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春養陽法

先春養陽法是一種鍛鍊身體的方法。

先春養陽法

席地盤坐,或盤坐於床,全身放鬆,頭正頸直,含胸拔背,雙眼微合,口唇輕閉。兩手或輕握,或手心向上相疊,置於小腹前,或兩手在腹前做抱球狀,也可分別輕按兩膝上。採用腹式呼吸,鼻吸口呼,均勻細長。吸氣時腹部肌肉放鬆,自然鼓起;呼氣時收腹,縮睪提肛
坐定,放鬆畢,呼吸調順後,意守肝部,舌舐上齶,上下齒輕輕相叩。叩齒過程中,口中生津,用力吞下,意念將此津液深咽至腹部丹田。咽津後復叩齒,津滿復咽下,如此連做7遍。共咽津7口。
7次咽津畢,慢慢站起,取自然站立姿勢,兩腿分開,與肩同寬,兩膝微彎曲,松肩垂肘,兩手掌輕靠兩大腿外側,十指放鬆。站定,兩手徐徐上提,向對側腋下移動,抱往兩肋,帶動上身慢慢搖動,連搖3次。
3次搖肋後,兩手鬆開,慢慢下移,輕靠兩腿外側,稍作停頓靜養,待情緒平走,心境安定,再恢復盤坐姿勢,依上法叩齒,吞咽津液,連做7遍,吞津7口。

注意事項:

1、本功法強調閉目冥心,深咽津液,意守肝部,同時主張抱肋搖動,是動與靜的有機結合,是較為實用的動靜氣功功法,整個春天均可採用本功法鍛鍊。
2、意守肝部,是本功法的最關鍵之處。叩齒咽津時要意守肝部。抱肋搖動時也要意守肝部。注意力要集中,不回憶往事。勿牽掛眼前事務,把一切念頭都暫時放開,全部意念都集中至胸肋肝部。
3、咽津時,要做到汩然有聲,用意念送至腹部丹田。咽津的同時結合叩齒,不但能使口中津液增多,還能健齒益腎。古人將咽津與叩齒結合的養生方法稱作煉精,認為是健身長生的重要手段。
4、本功法源自陳士鋒的《石室秘錄》。堅持本功法鍛鍊,不僅有順時防病的作用,還有治病的效用。對春令風邪偏勝,侵襲人體導致的發熱惡寒、頭身重困、關節疼痛、四肢酸楚、頭項強痛、頭面浮腫、皮膚瘙癢病症,以及頭目眩暈肢體麻木等肝的病變,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