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西戰役

克雷西戰役

克雷西會戰也叫克雷西戰役(Battle of Crécy),發生於1346年8月26日,英軍以英格蘭長弓大破法軍重甲騎士與十字弓兵。克雷西之戰便是英法百年戰爭中的一次經典戰役。公元一三四六年七月,英王愛德華三世率軍9000人渡海侵入法國。法王腓力六世將兵三萬餘人迎敵。八月,雙方戰於克雷西。是役,英國長弓手起了關鍵作用,接連打退了法軍的十五次衝鋒。法軍則傷亡慘重,腓力六世受傷,被迫退兵亞眠。英軍大捷,乘勝進入諾曼第。此戰法軍傷亡萬餘人,英軍傷亡則不到二百人,堪稱世界戰爭史上一次以弱勝強的典範。

基本信息

戰前形勢

克雷西會戰克雷西會戰
1346年盛夏,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率領9000名英軍,為支援盟友度過諾曼第海峽。他的老對手—法國國王腓力六世熱情的接待了他——在克雷西與法國35000人的大軍遭遇。法軍兵多將廣,但以重裝騎兵為主,只有6000名熱那亞僱傭弩兵,而其他步兵大部分是徵召兵,沒有太強戰鬥力。克雷西這種森林地形,不適合重裝騎兵作戰,而且法軍的騎士仗著自己裝備精良相當自負,根本瞧不起以步兵為主的英軍。相比之下,英軍主要以長弓手為主,其餘的是由英格蘭騎士和少量威爾斯長矛兵組成,且占據地形優勢、居高臨下。

戰前部署

英國軍隊

克雷西戰役克雷西戰役
愛德華三世將自己的部隊安排在克雷西村莊前的一座小山上,這樣可以居高臨下,此山前面正對著一條法軍的必經之路,愛德華三世將自己的部隊分成三隊,前兩隊分別由黑太子愛德華和諾薩頓伯爵指揮,整個英軍陣線的兩翼和中央都配製長弓手,英軍的地形極為有利,不但居高臨下,兩側還有村莊掩護,更有大片森林掩護,長弓手還在陣地前布置了大量拒馬。

法國軍隊

腓力六世國王將6000名熱那亞僱傭弩兵安排在戰線最前方,法軍步兵僅隨其後,騎兵還沒有到達,腓力六世在以往和愛德華三世的對抗中都十分謹慎,他想在騎兵到來之後再進攻,但在部下的請戰要求下勉強發動攻擊,這樣,法軍在騎兵沒有完全到達時就發動了攻擊。

過程

而此戰會戰也基本決定了百年戰爭前期英國對法國的勝利。
1346年8月26日,在百年戰爭(1337—1453)中,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指揮的英軍和法國國王腓力六世的法軍在克勒西(法國東北部索姆省的城市)附近進行的一場大交戰。英國人靠著武器裝備和戰術上的優勢取得了勝利。
此戰之中步兵作為步、騎聯合兵種編隊的主要成分,在戰役的整個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此戰說明了步兵在騎兵面前並不是不堪一擊的。而其中英國紫杉長弓作為英國步兵中的關鍵力量,擊敗並重創了當時號稱是最難對付的法國重裝甲騎士。
雙方的兵力對比相當的懸殊。當時的法軍兵力接近6萬,其中有12000名重騎兵(由騎士和普通重騎兵構成),六千左右的熱那亞十字弩手,17000名輕騎兵剩下的就是大約25000左右的一群跟在部隊的後面且缺乏紀律的所謂“公社徵募兵”。而英軍的部隊則剛過兩萬。兩軍的兵力差距是如此的明顯……但同法軍相比,英軍有更為完善的組織,隊形和裝備。英國步兵裝備有紫杉長弓,雖然無法有效傷害到全副武裝的法國重裝騎士,但可以打斷其衝鋒陣型,迫使對方陷入混戰。從自由農民中招募的弓箭兵精通自己的武器。
但是兩軍在戰前的準備上則全然相反。英軍的指揮官愛德華三世精心的布置了戰場。將自己在兵力上的“損失”在地形上盡力的補會。兩萬人的部隊在數量上被很平均的分成了三個部分。
愛德華三世讓大部分英格蘭騎士下馬作戰排成三支縱隊:每隻縱隊都有下馬的騎兵和持矛的士兵組成堅強核心,另有弓箭手布置在兩翼。
開戰時間大概是傍晚,法軍用熱那亞僱傭弩兵率先發動攻擊,攻擊那些掩護英軍左翼的弓箭手,這些熱那亞弩手非常強大,配備了投射物器,不幸的是:英軍長弓兵的射程稍遠。而且英國弓兵站在高處向山下射擊。
法軍還有一個弱點,那就是他們在逆光的狀態下進行射擊的(PS:相信開車的人都知道夕陽某些時候比正午的陽光更晃眼)相比之下,英軍的攻擊則有效的多,長弓是用紫杉木做的,紫杉木非常堅固,做弓箭非常適合,在射程上和威力和地勢上占盡了便宜,幾輪射擊後,法軍弩兵死傷慘重,其餘的都跑的比子彈還快,只不過是在逃跑時。法軍第2陣地主要由徵召的矛兵組成,這些人無組織無紀律,戰鬥力更傻了,但戰前叫囂的最歡的就是他們,步兵叫喊著開始衝鋒,但是和逃跑的弩兵撞在一起,混亂不堪,長弓手自然喜歡他們密集的陣型,他們將法軍當成兔子一樣射,法軍一個個倒下,死傷慘重,僥倖上來的法軍步兵也不是英國下馬騎士的對手。
戰況至此,腓力六世讓法軍第一批騎士開始衝鋒,儘管法軍裝備精良,但是騎兵在衝鋒時防禦也是最弱的時機,在長弓箭雨下死傷慘重,更慘的是法軍騎士和潰退的矛兵撞在了一起,他們也未能衝到英軍前面。
當然,法國有歐洲最精銳的重騎兵,法軍騎士都是精英,戰鬥力很強,有幾次也衝到英軍面前,但是裝備了騎槍的騎兵雖然增強了衝鋒威力,但是卻降低了肉搏能力(當然,下馬騎士則相反,下馬騎士不擅長衝鋒但擅長肉搏,因此陣地肉搏上較法國騎兵更強)英國擁有歐洲最精銳的重裝步兵和下馬騎士,而且還有地形優勢及一些擅長對付騎兵的威爾斯長矛兵,就算法軍騎士衝上來,在冒著箭雨、逆光、無地形優勢和無法完成衝鋒的情況下,當然只能被英軍步兵一個個剁成肉醬。法軍的16次衝鋒均被打退,腓力六世負傷被迫撤退,克雷西戰役以法軍的慘敗告終。

指揮

右翼部隊由大名鼎鼎的“黑太子”(PrinceEdward)指揮。部署在靠近克雷西城(Crecy)和牧師峽谷(ValleedesClercs)的地方,並且以流經克雷西森林(ForestofCrecy)河流梅葉河(Maye)作為其屏障。
今日法國克雷西鎮,這條河流應該是Maye(很窄的小河,但是寬度正好使得法國騎士的戰馬沒法一躍而過)
左翼部隊的指揮官是諾薩姆頓伯爵(Northampton)指揮。布陣於瓦迪庫而特村(Wadicoutrt)的前方,有樹林和步兵挖掘的防禦工事作為掩護。

結果

克雷西戰役  形勢圖克雷西戰役 形勢圖
愛德華三世(KingEdwardIII)則率軍親自坐鎮中央。
整個布陣情況總的來說就是兩翼前出的倒V字型布陣。在每個部分的中央是由大約一千名騎士組成的方陣。唯一不同就是這些騎士們全都不騎馬(Englishdismountedmen-at-arms)。其的好處在於給長弓手們提供了一面結實的“牆”。有此方陣不但可以在敵人接近時讓長弓手退到其後減少損失。同時還可以帶給長弓手們一個信念即:自己不會被自己的騎兵丟棄不管,我軍一定能夠頂住法國騎兵的衝鋒。
同時長弓手們被布置在側翼,按梯隊的形式向前排列。這樣一來則長弓兵就將進攻中央的法軍給套進了這個倒梯形的陷阱之中了。在每個方陣的後面還都準備了重騎兵預備隊。另外在白天英國的威爾斯步兵還在陣前挖掘了許許多多的陷阱。
法王菲力普六世則有“優秀的騎士,糟糕的國王”的外界評價。不僅僅是沒有做必要的戰前準備甚至連偵察部隊都沒有派遣就一頭撞向了英軍的防線。在後來的戰鬥中其也只是一味的利用兵力上的優勢不斷的衝擊英軍的戰線。雖然具有相當的騎士風格但是其結果則是致命的。
在1316年8月26日的下午六點左右。法軍排成冗長的一路行軍縱隊到達了戰場。
當時的法王還想將部隊集結一下再發動攻擊。於是十字弩手被調到了前面。但是那些“士氣高漲”的法軍騎士們則不聽命令開在弩兵行動後不久就開始“自己”的進攻。

而此時的熱那亞十字弩手排成了整齊的隊伍開始向英軍進行射擊。他們在150碼的地方停了下來向英軍進行了齊射。
但是英軍位置是在一個坡地上,同時由於熱那亞弓手正直接面對著午後的陽光,多數的箭都沒有射中目標。熱那亞十字弩的射擊對英軍來說可以說是毫髮無傷。於是熱那亞的十字弩手們又再次向前移動打算將距離再拉近些。但是英軍沒有再給他們機會。鋪天蓋地的箭雨傾灑在了十字弩手的頭上。

僅僅是短短的幾次齊射就使得熱那亞人潰不成軍。此時對這些熱那亞人來說最致命的也許還不是降臨在頭上的箭雨,而是此時已經衝上來的法國騎兵。自相踐踏和混亂很自然的變成了當時的主樂調。雖然出現的大規模的混亂,但是一些法軍還是攻到了英軍的面前證明了自己是歐洲最難對付的騎士。戰役開始僅僅幾分鐘就出現了激烈的生死廝殺。此時似乎戰鬥向著有利於法軍的方向發展。但是很遺憾不久英王和其他兩個分隊的指揮官就很快並果斷的出動了自己留在陣後的重騎兵預備隊阻止了法軍的衝擊。同時兩翼的長弓手則不斷的進行著射擊……

雖然不斷有士兵中箭倒地但是法軍的騎士風格和進攻精神還是讓人為之側目。在長達幾個小時的戰鬥中法軍不斷的進行著一件事就是突擊、衝鋒。殘酷的戰鬥一直進行到了深夜。法軍的十六次衝鋒全部被擊退。法王此時雖然還有部隊但是七零八落而一身疲憊的散兵已經不可能再挽回敗局。

影響

在天亮後英軍對自己造成的的景象毛骨悚然。在他們的山坡下躺著無數的法軍屍體。其單位已經不能用“具”來衡量只有用“片”才能加以計算。在山下的屍體中有1524位勳爵和騎士、約15000名左右的騎兵、十字弩兵和步兵的屍體。同時還有成千上萬匹的馬做了陪葬。而英軍則傷亡約兩百人。其中陣亡的僅有2名騎士、40名重騎兵和長弓手、100左右的威爾斯步兵。

名人評價

恩格斯曾經寫道:“這種長弓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武器,它使英國人在克勒西普瓦提埃和阿津庫爾等會戰中取得了對法國人的優勢。”法軍約有1.5萬名騎士被打死。而英軍損失不大。克雷西之戰的勝利使英軍於1347年得以攻取加來要塞。在後來的200年期間加來要塞一直是英軍在歐洲大陸上的主要基地。

戰役結果

傷亡情況

英軍陣亡2名騎士40名重騎兵和長弓手100多名步兵
法軍陣亡11位貴族,1513名騎士,5000多名重騎兵和10000名以上的步兵

戰役記錄

休謨的《英國史》中對此戰役的敘述:
威爾斯親王回營,國王張開雙臂擁抱他,叫道:“勇敢的兒子,繼續你光榮的事業吧。憑你今天的英勇,你配得上做我的兒子,配得上一個帝國。”克雷西戰役始於下午三點,入夜才結束。第二天多霧。英國人發現,許多敵人在夜色和霧氣中迷了路,用計引他們入轂。英國人把戰鬥中奪取的幾面法國軍旗樹在高地上,所有被假旗號欺騙的人都被屠殺,不留任何活口。英國為這種慘無人道的做法辯護,聲稱法王給他的軍隊下過類似命令。但是真的原因可能是:在當前的的情況下,英國人不願意受戰俘拖累。據溫和的估計,戰役這一天及隨後的一天,一千二百名法國騎士、一千四百名紳士、四千名士、三萬名低等級士卒殞命。許多法蘭西大領主,如洛林公爵、波旁公爵、弗蘭德伯爵、布洛瓦伯爵、沃德蒙特伯爵、奧梅爾伯爵戰死沙場。波希米亞國王和馬略卡國王陣亡。他的冠冕上有三根鴕鳥毛,他的箴言是德語“我願侍奉上帝”。威爾斯親王及其繼承人襲用這句箴言紀念這次大捷。英國人的損失微不足道,法國人損失慘重,同樣值得注意。英軍只有一名紳士和三位騎士,以及寥寥無幾的幾名低等級士卒陣亡。這充分證明了愛德華的部署多么謹慎,法國人的進攻多么混亂。克雷西戰役與其說是戰役,不如說是潰敗。的確,那些年代的戰鬥往往如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