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枕作痛

兒枕作痛

兒枕作痛諸病,皆氣不足以行之故,故治此宜用溫以行之。

兒枕作痛諸病,皆氣不足以行之故,故治此宜用溫以行之。當歸以滋養其新血,川芎以行血中之氣,乾薑以溫之,炙草溫中補氣,而微用桃仁以行之。治余血作痛之方,宜莫良於此矣。

藥物

山楂:性微溫,味甘酸,有消食積、散瘀血的功效,適宜產後兒枕痛和惡露不盡者服食。明代醫學家繆希雍指出:“產後惡露不盡,蓄於太陰部分則為兒枕痛,山楂能散宿血,治產婦腹中塊痛也,故產婦宜多食之。”元代大醫家朱丹溪有一法:“治產婦惡露不盡,腹中疼痛,或兒枕作痛:山楂百十個,打碎煎湯,入砂糖少許,空心溫服。”中國藥科大學葉橘泉教授亦曾介紹:“山楂能收縮子宮,治產後瘀血腹痛:山楂30克,水煎濃汁,去渣加紅糖,1日分2次服。”

製作方法:1、將雞蛋刷洗乾淨,沙鍋內放入清;,2、把雞蛋連皮同首烏共煮半小時,待蛋熟後,去殼再放人沙鍋內煮半小時即成;先吃蛋後飲湯。
治療產後腹痛的山楂紅糖湯

山楂紅糖湯有活血散瘀功能,適用於產後媽媽惡露不盡。本方出自《朱震亨》中的一味藥方,方名為“後補”,原方用於“產婦惡露不盡,腹中疼痛。或兒枕作痛”,為治療產後媽媽惡露不盡和產後腹痛常用食療湯。

用料:山楂10克,紅糖適量。

製作方法:1、山楂沖洗乾淨,去核打碎;

2、然後將山楂放入鍋中,加清水,煮約20分鐘,調以紅糖進食。

當歸:性溫,味甘辛,能補血,活血,止痛,適宜產後血暈及兒枕痛者食用。元代醫學家李杲說:當歸“主產後惡血上沖”。《本草正》亦云:“產後兒枕作痛,當以此為君。”古代產後名方《聖惠方》中的當歸散:“治產後敗血不散,結聚成塊(俗呼兒枕)”;《金匱要略》的當歸生薑羊肉湯:“治產後腹中療痛”;《局方》四物湯:“治產後體虛,風寒內搏,惡露不下,少腹堅痛”等,均是以當歸為主。也可單用當歸10~15克,與紅糖適量、煎水服亦佳。

益母草

生化湯活血化瘀,兒枕作痛尚宜。其有肝虛血燥體質,平時常有肝陽上冒見證,生化湯辛溫走竄,又不宜服。嘗有服此成痙厥者,不可不知;脾胃虛弱所致的大便溏滑,心火素亢所致的心悸怔忡,肝陽橫逆所致的眩暈脅痛,陰虛內熱所致的口燥咽乾,沖任固攝無權所致的時下血塊,以及產婦感受一切溫暑時邪、表里邪熱未解的,都是本方的禁忌症。

記載

《本草正》:當歸,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亦血中之聖藥也。大約佐之以補則補,故能養營養血,補氣生精,安五臟,強形體,益神志,凡有形虛損之病,無所不宜。佐之以攻則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攣、癱瘓、燥、澀等證。營虛而表不解者,佐以柴、葛、麻、桂等劑,大能散表衛熱,而表不斂者,佐以大黃之類,又能固表。惟其氣辛而動,故欲其靜者當避之,性滑善行,大便不固者當避之。凡陰中火盛者,當歸能動血,亦非所宜,陰中陽虛者,當歸能養血,乃不可少。若血滯而為痢者,正所當用,其要在動、滑兩字;若婦人經期血滯,臨產催生,及產後兒枕作痛,具當以此為君。9.《本草正義》:歸身主守,補固有功,歸尾主通,逐瘀自驗,而歸頭秉上行之性,便血溺血,崩中淋帶等之陰隨陽陷者,升之固宜,若吐血衄血之氣火升浮者,助以溫升,豈不為虎添翼?是止血二字之所當因症而施,固不可拘守其止之一字而誤謂其無所不可也。且凡失血之症,氣火衝激,擾動血絡,而循行不守故道者,實居多數,當歸之氣味俱厚,行則有餘,守則不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