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史十講

先秦史十講

本書內容涉及重大歷史問題,如堯舜禪讓與父系家族私有制的關係、北狄在前殷文化上的貢獻、商代王位繼承制度、春秋時代的變法改制和霸業、戰國初期魏齊爭霸和列國間的合縱連橫問題等;上古社會實況,如黃河流域穴居遺俗、古井及東亞大陸牛耕的起源等;先秦文化思想,如甲骨文中所見的儒、孔子的政治思想、夏代文字問題等,包羅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諸方面。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 先秦史十講

作 者:徐中舒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 2009-7-1

ISBN: 9787101065756

開本: 16開

定價: 29.00元

內容簡介

徐中舒先生是我國著名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學貫古今,涉獵甚廣,在先秦史、考古學、古文字學、民族史、四川地方史、明清史等方面都有頗高的造詣。本書是徐先生先秦史論著的選集,按時序與專題相結合的方式編排,分為十講,集中呈現徐先生在先秦史研究領域的貢獻。內容涉及重大歷史問題,如堯舜禪讓與父系家族私有制的關係、北狄在前殷文化上的貢獻、商代王位繼承制度、春秋時代的變法改制和霸業、戰國初期魏齊爭霸和列國間的合縱連橫問題等;上古社會實況,如黃河流域穴居遺俗、古井及東亞大陸牛耕的起源等;先秦文化思想,如甲骨文中所見的儒、孔子的政治思想、夏代文字問題等,包羅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諸方面。

作者簡介

徐中舒(1898—1991),安徽省懷寧縣(今安慶市)人。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 192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研究院國學門,師從王國維、梁啓超等著名學者。在此期間,他受到王國維先生的影響,樹立了“新史學”的觀念。以後更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將古文字學與民族學、社會學、古典文獻學和歷史學結合起來,創造性地把王國維開創的“二重證據法”發展成為“多重證據法”。1928年起,徐先生先後在復旦大學、暨南大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北京大學任教授、研究員。1937年,應中英庚款與四川大學的協聘,來到四川大學歷史系,除短期在武漢大學、華西協合大學、燕京大學、中央大學兼課外,終身執教於此,並自1947年起擔任歷史系主任直至80年代(中有短期間斷)。新中國成立後,徐先生又先後擔任過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術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等職。1981年國家建立第一批博士點,徐先生一人承擔了中國古代史和考古學兩個博士點的導師,在當時是極為罕見的。 先秦史名家,曾任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長。同時,他也是中國近代考古學的最早參與者之一,尤長於古文字學的研究。此外,徐先生還博涉民族史、地方史、明清史、中國文學史等領域,將之融鑄一爐,相互參證,在國際學術界享有盛譽。徐先生早年以《耒耜考》一文知名。該文以出土古文字材料與古代典籍及實物相互對照,一舉解決了兩千年來學者們一直莫衷一是的耒耜形制和功用問題,成為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名篇。此後,徐先生有關先秦歷史的一系列論著,如《殷周文化之蠡測》、《殷人服象及象之南遷》、《井田制度探源》、《論東亞大陸牛耕的起源》、《論周代田制及其社會性質》等,均因方法新穎,論據充實,創穫頗多而在學術界引起重大反響。在文字學方面,徐先生的《金文嘏辭釋例》一書乃是治金文者的必讀參考資料。他在晚年主編的《漢語大字典》是目前收錄文字最多、釋義最全的漢語字典,成為我國辭書出版史上一座里程碑,而他主編的《甲骨文字典》則被認為是甲骨學史上劃時代的巨著。1992年,徐中舒先生去世後,巴蜀書社出版了在他講課記錄的基礎上整理而成的《先秦史論稿》;1998年,為了紀念徐中舒先生誕辰100周年,中華書局出版了《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

圖書目錄

我的學習之路(代前言)

第一講 論堯舜禹禪讓與父系家族私有制的發生和發展

1.三代以前的部落酋長

2.堯、舜、禹的禪讓

3.夏代傳子的家族私有制

4.戰國時代南方的農村公社

5.家族私有制

附:夏史初曙

第二講 北狄在前殷文化上之貢獻——論殷虛青銅器與兩輪大車之由來

1.序言

2.古代北狄及其生活習慣

3.遊牧民族之興起及其與北狄之關係

4.狄之分布地域及其命名之本義

5.金與銅得名之由來

6.兩輪大車與北狄——附論獨輪車之原產地

7.北狄與中國在文化上之關連

8.結論

附:殷代兄終弟及為貴族選舉制說

第三講 西周史論述

1.周人出於白狄說

2.周王朝的興起

3.殷周關係

4.武王克商及周公東征

5.封建諸侯

6.西周封建制的說明

7.蒲姑遷徙

8.周室衰微

9.宣王中興

10.西周滅亡與平王東遷

第四講 略論春秋時代的變法改制和霸業

第五講 戰國初期魏齊的爭霸及列國間合縱連衡的開始

1.戰國初年的形勢

2.魏國的霸業

3.由爭霸到相王及合縱連衡形勢的形成

4.結論

第六講 黃河流域穴居遺俗考——兼論地上建築的由來

附:古井雜談

第七講 論東亞大陸牛耕的起原

1.敘言

2.耦耕和牛耕

3.牛耕開始的時間和地域

4.春秋以前牛耕說的不可信

5.漢代牛耕的推廣

6.結論

第八講 中國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親屬稱謂

第九講 論甲骨文中所見的儒

1.儒字的形音義

2.甲骨文中關於儒的卜辭

3.甲骨文中關於子儒的卜辭

4.最後的說明

附:孔子的政治思想

第十講 關於夏代文字的問題

附: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序

出版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