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百家爭鳴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是央視10頻道百家講壇播出的易中天的《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節目的原稿,書稿比講壇節目內容更豐富,有許多電視節目裡是沒有的精彩論述。全書共六章,28萬字,28幅精美插圖。和以往不同的是,對正在“百家講壇”熱播的《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來說,“是先有書,後有電視節目。因為講諸子百家不容易,學理性太強,所以要寫完了再有信心去講。”易中天說。易中天以儒家為線索貫穿《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一書,“我這裡並沒有尊孔之意,更沒想過要獨尊儒術,這本書最後的結論反而是要反對‘獨尊一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全書共六章,28萬字,28幅精美插圖,內容涉及秦諸子第一人孔子、儒墨之爭、儒道之爭、儒法之爭、諸子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以及我們今天能夠從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中繼承點什麼。本書是央視10頻道百家講壇播出的易中天的《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節目的原稿,書稿比講壇節目內容更豐富.

點評鑑賞

通俗,正如媒體冠以“學術超男”,這本書並不是一本晦澀小眾的學術著作,而是一本閒話家常般的讀後感。以其博學和深入的研究,描述一些淺顯的道理,雖為一家之言,但親近無疑。

有思,雖以通俗的語法講述學術的問題,但其條理清晰可見,一步步的對比,一層層的剝離,思索問題的線路清晰無比,增添了一種與考據無關的說服力。

目錄

卷首語

第一章 實話孔子

一 夫子何人

二 學而優則仕

三 君子固窮

四 頭號教書匠

五 誰是好學生

六 傷心事與玩笑話

第二章 儒墨之爭

一 儒與俠

二 孔子的藥方

三 墨子的藥方

四 兩位俠士

五 三大分歧

六 儒墨是非

第三章 儒道之爭

一 隱士哲學家

二 從楊朱到老莊

三 無為之謎

四 道之謎

五 老莊之別

六 儒道是非

第四章 儒法之爭

一 血染的思想

二 謀士的哲學

三 橫行霸道

四 兩面三刀

五 人性是個問題

六 儒法是非

第五章 前因後果

一 事出有因

二 以人為本

三 新文化與新制度

四 命運呼叫轉移

五 士人的崛起

六 魅力所在

第六章 繼往開來

一 灰色的船票

二 墨子與楊朱

三 老子與莊子

四 再說法家

五 愛的呼喚

六 正義與自強

重讀諸子歌並注(代後記)

卷首語

許多民族都有獨特的智慧,許多民族都有曾經的輝煌,他們也都會有自己引以為榮的黃金時代。因此,當他們打開國門,放眼天下,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時,不會因精彩紛呈而眼花繚亂,不會因變化萬千而張皇失措,也不會因日新月異而妄自菲薄。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根,有自己源遠流長和不可替代的文化,有自己的精神支柱。

我們民族也不例外。春秋戰國,就是我們輝煌的時代;諸子百家,就是我們智慧的結晶;而先秦諸子的百家爭鳴,則是我們民族歷史上的華彩樂章。

這是一些膾炙人口的故事,這是一些必須銘記的姓名,這是一些仍在閃光的思想,這是一些難以忘卻的情懷。這也是一場歷時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紀大辯論,儒墨爭雄,儒道爭鋒,儒法爭用,可謂縱橫捭闔,機鋒迭起,智慧紛呈,展現出無窮的魅力。何況這場大辯論,還留下了那么多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留下了建設家園的美好理想,應對變革的思想資源,凝聚民心的價值體系,指導人生的智慧結晶,讓我們受益至今。諸子爭鳴,豈能淡忘?

但,我們該說些什麼,又從哪裡說起呢?

也許,我們要先說到一個人。他是諸子百家第一人,也是影響最大的人。百家爭鳴因他而起,由他而終。他,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是風氣之先,也是眾矢之的;不可超越又必須超越,難以盡說又不能不說,是一個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話題。

這個人,就是孔子。

作者簡介

易中天,生於1948年湖南省長沙市人,198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美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和跨學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等著作。近撰寫出版了“易中天隨筆體學術著作·中國文化系列”四種:《閒話中國人》、《中國的男人和女人》、《讀城記》和《品人錄》。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先秦諸子百家爭鳴

2005年起開始在CCTV-10百家講壇節目裡講解歷史,因其白話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兩本書《帝國的惆悵》和《易中天品評漢代風雲人物》也是異常大賣。2006年開始製作《易中天品三國》。易中天做客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了“漢代風俗人物”系列講座。他獨闢蹊徑,“妙說”歷史,巧妙地運用“俗不可耐”的語言、聲情並茂的表演,有趣地還原了歷史的本來面目。在網上找到了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講壇的韓信系列講詞,真是佩服,平常一段史從他口中出來儼然活靈活現一般,象評書一樣繪聲繪色,又象電影剪輯精練流暢。很多媒體說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謝百家講壇,是這個節目讓他出的名。其實百家講壇應該感謝易中天。電視畢竟不如紙讀物更容易貼近百姓。書則完全不同,時間絕對由自己支配,可以重複看無數次。

相關作品

《〈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藝術教育學》重慶1989

《藝術人類學——上海文藝學術文庫》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2001

《新譯國語讀本》三民書局1994

《中國:掀起你的蓋頭來——中國文化現象解密》海南出版社1995

《閒話中國人》華齡出版社1996、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中國文聯出版社1998、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黃與藍的交響——中西美學比較論(鄧曉芒合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你好,偉哥》江蘇文藝出版社2000

《人的確證——人類學藝術原理》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書生意氣》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

《穿透靈魂之旅系列》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

《西北風東南雨—方言與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藝術的特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2006

《品人錄》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2006

《讀城記》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破門而入——美學的問題與歷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艱難的一躍———美國憲法的誕生和我們的反思》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2005

《大話方言》香港三聯2004、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帝國的惆悵——中國傳統社會的政治與人性》文匯出版社2005

《品三國——上》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

《品三國前傳之漢代風雲人物》東方出版社2006、2007

《品三國——下》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

《成都方式》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帝國的終結》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易中天讀史(全四冊)》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

《從星空到心靈——易中天于丹演講對談錄》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

《高高的樹上》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

《文火慢熬》曾在《小說界》雜誌上發表,將出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