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

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

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全稱克里斯蒂娜·伊莉莎白·費爾南德斯·威爾海姆·德基什內爾(卡斯蒂利亞語:Cristina Elisabet Fernández Wilhem de Kirchner,1953年2月19日—),女,阿根廷律師、政治家,現任阿根廷總統。丈夫為前總統內斯托爾·基什內爾,就任前為阿根廷第一夫人,是阿根廷繼伊莎貝爾·庇隆之後的第二位女性總統,也是阿根廷第一位由民主選舉產生的女總統。2011年10月,克里斯蒂娜連任阿根廷總統。 克里斯蒂娜是阿根廷歷史上第一位民選產生的女性總統,也是南美地區的第二位女總統,智利總統巴切萊特也是一位女性。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
點擊查看更多

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也譯作“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原名克里斯蒂娜·伊莉莎白·費爾南德斯·威爾海姆,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省會拉普拉塔市的一個天主教中產階級家庭。
克里斯蒂娜是阿根廷歷史上第一位民選產生的女性總統,也是南美地區的第二位女總統,智利總統巴切萊特也是一位女性。

生平經歷

早期生涯

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

1970年代,克里斯蒂娜在拉普拉塔國立大學法學院學習法律,並於1979年獲得法律博士學位。
1970年代,克里斯蒂娜加入阿根廷正義黨,並參加了該黨組織的“庇隆主義青年運動”,比她的丈夫更早地開始了政治生涯。在國家重組過程中,克里斯蒂娜和她的丈夫內斯托爾不再參與政治,轉而在聖克魯斯省省會裡奧加耶戈斯從事法律工作。

議員生涯

1980年代的晚些時候,克里斯蒂娜重返政壇,於1989年被選為聖克魯斯省省議員,並於1993年連任。
克里斯蒂娜於1995年作為聖克魯斯省 的代表被選為阿根廷參議院 議員,1997年成為阿根廷眾議院 議員,2001年再次贏得參議院議員席位。

阿根廷第一夫人

在2003年阿根廷大選中,內斯托爾·基什內爾和前總統卡洛斯·梅內姆在第一輪選舉(2003年4月27日)中的得票率居於前兩位,但均未達到簡單多數,進入第二輪。梅內姆在最後關頭退出了選舉,使得基什內爾以阿根廷歷史上最低的得票率(21.97%)當選為新一任總統。克里斯蒂娜則成為新一任的阿根廷第一夫人。
在內斯托爾·基什內爾當政期間,克里斯蒂娜成為其夫君領導的阿根廷政府的“巡迴大使”。
2005年10月23日,克里斯蒂娜在她的家鄉布宜諾斯艾利斯省作為正義黨勝利陣線集團的候選人參加該年的議會選舉,結果她以25%的極大優勢領先前過渡政府總統愛德華多·杜阿爾德的夫人伊爾達·岡薩雷斯·德·杜阿爾德(克里斯蒂娜的前任阿根廷第一夫人),在選舉中名列票數榜首,成為代表該省的參議員,這也是她第三次當選參議員。

當選總統

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

2007年7月,克里斯蒂娜被確認為代表執政黨阿根廷正義黨的勝利陣線集團參加該年大選的候選人。
克里斯蒂娜以得票率領先超過15個百分點成功當選阿根廷新一任總統,於2007年12月10日就職。

連任總統

2011年10月23日,阿根廷舉行的大選首輪投票初步計票結果顯示,克里斯蒂娜的得票率遠遠超過主要競爭對手,成功獲得連任。克里斯蒂娜表示,在2015年第二個總統任期結束後,她將不再尋求連任。
克里斯蒂娜在2011年12月開始第二個總統任期,其競選搭檔、阿根廷現任經濟部長阿馬多·布杜出任副總統。

患甲狀腺癌

2011年12月22日,阿根廷總統府醫療小組對克里斯蒂娜進行常規體檢時,在她的甲狀腺右葉發現了癌細胞。醫生經過進一步的化驗和研究之後,決定在2012年1月4日為克里斯蒂娜實施外科手術。
克里斯蒂娜自2007年擔任阿根廷總統後,多次出現低血壓症狀,2009年1月還一度出現暈厥。她在醫生的建議下多次因為健康狀況欠佳取消出訪行程。

2012年1月8日,克里斯蒂娜的發言人證實,克里斯蒂娜從未患上甲狀腺癌,她的腫瘤呈良性,沒有必要化療。總統發言人稱,對從總統身上切除的腫瘤進行分析顯示,裡面未發現癌細胞。

婚姻家庭

父親是埃杜阿爾多·費爾南德斯(EduardoFernández),母親是奧菲莉婭·威爾海姆(OfeliaWilhem)。
克里斯蒂娜和內斯托爾·基什內爾於學生時代相識相戀,並於1975年結為連理。2010年10月,內斯托爾·基什內爾去世。
克里斯蒂娜和內斯托爾·基什內爾育有一子一女:兒子馬克西莫·基什內爾(MáximoKirchner);女兒弗羅倫西亞·基什內爾(FlorenciaKirchner)。

獲得榮譽

2011年8月24日,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公布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名女性名單,克里斯蒂娜排名第17。

人物軼事

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試圖將標有“聯合國/馬爾維納斯群島”字樣的檔案袋塞進英國首相卡梅倫手中遭拒。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試圖將標有“聯合國/馬爾維納斯群島”字樣的檔案袋塞進英國首相卡梅倫手中遭拒。

2012年2月,福克蘭群島(阿根廷稱馬爾維納斯群島)報紙《企鵝新聞》稱里斯蒂娜為“婊子”,引發阿根廷民眾的批評。該報在一張克里斯蒂娜的照片檔案名稱中使用這一侮辱性稱謂,報紙編輯回應稱這樣署名不是故意的,是同事在搞惡作劇,照片不久後即被刪除。

福克蘭群島自1833年起歸於英國統治。在其歸屬權上,英國與阿根廷數十年來一直爭執不下。雙方曾為此於1982年打了一仗,英國獲勝,並將阿根廷軍事力量驅逐出該群島,但阿根廷始終沒有放棄對這一群島的主權要求。

2012年6月19日,在墨西哥出席G20峰會的英國首相卡梅倫與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在會場邊緣的過道上相遇,克里斯蒂娜試圖將標有“聯合國/馬爾維納斯群島”字樣的檔案袋塞進英國首相卡梅倫手中遭拒。

家族資產激增

阿根廷女總統2012年的資料顯示,自己的家族財產超過7000萬阿根廷幣比索(約合人民幣9600萬元),這個數字比9年前其家族財產數字多了9倍,這在阿根廷國內引發爭議。報導稱,克里斯蒂娜是拉丁美洲第二富有的國家領導人,只落後於億萬富豪智利總統塞瓦斯蒂安·皮涅拉·埃切尼克,皮涅拉的個人財產約達24億美元。

政治人物分類導航

政治人物一般認為是指從事或積極投入政治的人,其動機可能是私人利益、政黨或國民利益。
國家元首歷史人物軍事人物第一夫人
政治家共產黨人物 國民黨黨員全球美女政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