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趙孟頫洞庭東山圖軸

元趙孟頫洞庭東山圖軸

此件藏品為元朝趙孟頫的書畫作品。縱61.9厘米,橫27.6厘米,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

藏品信息(上海博物館)

【名稱】洞庭東山圖
【作者】趙孟頫
【年代】元代
【類別】書畫
【材質】絹本設色
【規格】縱60.8厘米、橫26.6厘米。
【收藏機構】上海博物館收藏

畫作介紹

趙孟頫在《洞庭東山圖》中自題:“洞庭波兮山崨嶪,川可濟兮不可以涉。木蘭為舟兮桂為楫,渺余懷兮風一葉。”落款“少昂”,鈐“趙氏子昂”朱文印。此跋語中隱含著一種幽怨之意,體現了趙孟頫內心的矛盾與苦悶。後有乾隆御題七絕:“三湘七澤杳難分,恍見微風落葉紛。誰識王孫多意緒,月明波冷予湘君。”趙孟頫和乾隆的跋語都與屈原《楚辭·九歌》中的湘君有關。由此可看出,乾隆對此畫已心領神會。
該作品繪江蘇吳縣太湖邊洞庭東山的秀美之景。圖中的東山圓渾清幽、湖面微波粼粼,輕舟蕩漾,遠景峰巒迷朦。所用筆墨技法從董源的規範中變化而來。柔和的披麻皴和充滿節奏的點苔,表現出江南草木的滋潤秀美,湖水則以細勁與含蓄的線條寫成。

作品賞析

《洞庭東山圖》,是元代書畫家趙孟頫的代表作之一。該作品描繪的是延伸於太湖中的半島洞庭東山的景色:水面寬闊,微波蕩漾,一葉扁舟披波而渡;東山圓渾清幽,遠處峰巒迷茫,山勢峻拔;湖岸、山坡上的樹木稀疏,枝幹或直立、或斜欹,姿態各異,在顧盼之間似乎發出一聲無奈的嘆息。畫面採取邊角式構圖,設色清淡,點苔富有節奏感,水用柔潤的細線寫成,山體以披麻皴皴出,由此可以看出趙孟頫對董源畫法的繼承。不過,趙孟頫在繼承董源畫柔潤的基礎上,又摒棄了他的含糊不清,從而形成了秀潤、清麗的自家面貌。
縱觀趙孟頫的藝術成就,主要體現在三方面。其一,他開創了尚意簡率的時代新風,追求畫面的淡逸、空靈,注重對筆情墨韻的傳達,並進一步推動了詩、書、畫、印的結合,使文人畫逐漸走向成熟。其二,他提出了“書畫同源”的理論:“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他提倡將書法用筆融入繪畫中,使繪畫具有同書法藝術一樣的筆墨韻味和審美趣味。其三,他強調繪畫要有“古意”,特別是要有高逸的“士氣”。他所說的“古意”,其實是借古創新。他主張,畫家要努力發揮筆墨情趣,以表達出文人的品格與精神。文人畫遣懷寄情、直抒胸臆、借物言志的藝術內涵是由文人階層共同的繪畫心理和對筆墨的人格化追求而形成的。元代的文人寫意山水畫能達到一個高峰,離不開趙孟頫的大力倡導與實踐。

畫家簡介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德芳之後。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在繪畫上,山水、人物、花鳥、竹石、鞍馬無所不能;工筆、寫意、青綠、水墨,亦無所不精。他在我國書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五歲起,趙孟頫就開始學書,幾無間日,直至臨死前猶觀書作字,可謂對書法的酷愛達到情有獨鐘的地步。他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元史》本傳講,“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元鮮于樞《困學齋集》稱:“子昂篆,隸、真、行、顛草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世稱“趙體”。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他的畫作,遺存的有《重漢疊嶂圖》卷(在台灣),《雙松平遠圖》卷(在美國〕,《鵲華秋色圖》卷(在台灣),《秋郊飲馬圖》卷(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紅衣羅漢》圖卷(在東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