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

蘇聯黨務和國務活動家,軍事家,蘇聯武裝力量的積極建設者,卓越的統帥,蘇聯元帥(1935),兩次蘇聯英雄(1956.2.3,1968.2.22),社會主義勞動英雄(1960)。

基本信息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

伏羅希洛夫簡介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1881.1.23,今伏羅希洛夫格勒州韋爾赫涅耶鎮—1969.12.2,莫斯科

蘇聯黨務和國務活動家,軍事家,蘇聯武裝力量的積極建設者,卓越的統帥,蘇聯元帥(1935),兩次蘇聯英雄(1956.2.3,1968.2.22),社會主義勞動英雄(1960)。

1903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18年參加蘇軍。出身於鐵路工人家庭。1896年起在尤里耶夫冶金廠(阿爾切夫斯卡亞火車站)當鉗工學徒。1903年起在盧甘斯克加爾特曼機車製造廠工作。1904年當選為布爾什維克盧甘斯克委員會委員。1905年任盧甘斯克蘇維埃主席,領導工人罷工和建立戰鬥隊的工作。1906年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第一次與列寧會見。1908—1917年在巴庫、彼得堡和察里津做黨的地下工作,屢遭監禁和流放。積極參加了1917年二月革命,為彼得格勒工人代表蘇維埃成員和布爾什維克黨團執行局委員。1917年3月起在盧甘斯克領導革命鬥爭,任盧甘斯克蘇維埃主席。十月革命前夕為武裝工人和建立赤衛隊做了大量工作,積極參加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1917年11月被任命為彼得格勒委員,同捷爾任斯基一起從事肅反委員會的組織工作。1918年3月初德奧軍隊加緊進攻烏克蘭時,伏羅希洛夫組織了盧甘斯克社會主義第1支隊,保衛了哈爾科夫接近地。根據他的建議,由各紅色支隊組成烏克蘭第5集團軍,對入侵烏克蘭的干涉者進行了有組織的抵抗。該集團軍對德國占領者和頓河哥薩克反革命白匪進行了3個月激戰,進抵至察里津,與蘇維埃軍隊會合。在察里津戰役中,伏羅希洛夫任察里津軍隊集群司令、南方面軍副司令兼軍事委員會委員、第10集團軍司令。為把零散部隊組成正規的戰鬥團和師,做了大量的組織工作。他十分重視建立紅色騎兵。1918年11月被選入烏克蘭臨時工農政府,任內務人民委員,後任哈爾科夫軍區司令。1919年5月領導了肅清格里戈里耶夫匪幫的作戰。同年6月任第14集團軍司令,指揮了葉卡捷琳諾斯拉夫(今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保衛戰。後任內烏克蘭方面軍司令,指揮了基輔戰役。1919年3月在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會上,曾附和“軍事反對派”否認利用軍事專家的必要性。1919—1921年參加組建了騎兵第1集團軍,任集團軍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該集團軍在粉碎鄧尼金軍隊,從波蘭白匪手中解放烏克蘭和消滅弗蘭格爾軍隊的作戰中,起了重大作用。因在高加索方面軍的作戰中表現英勇,榮獲紅旗勳章;因消滅弗蘭格爾軍隊立有戰功,1920年榮獲革命榮譽武器。國內戰爭時期,他在紅軍中做了大量的政治教育工作。1921年在黨的第十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俄共(布)中央委員。1921年率領黨的第十次代表大會代表小組參加平定喀琅施塔得反革命叛亂,榮獲第二枚紅旗勳章。1921—1924年任俄共(布)中央東南局委員、北高加索軍區司令。因善於領導軍區部隊對北高加索土匪進行鬥爭,榮獲第三枚紅旗勳章。1924年起任莫斯科軍區司令,並為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同伏龍芝一起積極參加了軍事改革。1925年11月—1934年6月任陸海軍人民委員、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1934—1940年任蘇聯國防人民委員。1940年起任蘇聯人民委員會副主席、蘇聯人民委員會防禦委員會主席。伏羅希洛夫領導武裝力量時,在完善軍隊,培養蘇聯軍事幹部以及對指揮員進行忠於社會主義祖國和共產黨的政治教育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他認為,軍事技術的發展和科學的作用在國防威力的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他經常深入部隊、軍事院校,參加並指導各種演習。他要求全體人員精通技術兵器,並善於在各種戰鬥條件下合理地運用。根據聯共(布)中央政治局決議,1939年8月曾率領蘇聯代表團參加了蘇、英、法三國軍事談判。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

衛國戰爭伊始,就直接參加了粉碎德軍的組織工作。1941年7月10日一8月31日任國防委員會委員、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成員、西北方向總司令。1941年9月5—12日任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1942年9月6日一11月19日任游擊運動總司令,積極參加了游擊鬥爭的組織工作,親自訓練游擊隊指揮員,使游擊隊的行動與軍隊的作戰相互配合。1943年1月作為大本營的代表,在對列寧格勒封鎖的突破的作戰中,協調了列寧格勒方面軍和沃爾霍夫方面軍的行動。1943年12月被派往濱海集團軍去參加擬制解放克里木的戰役計畫??莫斯科會議(1941)和蘇、美、英領導人德黑蘭會議(1943)。

戰後,伏羅希洛夫為加強蘇聯防禦威力付出了很大精力。1945—1947年任盟國對匈牙利管制委員會主席,大力幫助匈牙利人民重建自己的國家。1946—1953年任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1953年3月—1960年5月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1960年5月起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委員。蘇聯第一—七屆最高蘇維埃代表。伏羅希洛夫的自覺的一生是與列寧共產黨緊密聯繫在一起的。1921—1961年10月和1966年以後為蘇共中央委員,1926—1952年為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52—1960年7月為蘇共中央主席團委員。蒙古人民共和國英雄。獲列寧勳章8枚,紅旗勳章6枚,一級蘇沃洛夫勳章1枚,獎章及外國勳章多枚,革命榮譽武器和榮譽武器各1件。1969年12月2日病逝葬於莫斯科紅場。

著作:《蘇聯國防》(言論和書信選集),莫斯科1937年版;《捍衛社會主義的紅軍》(1938年言論、命令和賀辭彙編),莫斯科1939年版;《生活紀事》,第1卷,莫斯科1968年版;《緊急任務》,載《大家都是士兵》一書,明斯克1968年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