數百年的栽培歷史,當地民眾稱為“大羊角”。主要分布在兗州市的紅星,顏店和漕河等鄉,紅星多是中心產區。

特產簡介

辣椒俗稱“秦椒”,在兗州種植栽培已有數百年歷史。兗州辣椒據清光緒十二年版《滋陽縣誌》記載,具有個大皮厚、油分多、辣味濃重鮮美等特點。各鎮均有種植,但前海(今屬顏店鎮)的辣椒種植以其規模大、產量高、質量好,名揚四方,引得客商紛紛前來購銷。每當辣椒成熟季節,萬畝椒田掛紅燈,情景喜人,蔚為壯觀。300多萬斤的產量,足以堆成一座椒山。辣椒“辣”得有味,辣中溢香,兗州方言中將“解饞”說成“辣饞”,便與辣椒是最好的佐餐解饞佳肴有關。

主要分布

兗州乾辣椒是已有100多年栽培歷史的農家品種,當地民眾稱為“大羊角”。主要分布在兗州市的紅星,顏店和漕河等鄉,紅星多是中心產區。

兗州乾辣椒栽培

一、品種選擇 目前深受外商歡迎的乾辣椒品種有:一品紅、南韓巨星、益都紅、兗州紅等。
二、育苗畦的建立 畦的規格為1.5-2米寬,長度根據所栽植大田面積而定,一般栽植每畝大田需用10-15平方米。畦 埂築高踩實,埂高為10厘米,畦里施入適當的肥料再整平。
三、浸種 將種子浸入55℃的溫水中並不斷攪拌,當水溫降到30℃時停止攪拌。浸泡8-10個小時使種子吸足水分,然後取出瀝乾。
四、播種
1、各地區根據當地的氣溫狀況確定播種時間,我國北方地區一般在3月份左右,當育苗畦內的溫度在蓋塑膠膜的情況下能達到幼苗正常生長需要即可。
2、播種方法:播種前,育苗畦內先灌足水,水滲下後把床土整平,把浸泡好的種子均勻地撒在畦面上,再將細土均勻地蓋在種子上面,蓋土的厚度大約為0.5-1.0厘米。
種子播好後,將育苗畦用竹片穹好,再蓋上塑膠膜。
五、苗床的管理。育苗床的溫度管理是培育壯苗的關鍵。種子發芽出土時期應維持較高的溫度,這樣出苗才能整齊。白天溫度保持在30℃左右,夜間保持在18-20℃。當第二片真葉初露時,應及時通風、煉苗,通風口應從小到大逐步開啟,通過通風使畦內溫度白天保持在25℃左右,夜間保持在15℃左右,此時如畦內有雜草應及時除掉,如畦內濕度過低應及時澆水,澆水時根據幼苗的強弱進行合理追肥,以尿素和複合肥為主。
六、定植
1、整畦:栽植辣椒的畦一般為寬1.7米的南北向畦,畦面要求平整,無坷垃,無雜草,順畦開四條溝,每畝施入優質土雜肥3000-4000公斤,複合肥或二銨30-40公斤,耙平後栽植。
2、定植方法。定植前一天對苗床澆一次小水,以便起苗。順定植畦開溝,溝距40-43厘米,在溝內間隔25厘米栽一株苗,叉開栽,栽植的深度以埋土在苗的子葉下為宜,隨栽隨澆水,有條件的栽完後再重澆一遍。
七、田間管理
1、中耕培土:當畦面稍乾後,應及時進行淺劃鋤一遍,把被水衝倒的苗扶好,如有缺苗要及時補栽上。在封壟前進行一次全面的中耕培土,讓土至根的基部,深度可適當加大但不要傷根,以後只需除草。
2、整枝:當辣椒的第一分枝形成後,把第一分枝以下葉腋處形成的側分枝全部去掉。
3、施肥:辣椒對肥水的要求較大,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追三次肥。第一次是緩苗肥,在辣椒苗栽植成活後,每平方米撒施尿素5-10公斤。第二次是催花肥,當辣椒的第一層花開始開放時,每畝溝施尿素10-15公斤或碳酸氫銨50公斤。第三次是催果肥,進入立秋前後是辣椒果的生長重要階段,結合澆水每畝撒尿素15-20公斤。
4、給排水:如遇到天氣乾旱,辣椒打蔫時,應及時澆水。在雨季前,要疏通排水溝,使雨水能及時排掉。
5、病蟲害:保護好辣椒的葉片是辣椒生長的必要措施,在整個生長期間應及時噴灑1:1:200的波爾多液,一般間隔10-15天噴一次,雨後要及時噴灑,每畝用藥液40-60公斤。為防止辣椒三落病(落葉、落花、落果)的發生,應及時噴灑病毒A、農用鏈黴素、500-600倍甲基托布津、500-800倍代森錳鋅、小葉靈等殺菌藥來預防病毒、疫病、斑點落葉病、小葉病等病害的發生,如果發病,應及時對症噴灑藥液。辣椒蟲害的發生不同年份發生的程度也不一樣,可根據蟲害發生的程度噴灑低毒、低殘留農藥。
八、收穫。我國北方地區在9月底辣椒基本紅了,葉片也開始變黃甚至脫落,應及時把辣椒整株拔起,擺在地上曬3-4天,再頭向上堆放,晾曬乾後堆成大垛待摘。
九、出口標準:符合出口標準的乾辣椒應為紫紅色,無病,無斑,無霉爛變質,無花皮椒,色素含量達標,辣味適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