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環效應:何以追求卓越基業長青

出版社: 開本: 羅森維(Phil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9月1日)
外文書名: The Halo Effect:And The Eight Other Business Delusions That Deceive Managers
平裝: 20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3086672, 7303086676
條形碼: 9787303086672
尺寸: 24 x 17 x 1.3 cm
重量: 358 g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羅森維(Phil Rosenzweig) 譯者:張湛
羅森維(Phil Ro-senzweig),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戰略及國際管理教授。擁有25年商業及學術界經驗,獲加州大學經濟學學上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並在沃頓商學院獲得博士學位。
曾在惠普任職七年,並在哈佛商學院執教六年,在歐洲、美洲、亞洲等地區都開設了有關執行的課程,並為微軟、戴姆勒-賓士、雷諾、雅高、杜拜鋁業、沃達豐、MTN等著名企業提供顧問服務,主要研究領域為全球戰略制定、跨國企業組織設計、行業分析和競爭、客戶服務、FDI。

內容簡介

《光環效應:何以追求卓越 基業如何長青》主要內容簡介:優秀業績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這個所有商業問題的最終源頭一直困惑著我們。多年來,我們始終尋求著答案,從《追求卓越》、《基業長青》到《從優秀到卓越》,專家學者們孜孜不倦、始終如一。
然而,這些口口聲聲宣稱揭示成功秘訣或者發跡道路的商業書籍,自稱思維縝密、研究細緻,其實也不過讓我們從中找點安慰,或是得到一些靈感啟發而已,但管理者卻因此長期被種種假象環繞,無從得知商業成功的本質。
作為一本可能是里程碑式的著作,《光環效應》沒有謬誤的思考,有的是對決定企業成敗因素更加敏銳的理解。對善於思考的管理者來說,《光環效應》是指南,引導他們察覺商業研究中的錯誤,並對決定企業成敗的因素有更加清楚的理解。在羅森維(Phil Rosenzweig)這本不落俗套、才華橫溢的著作中,他以頂尖企業如思科、IBM、諾基亞、ABB為例,向讀者揭示了慣見於商界中的各類假象,尤其是光環效應如何蒙蔽我們的視野。在作者抽絲剝繭的分析之下,成功秘訣的神話一一破滅……
自2007年2月出版後,已被多家商學院用作MBA教材,並被翻譯成7國文字。

媒體評論

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我。它摧毀了管理類圖書中利用經驗主義論斷製造出的有關成功特質的種種迷思,堪稱有史以來最為重要的管理類書籍之一。對那些大師們所著的廢話連篇、錯誤遍地、幼稚可笑的暢銷書來說,本書不啻為一劑解毒良方。
——納西姆·塔勒布(Nassim Taleb)《隨機致富的傻瓜》和《黑天鵝》作者
在《光環效應》一書中,羅森維直言不諱,他革命性的分析堪稱是對時下各種膚淺、程式化、簡單化的流行商業書籍的一劑解毒藥,這是本應時而生的著作。
——約翰·金伯利(John R.Kimberly)沃頓商學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商業書籍中鮮有能將實際知識和科學的嚴謹結合起來的佳作,而羅森維的大作正在此列。這是一本早該問世的傑作。
——菲利普·泰洛克(Philip E.Tetlock)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政治學、心理學教授
羅森維不僅僅是拿管理類書籍研究的流弊開刀,他還解釋了為什麼它們會出錯,你又該如何從中學習借鑑。
——約翰·凱(John Kay)《金融時報》專欄作家、《企業成功的基礎》作者

目錄

假象一:光環效應
假象二:因果關係 
假象三:單一解釋
假象四:關注勝者
假象五:縝密研究
假象六:長盛不衰
假象七:絕對業績
假象八:本末倒置
假象九:組織物理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