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式行銷

免費式行銷

“免費式行銷”是由本土管理學大師史光起先生創建的一種市場行銷活動中套用的行銷理念與操作方法。大家都喜歡免費的東西不僅是愛貪圖小便宜的人性本質,同時也有兩個因素在對消費者產生影響。其一是自我利益保護的本能。相較商家而言,消費者在購物中永遠處於信息不對稱的弱勢地位,因此消費的風險就很大,而免費試用則降低了消費者的此項風險,使其能夠嘗試接觸產品,繼而帶來銷售。

概念闡述
現在商家都在絞盡腦汁去思考怎樣獲取利潤的最大化,如提高商品價格、壓縮成本等,但是,越是想掏空消費者的口袋,消費者則越是捂緊口袋,同商家展開貓捉老鼠的遊戲,這個過程中商家消耗了大量的行銷費用,而收益卻並不理想。因為消費者看著商家貪婪的嘴臉,自然本能地產生防衛心理,怎么可能輕易打開荷包呢。
這個時候, “貓”一樣的商家是不是可以停下腳步,換一個思路,拿出一塊蛋糕放在腳邊,悠閒的等待“饞嘴鼠”自己送上門來。而這塊所謂的蛋糕,就是——免費。
現在國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也越發的注重生活質量,因此我們常認為脫離了溫飽威脅的人們似乎對免費的東西興趣會減弱,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因為,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社會如何進步,人性的本質卻千百年來一直沒有改變過。
科學家做過一個調查實驗,調查300名低收入者與300名高收入者從超市所採購的商品,發現低收入者並非只挑選便宜的商品,他們會選擇需要的商品,其中包括很多高質高價的實用性商品;而高收入者所採購的商品中也並不像想像中的那樣高端,雖然多了不少高檔商品,但其中也包括很多打折商品與實驗人員預先擺放的免費贈送的商品。
這個實驗讓我們了解到,超市、商場常搞免費贈送、試吃之類的活動,大多數的顧客得到贈品就馬上離開,看似商家虧了,實則搞這樣促銷的商家每天可以增加8%左右的銷售量,而這些消費者可能產生的持續購買所帶來的收益會更大。
比如銷售牛排,我們本來可能沒有購買的計畫,即使有也對於大包裝,價格不菲的產品持猶豫態度,此時免費試吃不僅可以打消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顧慮,敢於放心購買,同時美味的刺激還可能使沒有購買計畫的顧客產生購買衝動,繼而消費。另外,尤其東方人,都比較講究面子,當免費吃了人家的東西,商家在建議購買時,似乎有了種拿人手短,吃人嘴短的感覺,多不好意思拒絕,加之產品真的不錯的話,往往會決定購買。
另一個讓消費者喜歡免費產品的因素就是價值認知思維。我們在購物時商品價格高低是第二思考因素,而首先思考的就是這個東西值不值得購買,也就是對商品價值的衡量。相較後認為最有價值的商品才會被消費者選擇,而非最貴或最便宜的商品。因為,即使富有,也沒人願意被人當做是“大頭”,往往越富有的人越是善於去計算商品的價值,低收入者則更在意商品的價值,由此導致了兩者都會先去衡量商品的價值,而免費,無疑是具有絕對價值的。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到:“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這種捨得的辯證關係值得今天的商家去思考。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認為:企業存在的價值就是為顧客創造價值。其實事實正是如此,當企業這樣做了,為顧客創造了價值,企業也開始變得有價值,同樣的,當你不去處心積慮地思考如何掏空消費者的口袋,而是考慮如何塞滿消費者的口袋時,奇妙的事情就會發生——消費者開始回報般的將真金白銀塞滿你的口袋。作為商家,能夠利用給予的最佳手段——免費,這個市場中最有力的槓桿,必然可以撬動擋在消費洪流前面的巨石。
免費行銷模式最成功和最初形成盈利模式的是在網際網路領域,網路上的商家通過免費普惠了瀏覽者的同時也獲得了很高的收益,比如,現在網際網路上可以下載到幾萬款軟體,很多優秀的軟體累計的載次數可能超過千萬次,但是付費使用軟體的用戶只占所有使用用戶的0.5%,或更低,但是即使這樣,提供商也可以依靠這0.5的付費用戶獲得豐厚的利潤,同時使100%的使用者都滿意。因為網路和數位化可以使商家的成本降到很低,從某種意義來講,其邊際效益是遞增的形態。很多網站提供的信箱、部落格、相冊,甚至是遊戲,也都是類似的模式,網際網路的這種免費模式具有巨大的力量,它可以幾分鐘內聚集數以萬計的人參與,甚至更多,原因就是它的便捷與免費,而這兩點則正是網路可以倍速發展,覆蓋全球的關鍵。
試想一下,我們如果能把網路的免費模式移植到線下的實體市場中,是否同樣能帶來驚人的人氣與大量的銷售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網際網路能夠免費的原因是基於數位化產品可以免費無限複製,邊際成本幾乎為零,而這一點線上下實體市場剛好相反。比如,線上一家軟體公司通過網路為使用者提供一萬份軟體試用,其成本只有初始的研製部分,但是線下的實體商品免費贈送數量越多,則各項成本都會隨之增加。
那么,如何將在虛擬數位化的網路世界成功推行的免費行銷策略線上下實體市場中實行呢?筆者給出以下9點實施建議。
1、副產品免費帶動主產品銷售
通常一件商品除本身的購買費用外,還需要花費一些另外的費用才能使用,比如,買汽車就需要在買汽油才能使用,買手機需要在買SIM卡和存入話費才能使用。而通過相關副產品的免費即可達到促銷主商品的目的。
某電腦公司在推出MP3時就用副產品——免費提供上萬首歌曲、音樂下載來促銷MP3(美國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非常嚴格,正常情況下,音樂和影視的下載需要付費),結果使該品牌MP3全球熱賣。其實,他們MP3昂貴的價格早已使其提供免費音樂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當該公司在銷售手機的時候,則把手機作為副產品,以賺取話費與服務費為主產品,此時免費贈送外觀時尚,功能強大,消費者傾心已久的手機,這種誘惑基本使消費者無法抗拒。然後捆綁通信費用等服務產品,與網路服務商利潤分成。該公司的這種副產品免費帶動主產品銷售的策略非常成功,在全球複製,屢試不爽,此次又與中國電信運營商合作,採取類似的做法,市場已經給出了積極的回應。
2、偽免費
這是一種類似分期付款和貸款的方式,比如,消費者可以通過一些信用擔保,零首付既可以得到想要買,但是一時手頭又拿不出那么多錢購買的商品,而後分期償還購買款。在中國已經可以看到幾家這樣模式運作很成功的企業了,他們的盈利模式和地產的按揭類似。雖然消費者一時不用付款,但是累計支付的金額遠高過一次性付款的金額,但因為是分期付款,每次還款時款項都不高,壓力也不大,所以受到歡迎。而不用付費就可以馬上拿到心儀的商品,這樣可以極大地刺激消費者進行衝動消費,這對於一些價格昂貴的商品不可謂不是一個使消費者衝動消費的好方法,如高檔手機、筆記本電腦等。
3、替代式免費
這種免費是為合作客戶量身定做一套行銷方案,而後把自己的商品揉入其中,比如上面提到的電腦公司,就是設計出一套免費送給用戶手機,而後捆綁服務賺錢的盈利模式,推薦給移動運營商,雙方達成協定後移動運營商通過付費或利潤分成的方式購買手機,替消費者承擔這筆費用,而後免費送給消費者。這種客戶買單,消費者免費的方式巧妙地使產業鏈中的其它企業客戶成為自己的戰友,協助自己銷售產品,同時可以使商品快速強勢地得到推廣。
4、免費帶出間接收費
現在一些娛樂場所採取一種免費策略,就是一對情侶光顧,其中女性可以免門票或相關費用,這樣就吸引了女性顧客,但基本上這些女顧客都會帶來消費能力強的男性顧客;遊樂園對兒童免門票,吸引來的自然是帶著兒童的父母。這種免費帶出間接收費的策略關鍵是要設計出一套恰當的模式——既要能吸引免費的顧客帶動人氣,同時也要能以此為突破口,吸引更多顧客消費或免費顧客進行其他消費。成功的模式必須潤物無聲地讓免費顧客接受消費,而非使其產生上當受騙的感覺。現在很多採用此種免費策略的商家手段單一,方法僵硬,使消費者一眼識破計量,產生反感,因此效果不佳。
5、免費產生消費
這種免費策略是先免費提供商品,而後通過這件商品的二次消費或提供的服務獲利。因為消費者不用付一分錢就可以得到商品,看起來很划算,商家似乎虧了本,其實這點正是這種免費模式的優勢所在,消費者認為賺到了,興高采烈,而事實上商家卻賺的更多。這種模式最早出現在網路上,網路遊戲免費註冊,但是要玩的盡興就要花錢;軟體免費下載使用,但是高級功能要付費使用等。先免費提供商品,而後通過該商品在慢慢賺取利潤,成為了現在商家常用的行銷手段,而這種模式從線上移植到線下後,威力更加強大,而且較容易複製,如果創新得當,模式巧妙,應該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回報。
瑞典某包裝材料公司免費為中國很多缺少資金的初創企業提供免費的包裝機,企業得到這些設備後不僅可以解決產品包裝問題,同時還可以以此為資產向銀行貸款,解決資金問題,因此非常受到初創時期,資金緊張的中小企業的歡迎。但是,使用該公司包裝機就必須使用其提供的包裝材料,因為其包裝機只識別自家的包材,這樣就拴住了客戶,讓接受了免費設備的客戶幾乎終生成為其產品的使用者,這種戰略迅速搶占了大量的市場份額,造成壟斷的局面。
這種先免費後消費的方式不僅適用於企業之間或產業鏈上下游之間,在面對最終消費者時同樣適用。美國很多電動車生產企業為了拓展市場,推出電動車免費贈送的行銷活動,消費者只要簽訂一份使用協定就可以不花一分錢地把最新型的電動車開回家,但是,該企業的電動車只能到該廠特設的充電站去充電。當電池壽命耗盡時,也只能去廠家更換配套的電池。該企業電動車免費了,之後依靠價格較高的電池與充電費用賺錢。這種方式可行嗎?事實證明,企業第一年收回成本,第二年就開始盈利,並且因此迅速地打開了大家一直猶豫觀望的電動車市場。
6、互利免費
這種免費是指企業為消費者提供免費產品或服務,在消費者受益的同時,成為廣告的接收者或傳遞者,最終促進企業收費產品銷售。
筆者四年前為一家燈具企業做行銷推廣,由於企業規模較小,又是後入行的新人,資源非常有限,傳播費用更是很少。企業老闆恨不得能免費做廣告。當時我就想:誰都想免費,可是誰來付費呢。而後突然想到,既然商家和消費者雙方都想免費,那么可不可以通過雙方利益交換,達到相互免費呢?最終我想到了在居民樓內每一層貼一張製作精美的樓層提示貼,在提示樓層的同時寫有一段街道辦事處提供的公益宣傳語,最後融合加入企業的廣告語。而後聯繫各區街道辦事處協助張貼,效果非常理想。又找到了聯合推廣的合作夥伴——一家地板銷售企業,最終我們自身沒花一分錢。因為兼具實用功能,廣告又很含蓄,同時做好了各方的協調工作,因此,推廣時幾乎沒有受到阻礙,成效很明顯。近些年樓貼的傳播方式開始被大家套用,但是露骨的廣告意圖,亂塗亂貼,缺乏策劃整合的方式,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反感,慢慢使這種互利雙贏的傳播方式失去價值,甚至成了過街老鼠。這僅僅是筆者提出的一個拋磚引玉的案例,只要思維夠開闊、敏銳,還會有很多類似的傳播方式。
筆者也曾經策划過讓移動運營商推出簡訊廣告的業務,操作模式是和願意傳送廣告的用戶簽訂協定,而後用戶傳送的每條簡訊或彩信前面會加一條廣告圖片或文字,為同一簡訊接收者傳送的簡訊其廣告內容不重複,而簽約用戶傳送簡訊只需要花費原費用的50%——70%,用戶也可以選擇特定的簡訊不添加廣告,這樣的簡訊則正常收費,自由度很高。這對於簡訊傳送大戶,尤其是年輕人、學生來說還是具有很大誘惑力的,而這些用戶對應的多為銷售時尚或電子類產品的商家,採用這種傳播方式也很適合,是一種典型的互惠互利的傳播形式,但是由於技術與相關政策的壁壘,導致計畫中途廢止,但筆者相信,未來這種模式在環境成熟時一定會產生。
不僅企業與消費者之間可以互利免費,企業與企業之間也可以採取這種方式,比如現在一些洗衣機生產者在說明書中推薦使用某某洗衣粉或洗滌液,而洗衣粉生產企業則在洗衣粉包裝上推薦特定品牌洗衣機或其他產品等。這種互利形式使雙方都可以免費得到廣告宣傳的機會,而這種建立於雙方品牌影響力基礎之上的相互背書式推薦宣傳的效果又遠勝過硬性廣告傳播。
7、免費轉嫁
這種轉嫁就是讓別人花錢提供免費產品,自己從中受益。就像上面講到的樓貼宣傳案例一樣,自己扮演的是一個組織者的角色,找到和自身目標消費者相同但彼此不是競爭對手,而是互補關係的客戶進行合作,在連線客戶與消費者的過程中,將自己融入其中,達到免費宣傳自身商品的目的。這種免費轉嫁的形式要注意,不要為別人做嫁衣,同時也不可過於喧賓奪主,那樣很難找到願意合作的夥伴,此時一個精妙的計畫就很重要。
日本某汽車公司在華的一家汽車銷售店曾經出色的搞過一次消夏賞車晚會。起因是在新聞上看到當地一位奇人,可以2秒鐘喝掉一杯啤酒,5秒鐘喝掉一瓶啤酒,其宣稱不久將挑戰3秒鐘喝掉一瓶啤酒的世界紀錄。於是這家汽車銷售店邀請這位奇人進行現場挑戰表演。在自家展廳及門前舉行晚會,邀請車主及潛在購買者參加。同時找到了一家啤酒廠,一家汽車裝飾店,一家地產公司進行合作。汽車銷售店經常在媒體發布廣告,因此藉助客情關係,加之奇人挑戰世界紀錄的由頭,獲得了當地電視台的一個10秒新聞關注及廣播電台2次跟蹤報導的機會,而後以這些籌碼來找合作客戶。當晚舉行奇人表演、啤酒大賽、聚餐與汽車知識問答等活動。啤酒廠提供飲品,火鍋城成本價提供燒烤及製作,汽車裝飾美容店提供獎品,地產公司則負責前期的宣傳品印製與郵寄工作,同時共享了地產公司與汽車銷售店目標相同的客戶資源。相對的,各合作企業都可以在現場擺放展板、發放宣傳品、優惠券等,同時又獲得在電視台與廣播電台曝光的機會。整個活動這家汽車銷售店僅花費不足千元,卻紅紅火火的招待了消費者,同時也大作了一次廣告,皆大歡喜。堪稱轉嫁免費宣傳的經典。
8、免費吸引人氣
現在是一個眼球資源稀缺的時代,能夠網羅到消費者的眼球就意味著財富,因此,對消費者免費,吸引到消費者的眼球後在把這些關注的目光出售給廣告客戶,成了現在報刊和網站基本的盈利模式,但是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模式已經不僅限於報刊、網路等媒體,企業完全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創新。
美國“廁所大王”在美國為市民免費提供幾百個移動廁所,而後在衛生間牆壁上張貼廣告,市民免費使用自然聚集非常多的眼球,使用者也理解商家的用心,很樂意接受這種形式。使用者、提供者、廣告客戶,三方皆大歡喜。
這種形式在B2C的市場模式下通過創新同樣可以實現。某飲料公司與電玩製作公司合作,推出了一款電視遊戲,作為購買飲料的附贈品或獎品免費送給顧客,年輕人在有趣的遊戲中無形間接收了各種商家的廣告信息。事後調查顯示,這款免費遊戲對該公司的品牌親和力、知名度,產生了很大的積極影響。
9、免費獲得綜合收益
採取免費行銷的企業其思路必須要拓寬,要知道,不僅僅免費就是為了促銷商品,如果那樣將無法發揮免費的更大作用,其為企業所帶來的價值也將非常有限。其實免費還可以獲得很多間接的收益,比如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壓制競爭對手、獲得市場信息數據等。這樣思考不僅擴大了免費的價值,同時拓寬了我們的思路。
某搜尋引擎公司採用了一種為使用者免費提供電話查號的服務,讓美國的用戶不再需要花錢去查號,只要在該公司網站上就可以免費快捷的查到號碼。因此用戶非常願意使用,用戶數量多到驚人的程度。而這家公司的收益呢?它不僅僅收貨了大量點擊率帶來的廣告收益與更大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獲得了要是找調查公司需要花上千萬美元才能獲得的數據資料,這些資料是他們下一步打算進軍手機語音搜尋市場所必須的。
總之,免費作為一個具有極強包容力與擴張力的市場行銷工具,只要我們擁有創新意識,構思夠新穎、巧妙,就有機會以免費作為槓桿,開啟市場的黃金之門。
最後,提醒一下打算實施免費策略的企業,在採取行動前有以下三點需要注意:首先,想設計謀劃出一個理想的免費模式,思考的方式就顯得非常重要,如果以如何賺錢,賺更多的錢的角度進行思考將很難產生出優秀的免費模式。正確的做法是企業必須從利人的角度進行思考,想一想能為顧客提供什麼價值,如何提供這些價值。以這樣利人的思維進行思考,接下來利己的模式就自然出來了。
第二,審視一下自己的產品,無論是免費產品還是主銷產品,產品的品質一定要過硬,否則多么精妙的免費行銷策略也無法有力、持久地推動銷售,甚至可能弄巧成拙,這一點要引起商家的重視。
第三,實施免費行銷時雖然是一種行銷戰術層面的手段,但是卻必須站在戰略的高度統籌布局,否則,一個單純的點子是無法帶來成功的。
免費——一個多么具有誘惑力,又讓人激動的辭彙,我們把它精心地烹飪成一道佳肴美味,呈獻給客戶與消費者,一起來分享這場皆大歡喜的盛宴吧!
(作者:史光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