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突觸

免疫突觸

T細胞與APC表面粘附分子之間通過受體-配體相互作用得以緊密接觸,形成了一個瞬時性結構,該結構以TCR-MHC-抗原肽三元結構為簇狀中心,周圍環形分布著粘附分子,稱之為免疫突觸。這一結構的形成有助於T細胞分辨潛在的抗原,提高了TCR與MHC-抗原肽複合物之間的親和力,從而啟動了T細胞的抗原識別和活化,有研究表明,只有形成免疫突觸的T細胞才能發生增殖。

基本信息

形成階段

免疫突觸免疫突觸

(1)交界面的形成:ICAM-1及CD2分別與配體LFA-1及CD58配接,啟動T細胞與APC間的相互作用。ICAM-1在T細胞表面聚集成一個廣泛的中央區,此為支點,T細胞膜在其周圍環繞形成環狀結構.

(2)-MHC的運轉:TCR-肽-MHC複合物向交界面的中心移動形成一中央束,ICAM-1重新分布,在外周形成另外一環狀結構。

(3)免疫突觸的形成:免疫突觸以TCR-MHC-抗原肽三元結構為簇中中心,周圍環形分布粘附分子相互結合的結構。這一結構的形成有助於TC分辨潛在的抗原,提高了TCR與MHC-抗原肽複合物之間的親和力,從而啟動了TC抗原識別與活化。

形成意義

首先,多個TCbpMHC三元體的聚集使得單一受體(TCR)和單一配體(pMHC)間的親和力有機會轉變成一種結構性親合力。結構親合力為相應信號轉導提供足夠強的動力,促進T細胞行使其抗原識別後的生物學功能,包括增殖、細胞因子分泌和對靶細胞的殺傷。其中涉及多種機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