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規塵

元規塵

元規塵,晉庾亮,字元規,為當朝國舅,一連三朝為官,握有兵權門下趨炎附勢的人甚多。王導厭惡庾亮權勢逼人,見大風揚塵,便以扇拂塵說:“元規塵污人。”表示對庾亮的鄙視。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後以“元規塵”喻高官權貴氣勢凌人,又泛指塵污。唐李白《送岑征君歸皋山》:“西來一搖扇,共拂元規塵。”元張養浩《雁兒落兼得勝令》曲:“抖擻了元規塵,分付了蘇卿印。”

基本信息

詞目:元規塵

拼音:yuán guī chén

解釋:喻高官權貴氣勢凌人,又泛指塵污。

詳細釋義

典源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下〈輕詆〉~826~
庾公權重,足傾王公。庾在石頭,王在冶城坐。大風揚塵,王以扇拂塵曰:「元規塵污人!」

《晉書》卷六十五〈王導列傳〉~753~
於時庾亮以望重地逼,出鎮於外。南蠻校尉陶稱間說亮當舉兵內向,或勸導密為之防。導曰:「吾與元規休戚是同,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則如君言,元規若來,吾便角巾還第,復何懼哉!」又與稱書,以為庾公帝之元舅,宜善事之。於是讒間遂息。時亮雖居外鎮,而執朝廷之權,既據上流,擁強兵,趣向者多歸之。導內不能平,常遇西風塵起,舉扇自蔽,徐曰:「元規塵污人。」

典源譯文

當時庾亮因為名望高而所轄地盤狹窄,於是出鎮外地。南蠻校尉陶稱挑撥說:“庾亮一定會舉兵向內。”勸王導暗中要提防。王導說:“我和庾元規休戚與共,這些無根無據的議論,不應當出自智者之口。如果就像你說的那樣,庾元規真的領兵打進來,我就頭戴角巾穿上便服回家,有什麼可擔憂的?”又給陶稱寫信,說因為庾亮是皇帝的大舅,應該盡心盡力侍奉。這樣一來,挑撥的謠言就平息了。當時庾亮雖鎮守於外,但還執掌著朝政大權,又據於上流之形勝,手握強兵,一些順風轉舵的人都投奔他。王導在朝中心內不平,常常在颳起西風的時候,用扇子擋起風塵,慢吞吞地說:“庾元規吹起的灰塵把人弄髒了。”

釋義

“時(庾)亮雖居外鎮,而執朝廷之權,既據上流,擁強兵,趣向者多歸之。(王)導內不能平,常遇西風塵起,舉扇自蔽,徐日:‘元規(座亮字)塵污人。”’後以“元規塵”喻高官權貴氣勢凌人,又泛指塵污。元規,庾亮字。王導惡亮權勢逼人,故發此語。

同源典故

一箑西風掩面 塵污人 庾塵 庾扇塵 扇障塵埃 羽扇障塵 舉扇西風 西風塵滿 障塵扇

運用示例

唐 李白《送岑征君歸鳴皋山》:“西來一搖扇,共拂元規塵。”

宋 京鏜《滿江紅·次盧漕高秋長短句並呈都大》詞:“西風正好狂吹帽, 庾 塵那解關吾事。”

金 馮壁 《和希顏》詩:“虎守天門未易通,庾塵無扇障西風。”

宋 蘇軾《次韻王廷老退居見寄》:“北牖已安 陶令 榻,西風還避 庾公 塵。”

宋 陸游《獨游城西諸僧舍》詩:“萬里欲呼 牛渚 月,一生不受 庾公 塵。非無好客堪招喚,獨往飄然覺更真。”

元 湯式 《普天樂·友人為人所誣赴杭》曲:“袖拂 庾公 塵,人上 楊朱 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