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式行銷

“飢餓”式行銷

所謂“飢餓行銷”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係、製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目的。企業運用“飢餓”行銷的前提是企業產品品牌和產品質量擁有足夠的號召力,然後再運用飢餓行銷方式使其價值和號召力成倍地放大,為以後的持續熱銷打下基礎,並建立忠誠度更好的客戶群體。

基本信息

概念

所謂“飢餓行銷”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係、製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目的。

飢餓式行銷是在孟子“君子引而不發,越如也”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類似於囤積貨物、待價而沽。西方經濟學中的“效用理論”,是指消費者從對商品和服務的消費中所獲得的滿足感,它屬於一個心理概念,具有主觀性,這一常識在行銷學中被稱為“飢餓”行銷。

企業運用“飢餓”行銷的前提是企業產品品牌和產品質量擁有足夠的號召力,然後再運用飢餓行銷方式使其價值和號召力成倍地放大,為以後的持續熱銷打下基礎,並建立忠誠度更好的客戶群體。所以飢餓行銷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定低價-限供量-加價賣”,強勢的品牌、良好的產品、出色的行銷才是關鍵,才是基礎。

條件

“飢餓行銷”的成功需要消費者的配合和恰當的市場環境,其具體可分為:

(一)心理共鳴

飢餓行銷飢餓行銷

企業擁有良好的產品是成功的最基本的條件,但是其同時也需要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與接受,採用“飢餓行銷”的企業必須保證其擁有足夠的市場潛力,這樣才能保證足夠的市場空間運行相關的行銷策略。“飢餓行銷”運作的根本是:通過不斷探究人的欲望,塑造產品的功能性利益,根據各個區域市場的情況塑造良好的品牌個性,組織品牌形象等方面。

(二)量力而行
俗話說的好,“沒有金剛鑽兒,別攬那瓷器活兒”。企業必須要根據自身的產品特性,人才資源,銷售渠道,促銷能力等量力而行,而不應該採用盲目的、自我膨脹的經濟行為。否則,一味地消耗消費者的胃口和耐性,一旦突破其心理底線,消費者就可能轉向競爭對手,就會適得其反。所以,企業必須要把握好尺度,同時由於市場存在一定程度地“測不準”現象,這一環節還應視為重中之重。

(三)宣傳造勢
消費者擁有不同的欲望,而且對同一產品的需求程度也不盡相同,所以,對消費者欲望的激發與引導就成為“飢餓行銷”的一條主線。因此,“飢餓行銷”同樣需要對產品進行宣傳造勢。新品上市,前期的軟硬兼施,電視廣告的普遍撒網;電台、報紙、雜誌、電視等媒體的重點培育;明星代言的眼球吸引;銷售渠道的口徑統一等眾多策略與手段,各有千秋。各廠商需要根據自身特點,儘量做到選擇有度、行銷有法、推介有序。

(四)審時度勢
消費者的欲望有時也會受到競爭對手市場活動的影響,欲望組合比例會發生新的變化,消費者購買行為的關鍵性因素也會發生不規則的變動,所以,就會有消費者發生感情轉移,衝動購買之類的事情。因此,企業行銷人員必須密切關注市場環境的變化,尤其是競爭對手的行銷策略的變化,以及由此引發的消費者的購買心理和購買行為可能的變化,提高企業的快速反應能力,制定切實可行的行銷方案。

運作模式

行銷原理

飢餓行銷就是通過調節供求兩端的量來影響終端的售價,達到加價的目的。表面上,飢餓行銷的操作很簡單,定個叫好叫座的驚喜價,把潛在消費者吸引過來,然後限制供貨量,造成供不應求的熱銷假象,從而提高售價,賺取利潤。

最終目的

飢餓行銷的最終作用不僅僅是為了調高價格,更是為了對品牌產生高額的附加價值,從而為品牌樹立起高價值的形象。

因素

“飢餓行銷”與市場競爭度、消費者成熟度和產品的替代性三大因素有關。也就是說,在市場競爭不充分、消費者心態不夠成熟、產品綜合競爭力和不可替代性較強的情況下,“飢餓行銷”才能較好地發揮作用,否則,廠家就只能是一廂情願。
所以說,飢餓行銷比較適合一些單價較高,不容易形成單個商品重複購買的行業。同時,產品或服務有一定的差異化或優勢,業已形成一定範圍的品牌黏性。

成功案例

運用“飢餓行銷”的方式來銷售其新產品的企業比比皆是。

1、如微軟的windows7在經過了眾多的廣告宣傳之後,終於於2009年10月24日在中國上市,作為微軟Windows73C渠道首發合作夥伴的蘇寧電器表示,大部分消費者都很難在門店買到現貨,需要預定,這其中的原因除了其價格相對以前的版本較便宜之外,微軟採用“飢餓”行銷才是“貨源吃緊”的最重要原因。

2、諾基亞對N97就採用在電視、網站、戶外廣告牌進行大量的輪番廣告轟炸,但卻嚴格控制發貨數量,給人造成產品供不應求印象的銷售策略,從而讓這款產品一度成為頂級手機的銷量冠軍。

3、最有名的當屬蘋果用“飢餓”行銷的方式銷售ipod2和ipod手機系列產品,在中國國內產生供不套用的效果。限量發售的銷售方式不僅令消費者甘願在大冬天裡深夜排在蘋果店門外,還催熱了“黃牛”這一行業。

4、2011年北京、上海等地實行汽車限購前,很多汽車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於是在各大4S店出現了加價提車,加價從1萬到10幾萬不等。但這種情況不屬於“飢餓”式行銷,是由產品產量確實無法一時間提高,滿足市場需求引起的。但有不少汽車公司推出量產車型,發售產量極少,在市場上產生供不應求的效果,這時候消費者如果想得到這種車有時也要加價提車,這種行銷方式屬於“飢餓”式行銷。

負作用

運用“飢餓行銷”的策略,產品市場行銷成功的很多,但這種行銷方法如果玩過了火,也是一種損人利己的方法,結果非但不能利己,而且會既損人也不利己,反而讓“飢餓行銷”飢餓了自己,更飢餓了消費者。

一是“飢餓行銷”方法先是要讓市場上的產品出現斷貨的局面,從而形成搶購風,給人印象上是產品出現了熱銷局面。但事實上若是企業在市場上的準備不充分,而非真正的熱銷,給客戶造成一種逆反心理。

二是,搶購如果是虛假的,那么真正的客戶也會“敬而遠之”,這是一種虛假的“飢餓行銷”,而非真正的市場上真的缺貨少量。這樣客戶就不會認可產品,企業的結果偷雞不成反蝕米。

三是,實際對於商家的最佳選擇性是利己利人,這才是最大的贏家,否則市場也會拋棄你,客戶也會拋棄你。

開展步驟

1、飢餓行銷策劃圍繞的產品本身一定要好。做行銷的產品和或者服務本身質量要過硬,品牌要靠得住,口碑要好。否則大家買回去以後發現上當了,會招來罵聲一片。
2、做好線上線下的宣傳造勢,製造產品話題,製造產品的期待,讓產品本身就能帶有某些話題性。
3、產品要具有大眾性。你所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要具備大眾性,而不是高度專業領域裡的產品,這樣,大家參與的積極性才更高,也才能參與進來。
4、有利益引導、促銷宣傳等,比如蘋果手機買一送一(一指的是1個電話卡什麼的),比如小米手機9.5這限量10萬數量還送百元博皓電子手機套,買一贈一等。總之,用戶一定要通過您的產品得到某種額外利益。
5、控制銷量。所謂的控制銷量,製作出來的供不應求的表像,讓大家瘋狂搶購,實際上只是控制公布出來的數字,製造出了供不應求的表面現象,暗地裡偷偷的使勁賣貨。
6、靈活與調整。飢餓行銷要靈活應變,並能隨時根據實際市場情況來調整方式。消費者的欲望會受到市場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不斷的變化,消費行為也會發生不規則的變動,感情轉移,衝動購買也是常有之事。因此,密切監控市場動向,提高快速反應的機動性,是重中之重。

技巧

饑渴行銷最多的傳播渠道是網路,如果想要了解企業網路行銷可能會遇到哪些困境?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如何更直接更迅速的解決?
網路行銷有傳播廣、信息量大等特點,而且企業在網路行銷投入的成本比傳統行銷模式要低很多。網路時代,網際網路成了各種信息傳播的載體,近幾年網路行銷方式發展漸漸成熟,消費者對網路行銷也從剛開始的懷疑與不接受逐漸變成了信賴與喜愛。網路推廣不僅僅是對企業形象的塑造同時更是在建立企業品牌,藉助網際網路覆蓋面廣的特點,打造知名品牌。
品牌是企業的發展之道,沒有一流的品牌也就不存在一流的企業!如何提升品牌的影響力?如何增強品牌的附加價值?如何打開產品網路行銷市場?網路行銷可以幫助企業在市場中取得更大的市場占有額,網路推廣的特點就是“無孔不入”,任何有網路的地方都可以看到信息的傳播,覆蓋面之廣,令企業的潛在客戶數量在不斷地增加。企業需要具有創新精神,而不是只拘泥於傳統的行銷方式,應該結合時代的發展嘗試網路行銷,從另一種不同的角度對企業進行宣傳推廣。國際品牌網為企業“量身打造”最佳的行銷方案,塑造企業形象,推廣企業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躋身於頂級品牌行列。
1、明確客戶群體。研究潛在客戶群體特徵,了解客戶想得到的內容,為創建內容提供方向。
2、獨創高質內容。針對用戶群體的特點,創建高質量內容,能迅速的滿足用戶需求。
3、形式可多樣化。文字、圖片、視頻、動畫、漫畫、遊戲等等都可以作為內容的載體,將創建的高質量內容主題,分布在不同的載體,從而利於大規模傳播。
4、依靠自然轉載。高質量內容,不愁沒人觀看,為了更好更快的傳播,可以在多個媒體源發布內容,吸引更多網站轉載,更多人點擊。

現實案例

汽車銷售

“飢餓行銷”讓買車者排隊或加價購買,加價部分不開票也要買。
一段時間以來,每當知名品牌汽車新款上市,多採用飢餓行銷方式上市促銷。如廣本雅閣、廣豐凱美瑞、漢蘭達、奧迪Q5等新車上市,推出時都要排隊等候,有的要先交錢排隊,有的要加價銷售,甚至要托人找關係才能排隊提前買到。廠家利用剛上市汽車產能未達產契機採取限量銷售,以擴大“熱銷”的影響,到產能達產後可以快速銷售。

地產銷售

“飢餓行銷”讓購房者心裡發慌,高房價也不得不下定。
樓盤在開盤前後,開發商先大量廣告宣傳,吸引人看樓,請看樓者登記、交誠意金、登記VIP客戶等,有的還張榜公布銷售情況(實際沒有銷售那么多),形成臨時性缺貨或只剩少數存量假象,造成樓少恐慌。因為長長的等待名單也為樓盤作了免費廣告。
在樓市旺季,有兩種捂盤惜售方式製造飢餓行銷:一是放慢銷售速度,將整個銷售周期拉長,一年內有好幾次調價機會。二是當現有房子銷售到一定程度後,開發商會停止銷售,把一些房子(相對好些)留到下一期一起賣,以便賣個高價。有的開發商一次只開賣一棟樓,或者幾十套房子,如果人數不夠一次售罄就繼續延期開盤,這樣以來可以製造熱銷氣氛,形成購房者飢餓,二來可以不斷提價。
電子產品
“飢餓行銷”讓購買者迫不及待,趕快出手。有時新款知名品牌電子產品也可採取飢餓行銷方式。

蘋果案例

蘋果是最擅長飢餓行銷企業之一,由於iPhone4S的火爆,中國的消費者已經習慣了在貼有“近期iPhone
沒貨”的蘋果授權經銷商處體驗產品,再去國美、蘇寧、運營商處以加價搶購的方式購得手機。蘋果公司在中國的這種“限量銷售”行銷策略大有玄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了iPhone4S發售前後的市場情況,發現蘋果在中國市場大肆推行“飢餓行銷”策略,整套流程情節緊湊,恰似一出精心布局的大片。
記得蘋果平板電腦iPad剛上市很熱銷,有時斷貨,造成一些時尚人士找店長預留,甚至高價買水貨,這無形中更加加大了蘋果iPad的知名度和更多的人的購買慾。
從2010年iPhone4開始到iPad2再到iPhone4s,蘋果產品全球上市呈現出獨特的傳播曲線:發布會—上市日期公布—等待—上市新聞報導—通宵排隊—正式開賣—全線缺貨—黃牛漲價。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產能不足、飢餓行銷、黃牛囤貨”使得蘋果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正一步步加速。從蘋果高級行銷經理位置上卸任的JohnMartellaro曾發文指出,蘋果一直在執行一項名為“可控泄露”的行銷策略,即有計畫、有目的地放出未發布新產品的信息。

小米案例

小米手機供貨緊張,在10月份只有一萬兩千人才能拿到真機。對於小米手機供貨緊張的問題,雷軍曾對外表示,大量高端定製器件在生產環節很複雜,一時難以滿足用戶們的需求。而對於小米手機供貨緊張,我們都知道這是雷軍的飢餓行銷罷了,要知道小米手機上市之初,按照小米科技之前發出的公告,首批預定小米手機的用戶將根據排位順序支付,完成支付-發貨-收貨流程。小米手機定價1999利潤不多,這個定價也只是為了吸引別人的關注。等大家都關注小米手機的時候,小米手機再來個供貨不足。當時,在小米論壇上很多網友在求預定號的相關貼子,這樣看來,飢餓行銷作用算是達到了,小米公司做好了前期的大肆宣傳,等大家有興趣想購買時,小米手機就宣布供貨不足。

經濟術語分類導航

經濟就是生產或生活上的節約、節儉,前者包括節約資金、物質資料和勞動等,歸根結底是勞動時間的節約,即用儘可能少的勞動消耗生產出儘可能多的社會所需要的成果。後者指個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費上精打細算,用消耗較少的消費品來滿足最大的需要。總之,經濟就是用較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空間獲取較大的成果或收益。
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物流風險管理
經濟理論產業經濟管理理論金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