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針

克氏針

一種骨科常用的內固定材料,用於固定短小骨折或撕脫骨折等應力不大的骨折固定,也用在骨科手術中臨時骨折塊的固定中。

基本信息

一種骨科常用的內固定材料,其原規格一般固定在二十公分左右,直徑在0.5-2毫米之間有不同的幾種規格。用於固定短小骨折或撕脫骨折等應力不大的骨折固定,也常被用在骨科手術中臨時骨折塊的固定中。由於廣泛套用,克氏針的最大直徑逐漸增加到4毫米隨著外固定支架的,配合外固定鎖釘來固定骨盆骨折、跟骨骨折等應急較大的骨折。

克氏針固定技巧:

首先,按照諸位的方法可以用一枚克氏針固定骨折於解剖位置;然後,分別在骨折近端和遠端距骨折線0.5-1厘米處垂直於指骨縱軸鑽孔,過雙側骨皮質。此兩枚----直徑1.5mm克氏針應在一個平面內、且此平面應和指骨縱軸平行;最後,取出這兩枚克氏針,在針道處插入注射針頭作為導管,將1毫米的鋼絲穿過然後擰緊加壓-----相當於張力帶鋼絲,這樣的固定非常牢靠,術後可以早期鍛鍊,便於功能恢復。此方法還可用於指骨融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