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世界節日]

元旦[世界節日]

元旦,即公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由於地理環境和曆法的不同,在不同時代,世界各國、各民族元旦的時間定位各不盡相同。現在,公曆日益為世界各國所公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了國際通行的公曆,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以公曆為曆法的國家,都以每年公曆1月1日為元旦日,舉國放假。 中國歷史上的“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中國歷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以前是很不統一的,歷代的元旦日期並不一致。從漢武帝起,規定陰曆一月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後,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曆(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叫“元旦”。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曆年”、“新曆年”或“公曆年”。

基本信息

名稱來由

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由於地理環境和曆法的不同,在不同時代,世界各國、各民族元旦的時間定位各不盡相同。現在,公曆日益為世界各國所公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了國際通行的公曆,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以公曆為曆法的國家,都以每年公曆1月1日為元旦日,舉國放假。

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元”,是開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據史料記載,在中國歷史上,“元旦”有許多稱謂,如元日、元正、元辰、開年、元春、上日、華歲等,但在諸多稱謂中還是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

發展變化

“元旦”的概念,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家,具體所指也不盡相同。中國的“元旦”這一概念,歷來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夏朝的夏曆以春季一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冬季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曆以冬季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冬季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規定春季一月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一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一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一詩中謂之“元朔”。

南北朝時,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介雅》詩中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中有關於:“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的記載。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曆(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稱為“元旦”。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曆,把農曆的正月一日叫做“春節”,把公曆的1月1日稱為“元旦”,不過當時並沒有正式公布。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宣布成立,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在就職誓詞中,孫中山以“中華民國元年元旦”為結尾。這就是中國“元旦”的來歷。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即我們所說的陽曆。元旦,指西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

為區別夏曆和公曆兩個新年,又鑒於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夏曆正月初一的前後,因此便把夏曆正月一日改稱為“春節”,公曆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元旦”,並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

專家:“元旦”一詞系中國“土產” ,在中國農曆中已沿用4000多年,但現行公曆“元旦”為1949年所定,隨著2016年的到來,它只有“67歲”。

每年1月1日,標誌著新一年的到來,人們習慣將這一天稱為“元旦”,俗稱“公曆年”、“陽曆年”或“新曆年”。

相關傳說

古代元旦年畫 古代元旦年畫

傳說一:中國的元旦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傳說二: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部落聯盟”的首領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農曆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據說這就是古代“元旦”的由來。

習俗文化

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現代中國的元旦,根據中國政府將其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放假一天,後常常將當日前或後雙休日調整,一般連續休息三天。現代中國對元旦的慶祝較之春節,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機關、企業會舉行年終集體慶祝活動,但民間活動很少。

西方元旦:西元前46年,古羅馬凱撒把這一天定為西曆新年的開始,為了祝福雙面神“Janus”,這位羅馬神話中的鬥神,“Janus”後來也演化為英文一月“January”這個詞。

各國新年

英國:元旦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的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

比利時:在比利時,元旦的早上,農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人們走到牛、馬、羊、狗、貓等動物身邊,煞有介事地向這些生靈通明:“新年快樂!”

德國:德國人在元旦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似錦,春滿人間。他們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鐘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在德國的農村還流傳著一種“爬樹比賽”的過新年風俗,以示步步高升。

法國: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義大利:義大利的除夕是一個狂歡之夜,當夜幕開始降臨,成千上萬的人們湧向街頭,點燃爆竹和焰火,甚至鳴放真槍實彈。男男女女翩翩起舞,直至午夜。家家戶戶收拾舊物,將屋子裡一些可打碎的東西,摔個粉碎,舊盆子、瓶瓶罐罐統統扔到門外,表示去掉厄運和煩惱,這是他們辭舊歲迎新年的傳統方式。

瑞士: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習慣,他們有的成群結隊去爬山,站在山頂面對冰天雪地,大聲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在山林中沿著長長的雪道滑雪,仿佛在尋找幸福之路;有的舉行踩高蹺比賽,男女老幼齊上陣,互祝身體健康。他們以健身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羅馬尼亞:元旦前夜,人們在廣場上豎起高大的聖誕樹,搭起舞台。市民們一邊燒著焰火,一邊載歌載舞。農村人拉著木犁,上面裝飾著各種彩花,慶祝新年。

保加利亞:元旦用餐時,誰打噴嚏誰準會給全家人帶來幸福,家主將第一隻羊、牛或馬駒許給他,以祝願他給全家人帶來幸福。

希臘:元旦時,家家都要做一個大蛋糕,裡面放一枚銀幣。主人將蛋糕切若干塊,分給家人或來訪的親朋好友。誰吃到帶有銀幣的那塊蛋糕,誰就成了新年最幸運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賀。

西班牙: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夕,所有家庭成員都團聚在一起,以音樂和遊戲相慶賀。午夜來臨,十二點的鐘聲剛開始敲第一響,大家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鐘聲吃下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一切如意。

2013年美國節日

節日 日期 類型 說明
元旦 1月1日 法定假日
馬丁·路德·金紀念日 1月21日 法定假日 1月第3個星期一
聖燭節 2月2日 宗教節日 又可稱為“土撥鼠日
情人節 2月14日 傳統節日
總統日 2月18日 法定假日 2月第3個星期一,紀念喬治·華盛頓亞伯拉罕·林肯誕辰
聖派屈克節 3月17日 傳統節日
愚人節 4月1日 傳統節日
耶穌受難日 3月29日 宗教節日 復活節前1個星期五
復活節 3月31日 宗教節日 春分月圓後的第1個星期日
母親節 5月12日 傳統節日 5月第2個星期日
陣亡將士紀念日 5月27日 法定假日 5月最後1個星期一
國旗日 6月14日 傳統節日 紀念美國通過第一面正式國旗
父親節 6月16日 傳統節日 6月第3個星期日
獨立日 7月4日 傳統節日 紀念《獨立宣言》正式通過236周年
美國勞動節 9月2日 法定假日 9月第1個星期一
哥倫布日 10月14日 法定假日 10月第2個星期一,紀念哥倫布發現美洲(1492年10月12日)
萬聖節 11月1日 宗教節日
退伍軍人節 11月11日 法定假日
感恩節 11月28日 法定假日
聖誕節 12月25日 法定假日

2013年法定節假日放假安排

節日 放假時間 調休上班日期 放假天數
元旦 1月1日-1月3日 1月5日(周六)、1月6日(周日) 3天
春節 2月9日-2月15日 2月16日(周六)、2月17日(周日) 7天
清明節 4月4日-4月6日 4月7日(周日) 3天
勞動節 4月29日-5月1日 4月27日(周六)、4月28日(周日) 3天
端午節 6月10日-6月12日 6月8日(周六)、6月9日(周日) 3天
中秋節 9月19日-9月21日 9月22日(周日) 3天
國慶節 10月1日-10月7日 9月29日(周日)、10月12日(周六) 7天

中國重要節日

陰曆節日時間陽曆節日時間
春節正月初一元旦節1月1日
元宵節正月十五婦女節3月8日
清明節節氣,每年陽曆4月5日左右植樹節3月12日
端午節五月初五勞動節5月1日
七夕節七月初七青年節5月4日
中秋節 八月十五母親節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重陽節九月初九兒童節6月1日
臘八節臘月初八父親節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冬至節節氣,每年陽曆12月22日左右中國共產黨建黨日
(又:香港回歸紀念日
7月1日
除夕臘月三十建軍節8月1日
春龍節農曆二月初二教師節9月10日
國慶節10月1日
中國記者節11月8日
澳門回歸紀念日12月20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