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助會

兒助會

兒助會,是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兒童社會救助工作委員會的簡稱。兒助會是2003年10月經民政部批准成立的,由全國各大兒童福利機構及從事困境兒童救助的單位和關心支持困境兒童權益維護的集體和個人自願參加的全國性非營利社會團體。

(圖)兒助會兒助會

兒助會的宗旨

兒童社會救助工作委員會本著“給孩子家、健康和希望”的宗旨,貫徹國家兒童福利事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運用專業的理論和方法,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幫助孤殘兒童克服生活障礙和困難,推進兒童社會工作專業化和社會福利社會化,倡導兒童救助事業先進理念,為兒童救助事業服務,為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作貢獻。

兒助會的任務

(一)為身處各種困境的兒童提供醫療救助、家庭寄養和助養、就學資助和職業培訓、心理健康教育、物資援助等服務,致力於改善孤殘、貧困兒童的健康狀況和生活條件,幫助他們自立自強,走出困境。

(二)為兒童福利機構提供專業服務。在各地兒童福利機構開展廣泛的經驗交流、組織深入的課題調研、反映兒童福利事業機構工作人員的意見和要求並維護其權益,提供所需的援助服務和培訓指導,推動兒童福利機構的發展和進步。

(三)整合社會資源,廣泛籌集資金和物資,接受社會各界的救助捐贈,推動志願者隊伍的組建,建立兒童救助公益平台,與港澳台及國外友好團體組織共同開展合作交流。

(四)組織開展孤殘兒童的國內收養工作,為孤兒能夠重新獲得家庭和父母的關愛提供幫助。

(五)進行有關兒童救助事業的調查研究,為政府機關提供決策的參考依據。

(六)接受政府委託,開展有關兒童救助事業的相關工作。

兒助會的項目

醫療項目

一、“給我新的生命”(針對福利院兒童)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兒童希望救助基金工作部(簡稱兒童希望)為幫助孤殘兒童,解決他們的醫療困難,為孤殘兒童提供手術救助。

項目背景:
2003年8月份在民政部和衛生部的支持下,為配合黨的十六大的宣傳,兒童希望和北京電視台、中華醫院管理學會聯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北大醫院、北京兒童醫院、協和醫科大整形外科醫院、解放軍301醫院、海軍醫院、黃寺美容醫院等14家醫院共同開展主題“給我新生命”的救助活動,為全國各地的福利院的孤殘兒童進行了免費手術。原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的吳清玉副院長和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的李森愷副院長等都親自主刀為這些孤殘兒童實施手術。

(圖)兒助會兒助會

項目實施:
北京電視台生活頻道的《生活面對面》和《醫林奇觀》跟蹤報導長達半年播出了20多集的專題片。通過媒體的宣傳,許多人開始關注社會上這些特殊的群體,許多愛心人士為這些孩子捐款,自發組織義賣活動,為孤殘兒童手術募集資金。搖籃網的愛心媽媽們與兒童希望共同成立了“愛心媽媽基金”,廣泛吸納社會愛心人士的捐款,資助孤殘兒童實施手術康復。北京佛教居士林、《父母》雜誌、小橡樹幼稚園等多家機構還紛紛採用各種方式為孩子們捐款捐物。從這次活動開展至今,先後為400多名生活在全國各地福利機構的病殘兒童實施了醫療手術資助。

項目意義:
“給我新的生命”公益活動的開展不僅僅挽救了一批病殘孤兒的生命,給與他們了健康身體, 而且動員了大批的社會力量,讓社會上更多的愛心人士和團體參加到了孤殘兒童的救助工作中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淨化了人們的心靈,讓更多的人們感到了全社會關愛弱勢群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愛心助醫行動”(針對貧困家庭兒童)

項目背景:
2004年5月,國家民政部啟動“殘疾孤兒手術康復明天計畫”(簡稱明天計畫)大型醫療救助工程,旨在三年內為全國生活在福利機構中的三萬名0至18歲具有手術適應症的殘疾孤兒實施手術康復治療。“明天計畫”的開展給生活在全國福利院的殘疾兒童帶來了福音,讓他們擁有了新的生命和美好的明天。但是,“明天計畫”針對的救助對象僅限於福利院的兒童,讓很多生活在貧困家庭的病殘兒童感到求助無門,有個別地區甚至出現了棄嬰增多的負面現象。因此,2005年初,受國家民政部委託,中國社會工作協會開展了面向貧困家庭殘疾兒童的醫療救助項目¬—“愛心助醫行動” 。

項目實施:
兒童希望承擔“愛心助醫行動”的具體辦法制定和實施等主要工作。中國社會工作協會下發了《關於印發“愛心助醫行動”項目管理暫行辦法》中社協字[2005]14號檔案,對資助的對象、資助的範圍和資助資金比例、資助的申請和審批程式以及醫院的費用結算、財務制度與監督審計等實施細則方面都做出明確規定。
愛心助醫行動完全由兒童希望自籌資金,通過動員社會獲得來自國內外的資助,其中有寶潔公司、威露士公司、富亞塗料公司、美國國際兒童希望、香港世界健康基金會、世博恩慈善機構以及個人的捐助。在社會公眾的參與下,成功的救助了廣州乞丐女宮璇璇(真名:徐倩倩);三條腿微微;馬蹄少女王雪萍;調進開水鍋里的打工子女;陝西生命垂危的燒傷孩子;給民政部李立國部長寫信的湖南患心臟病的少女等等。兒童希望的救助工作得到社會認可,在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以及國內外媒體包括網路媒體都有相關救助事跡的報導。截至2006年8月,已經有近500名來自貧困家庭的兒童得到了醫療救助。
愛心助醫行動的合作醫院除了北京的幾家大醫院例如: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北大婦兒醫院、北京兒童醫院、協和醫科大整形外科醫院、北京東直門醫院解放軍第二炮兵總醫院外已經延伸到北京周邊的省份,安徽省的省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省立兒童醫院;河南鄭州的第七醫院、洛陽人民醫院;山西大同醫院等。
愛心助醫行動不僅救助常規的病種(唇齶裂、尿道下裂、心臟病-室房缺)還救助了一些燒傷、燙傷、白血病和惡性腫瘤、無肛門等病疑難重症的病例,挽救了一些瀕臨死亡的孩子,讓他們獲得新生。

項目效果:
愛心助醫行動為社會搭建了一個公益平台,需要幫助的貧困家庭通過這一平台看到了希望,看到人間溫暖和親情,而許多有愛心的企業、團體和有愛心的人通過這一平台實現了對社會承擔的責任。
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團體和個人加入到這一救助領域,讓孩子擺脫疾病的折磨,讓這些家庭脫離貧困。

三、腦癱康復項目

請參見“腦癱康復”(針對福利院)

“給我新生命”助醫項目

“給我新生命”助醫項目旨在為孤兒和來自貧困家庭的殘疾兒童籌備手術費用,讓他們能及時得到治療,早日擁有健康的新生命。自2000年起,兒助會在寶潔公司、威露士公司、寶寶樹、葆嬰公司等知名企業和許多中外愛心人士的支持下,與全國各地的醫療機構合作,共幫助2000多名孤兒和貧困家庭的孩子接受了手術。

救助對象:年齡0-14歲,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唇齶裂、尿道下裂以及其它各類病殘的貧困家庭兒童及孤兒。

救助方法:由受助兒童監護人填寫申請並批准後,兒助會將救助款直接匯到項目合作醫院。為社會愛心人士提供救助平台,幫助因病無錢醫治的患兒進行醫療救治。

救助標準:兒助會根據患兒不同情況資助50-100%的手術費用。

反饋辦法:兒助會在網上專門開設捐助查詢功能,捐助人隨時可以了解捐款及手術情況;捐助人可以通過探訪、郵寄照片,寫信等方式與受助兒童聯繫.

參與我們,您可以:為等待手術的貧困家庭兒童和孤殘兒童捐款、籌款;探訪被救助患兒;為被救助患兒提供教育、康復、心理等方面的幫助;參加醫療救助的志願服務。

助養項目
一、 項目介紹

在我國,有一些孩子在剛剛出生就因為家庭貧困,或因為種種原因而被父母遺棄,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缺少家庭的溫暖;還有一些生活在福利機構的孤兒,由於機構本身條件有限,只能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這些孩子非常需要有人能夠提供給他們一些生活必需品,直到他們找到了一個永久的,充滿愛的家庭。改善這些孩子生活條件的最好方式就是提高他們所居住福利院或者寄養家庭的生活質量。

兒童社會救助工作委員會開展的“一幫一”援助項目,是通過為孤兒尋找資助人,進行一對一的資助方式,來改善孤兒的生活條件,提高孤兒的生活質量。我們的目標是給有需要的孤兒們帶去有營養的食物、適當的醫療護理、教育和安全的生活環境,直到他們擁有自己的幸福家庭。

通過“一幫一”援助項目,這些孤兒們不僅物質條件上能夠得到改善,生活環境也將得到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將會得到來自心靈的慰籍和真心的關懷與牽掛,相信這些將是引導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也希望這些慰籍、關懷與牽掛能陪伴孩子們一路健康成長。
二、項目救助範圍
1. 該項目救助範圍為0-18歲的孤兒;
2. 項目的援助內容:包括健康的食物、純淨的水、醫療衛生、教育以 及改善生活居住環境等;
3. 孤兒的認定:包括所有生活在國家福利機構的兒童;
三、項目開展情況

“一幫一”兒童援助項目從2006年7月份開展至今,已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2所福利院的超過800名孤兒加入了此項目,並有超過500名孤兒得到了資助。他們分別來自貴州、安徽、河北、河南、陝西、山西、遼寧、內蒙、天津、廣東、江西等11個省市自治區。部分福利院通過此項目在院建立了電腦室、腦癱康復室、模擬家庭等項目,使福利院的孩子們受益匪淺。
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加入到我們的援助項目中來,幫助他們更快地找到資助人,更早得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四、工作方式

在收到您的捐款後,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3個工作日內作出反饋。你將得到更加詳細的兒童信息,但孩子的詳細地址是保密的。

“一幫一”辦公室幫助加入項目的兒童募集捐款成功後,將按月通過銀行轉賬、郵局匯款、銀行匯款等方式,將捐贈款匯給受助人;

福利機構在得到“一幫一”援助項目的捐款後,每月提交一份資金使用情況和兒童情況的反饋報告;每季度提交一份項目反饋總結;“一幫一”辦公室對會聯繫每一個贊助人,並將反饋報告直接發給贊助人,您也可以通過我們給您所幫助的孩子寫信。孩子也可以給他的贊助人寫信,建立長期的資助關係。“一幫一”辦公室在福利機構得到捐款後六個月內,負責進行不定期回訪工作;當受助兒童找到領養家庭,或者離開了福利機構自立生活;再或者成立了自己的家庭的情況下,受助人應及時通知“一幫一”辦公室對其結束資助,此項目宣告結束。

教育項目

1、孤殘青少年助學與職業技能培訓

目標群體:生活在全國各福利機構中的年滿16周歲、國中畢業的孤兒。對象特點:由於缺乏家庭關懷,孤兒們普遍存在以下現象:心理不成熟;社會化程度低;生活自理能力缺乏;學習基礎薄弱,知識面窄,自我學習能力較差,對社會缺乏了解,就業技能缺乏。大部分的大齡孤兒在國中畢業後不能順利升入高中,並且無法解決就業問題,因而只能留在福利院,增加福利院的管理難度。目的與意義:讓大齡孤兒通過職業學校的培訓,掌握諸如醫護、烹飪、美容、維修、動畫繪製等實用的專業技能,同時對他們進行就業指導,建立健全心理機制,樹立正確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以健康的心態度過青春期,並在將來步入社會後能夠獲得較好的發展機會。

2、“手拉手”夏令營

活動主題

“拉著我的手,連著你的心”

鼓勵參與夏令營的每一個孩子發現、肯定自己的價值,體驗人與人之間良好的溝通和互動,懷抱一顆感恩的心靈、感受愛、傳遞愛。

(圖)兒助會兒助會

活動的意義和目標

2006手拉手夏令營在延續以往活動精神的基礎上,嘗試加入住宿寄宿家庭、參觀企業、到敬老院做義工等新的內容。通過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到來自兒童希望、培訓機構、寄宿家庭和企業等社會各方的愛和關懷,同時也在孩子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們對自我的正確認知和肯定,樹立回報社會,向社會反饋愛和希望的責任感。“愛和希望”的傳遞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互動的。正如我們夏令營命名為“手拉手”,讓我們彼此關愛,互相支持,讓愛和希望在更多人之間傳遞。

心理輔導項目

(圖)兒助會兒助會

項目背景:長期以來,兒童希望致力為孤殘兒童帶來家、健康和希望。在多年的孤殘兒童助救工作中,我們接觸到很多從小被父母遺棄的孩子,他們有的伴有終身的殘疾,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還有的孩子很小的年紀就經歷了父母的死亡,承受了與他們年齡不相符的巨大悲傷和恐懼。由於受生活背景和成長環境的影響,他們不自信、憂鬱、學習成績差,尤其在福利機構生活的孩子,依賴思想很嚴重,他們社會認知度差,很難融入社會。
還有一部分孩子是由於特殊原因而失去父母的,如由於愛滋病奪取了親人的生命,這些孩子有些生活在政府舉辦的陽光家園中,有的和親戚生活在一起。這些孩子雖然有過家庭生活,但是親人的非正常死亡使這些孩子在短期內遭受重大打擊,甚至產生對社會的仇視。
據醫學、心理學專家根據案例分析: 他們成人後,易患憂鬱症、狂躁症,有自殺傾向。

項目介紹:我們將幫助正處於人格形成關鍵時期的孤兒建立起自信、快樂、愛心、簡樸、責任、團結、合作、包容等良好的人生價值觀;我們將為他們提供團體、個體心理輔導,及青少年成長工作坊,幫助他們並具有應對挫折和自我減壓的能力、保持健康心理和行為的能力、解決問題並決斷事物的能力、及人際交往的能力等良好素質。

希望健行項目

希望健行是由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兒童社會救助工作委員會(簡稱:兒助會)發起的向社會廣泛宣傳孤殘兒童、貧困兒童救助工作,呼籲全社會關心和幫助弱勢兒童群體的大型公益性宣傳活動。 “希望健行”通過希望健行這樣的聚會形式募集捐款。孩子們可以自己親手繪製圖畫和烤制餅乾用義賣的方式,幫助孤兒和貧苦地區兒童。報名的寶寶每人都會得到一件白色的T恤衫,相聚在愛心大旗下,共同為需要幫助的孩子們繞場行走,表達孩子幫助孩子的希望和愛心。

種良行動

“1+1”慧聰特困中學生助學項目

項目特點:本助學計畫由種良行動志願者嚴格按照入戶走訪與相關單位推薦的方法執行對特困學生的資助,資助持續進行到學生高三畢業。資助人將在公開發布的相關網站隨時查詢了解資助款使用情況;每年2-4次收到種良行動志願者實地了解到的學生情況,有機會近距離與被資助人交流。

“1+1”慧聰特困中學生助學計畫是由中國社工協會兒童救助基金工作部與“種良行動”志願者合作完成的一項助學計畫。雙方與慧聰網共同組成項目組. 慧聰網起到監督執行的作用。

家聯基金
為了更好的開展貧困重症(白血病、淋巴瘤等)患兒救助工作,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兒童社會救助工作委員會已和重症患兒家長聯合會合作成立“家長聯合互助專項基金”(以下簡稱家聯基金)。以李勝德為代表的家長聯合會,通過多種方式組織家長為貧困重症患兒籌集善款。

2007年12月4日合作成立的“家聯基金”項目,致力於廣泛開展各種助醫活動。並聯合全國及海外有愛心的所有家長共同參與各類救助活動,逐步形成國家、社會、家庭上下聯動的立體救助體系,最終建立具有最廣泛的家長聯合互助基金保障機制。目前,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兒童希望救助基金工作部,已為“家聯基金”建立單獨帳目,並公開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形成“家聯基金”公開、透明、公平、科學的運作機制。

“家聯基金”所接受的社會各界的捐款,將用於貧困重症患兒的醫療救助及其他助醫類項目。

健康心基金

(圖)兒助會兒助會

2007年11月9日,世界羽毛球男子雙打名將蔡贇與兒童希望正式簽訂協定,出任先天性心臟病救助項目的愛心大使。中國社會工作協會趙蓬奇秘書長,兒童希望主任張雯,副主任吳建英出席了此次簽約儀式。 在簽約儀式上,威露士公司與兒童希望合作的“威露士健康心基金項目”也正式宣布成立,捐款100萬元,專門用於支持兒童希望心臟病項目。

社工服務站項目

(圖)兒助會兒助會

社工服務站是兒助會2008年5月在四川開展的震後救助項目,旨在幫助孤兒和困境兒童改善生活條件,讓兒童恢復健康的心態去迎接未來的生活,並在重建的過程中提供可持續性的援助。兒助會已經在綿陽安縣、汶川等地建立了第一批社工服務站,開展了千件夏日溫情包捐贈、覆蓋10多個社區的淨水器安裝等項目。

救助對象:災區因地震造成貧困、單親或父母雙亡、年齡在0-18歲的孩子及他們的家庭。

救助辦法:為當地的孤兒和困境兒童提供助醫、助學、助養和心理輔導等救助服務;為學校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尋找社會資源給與幫助和援建。

我們的需要

大家一直都在關注福利院和寄養點的寶寶們,想幫助他們。除了捐款以外,也可以捐贈些常用的物品。比如:
1. 尿不濕/紙尿褲(需要量很大的,大家想像一下,每家一個寶寶的用量就知道福利院和寄養點那么多孩子要用多少了)
2. 嬰兒奶粉(不用多解釋了吧,福利院和寄養點的孩子沒有媽媽,吃不到香香的母乳,只有頓頓喝奶粉了,而且很多身體不好,對奶粉的要求很高的。補充一下,一些條件很差的福利院只能給還嗷嗷待哺的孩子提供泡了水的饅頭)
3. 嬰兒米粉
4. 其它嬰兒食品
5. 香皂(有嬰兒洗手液,沐浴露的話就更好了)
6. 肥皂
7. 洗衣粉(這也是眾多福利院消耗很大的,有消毒液也好)
8. 濕紙巾
9. 嬰兒車(有了嬰兒車,寶寶們可以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啊,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如果能有雙胞胎用的那種雙人的就更好了)
10. 藥品(就是家裡的寶寶常用的那些吧)
11. 兒童衣物和玩具(不一定是新的,至少是乾淨的,不破的,我們剛剛整理出一批很髒很髒的毛絨玩具,缺胳膊少腿的娃娃什麼的,還有破著洞洞的衣服,還好這些沒有讓孩子們看到,不然一定會很難過的。)
希望大家在捐贈之前,認真思考一下,如果這是我的孩子,他(她)需要什麼呢? 這些東西對他(她)好嗎?……

請關注寄養點孩子的需求更新貼.

另外,請關注兒助會網站及豆瓣兒童希望小組的即時更新,會提到各個項目中孩子們的需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