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伯氏菌屬

克雷伯氏菌屬

克雷伯氏菌屬拉丁學名(Klebsiella Trevisan,1885) 直桿菌,直徑:0.3~1.0,長0.6~ 6.0μm。單個、成對或短鏈狀排列。腸桿菌科的 1屬。為短粗、無鞭毛、有莢膜的革蘭氏染色陰性桿菌。有肺炎克雷伯氏桿菌、臭鼻克雷伯氏桿菌和鼻硬結克雷伯氏桿菌3種。

基本信息

克雷伯氏菌屬

正文

腸桿菌科的 1屬。為短粗、無鞭毛、有莢膜的革蘭氏染色陰性桿菌。菌體大小(0.3~1.5)×(0.6~6.0)微米,單個、成雙或短鏈狀排列。兼性厭氧,營養要求不高,在固體培養基上形成特徵性的粘液狀菌落。發酵糖類活潑,產酸產氣,具有菌體(O)和莢膜(K)抗原,K抗原用於分型,現至少有72個不同K抗原型。不同種克雷伯氏菌間有共同抗原存在。臭鼻桿菌主要屬於4型,而大多數鼻硬結桿菌為 3型。存在於土壤、水、穀物等自然界以及人或動物的呼吸道。當機體免疫力降低時,能引起多種感染。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為52~56%。有肺炎克雷伯氏桿菌、臭鼻克雷伯氏桿菌和鼻硬結克雷伯氏桿菌3種,其主要生物學性狀見表。
克雷伯氏菌屬克雷伯氏菌屬
肺炎克雷伯氏桿菌 1883年,德國內科醫師K.弗里德倫德爾自一死於肺炎病人的肺分得本菌,所以又名弗里德倫德爾氏桿菌。菌體為大小(0.5~0.8)×(1~2)微米的卵圓形桿菌。常成雙排列。有較厚的莢膜,大多數有菌毛,普通瓊脂培養基上形成的菌落直徑1~3毫米,粘液狀。一般不致病,當宿主免疫力降低時,能引起呼吸道、泌尿道等感染,尤其易引起兒童肺炎,有時可導致嚴重的敗血症、腹膜炎和腦膜炎等。也可引起馬駒肺炎、母馬泌尿生殖道感染、牛乳腺炎和實驗動物小鼠肺炎。常用頭孢黴素治療。
臭鼻克雷伯氏桿菌 少數菌株可有菌毛。多數菌株能在以銨鹽為氮源和以葡萄糖為碳源的培養基生長。引起慢性萎縮性鼻炎,有惡臭。還能引起菌血症、泌尿道感染和軟組織感染。
鼻硬結克雷伯氏桿菌 未發現有菌毛。在只含銨鹽和葡萄糖的培養基中不能生長。主要引起慢性肉芽腫病變,侵鼻咽部,能造成組織壞死。

配圖

克雷伯氏菌屬克雷伯氏菌屬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