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典章校補釋例

元典章校補釋例是現代詞,是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歷史文獻固傳抄刊刻,難免有錯誤的地方,如不能發現諾誤,就不免對文獻妖雙有所誤解。

簡介

陳垣蒐集了多個《元典章》抄本,民國十四年故宮發現了元刻本,其及其門人在民國十九年夏天用元刻本對校沈家本刻本,後來又用諸本互校,前後費時半年多,校得沈刻本偽誤衍脫顛倒之處凡一萬二千餘條,寫成《元典章校補》六卷,補闊文三卷,改訂表格一卷(民國二十年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刊行)。《校補》刊行之後,又從這一萬二千多條錯誤之中,挑出一千多條,各依其所以致誤之由,分別類例,寫成《元典章校補釋例》六卷,後改名為《校勘學釋例》。

相關事件

他以《元典章》的校助為範例,用五種本子同沈家本刻卑《元典章》互勘,發現沈本誤、衍、脫、顛倒、妄改的地方一萬二乾余條,他脂以苟成墳補札記六卷,補缺文二卷,改作表格一卷。他又將一萬二乾多條錯誤選出十分之一,加以分類和說明,匯集成《元典方校補釋例》,共50例。這部書本只舉出了行款字句之議的通例,還還原了舊本元代用字、用語、相名物而致說的特例。這就說明了校助工作不只是文字異同的簡單對勘,更要對有關歷史知識訂一定廣度和深度的了解。這書的最後一卷還舉出了八條校例,通用的校勘方法,指出了校勘工作的入門途徑。此書後來改為《校勘學釋例》,是我國校勘學上的經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