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臀八齒小蠹

光臀八齒小蠹

昆蟲名,為鞘翅目,小蠹科。分布於甘肅、青海、新疆、四川、雲南等地。

基本信息

信息

中文學名:光臀八齒小蠹
拉丁學名:IpsnitidusEggers
光臀八齒小蠹光臀八齒小蠹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綱:昆蟲綱
目:鞘翅目
科:小蠹科
分布區域:甘肅、青海、新疆、四川、雲南等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4.1-5.5mm,圓柱形,黑褐色,有光澤,該種與雲杉八齒小蠹相似。額中央1大瘤突,前胸長大於寬、前部兩側有魚鱗狀的小齒。鞘翅端凹陷兩側4齒獨立,第3齒最大、常呈束腰狀、尖端紐扣狀,2、3齒間距最大;凹窩表面光滑有光。前胃板板狀部占胃板全長的一半,中線齒達到或超過中點,副關閉剛毛在板狀部的後部顯著加長,片狀部關閉剛毛超過咀嚼刷長的一半,斜面齒較細小稀少。

乳白色,橢圓形,0.6-1.0mm。
幼蟲
體長6.0mm,乳白色,取食期為淺棕紅色。

長約5.0mm,乳白或略黃白色,羽化前淡黃色。
坑道
復縱坑;母坑道1-4條,子坑道對稱排列、長4-6cm、近交配室者較長。

發生規律

在甘肅省祁連山北坡年1代,以成蟲在樹幹基部1m以內0-18cm深的苔蘚層和枯枝落葉層內越冬,風倒木、帶皮原木、堆集的3cm以上樹枝、伐樁以及立木乾基部的補充營養道內也有越冬成蟲。翌年4月底至5月初當林內平均氣溫達到6℃時,越冬成蟲出土侵入寄主,雄蟲先蛀入韌皮部咬築交配室,同時釋放外激素招引1-4頭雌蟲交配,隨後雌蟲咬築母坑道及卵室產卵,卵室對稱排列,每雌約產卵50粒。5月中、上旬為產卵盛期,卵期7-15天;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蟲孵化後自母坑道兩側咬築子坑道,幼蟲期15-25天。6月中、下旬老熟幼蟲在坑道末端咬橢圓形蛹室化蛹,蛹期10-15天,6月下旬新成蟲羽化後在蛹室附近取食韌皮部補充營養約1月,再咬孔飛出入侵繼續補充營養,部分在蛹室附近補充營養直到越冬。9月中、下旬林內氣溫低於6℃時即進入地下越冬。
成蟲喜通風、透光、較潮濕的場所,多寄生在風倒木、帶皮原木及陽面立木下部的韌皮內,在直射光下喜居陰面。從立木地表根際直達直徑3cm的頂梢均可侵害,但以下部密度最大。林木被害率隨著林分鬱閉度的增大而降低,隨著撫育強度的增加而提高。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營造混交林,結合撫育採伐,增強樹勢;注意林區衛生,清除蟲害木和風折木;在衛生條件良好的前提下,伐取小徑木,設定餌木誘殺,然後同統一進行剝皮處理。
保護天敵
保護與利用啄木鳥等天敵。
藥劑防治
必要時用37%巨無敵15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乳油1000倍液噴乾防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