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中都遺址

元中都遺址

元中都遺址位於河北省張北縣饅頭營鄉,始建於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與當時的元大都(即今北京)、元上都(今內蒙古正蘭旗東)齊名。它的建造者為元世祖忽必烈的孫子元武宗海山。元中都遺址的挖掘工作為研究中國元代都城形制,提供了新的實例,對探討元中都的興廢及蒙元四都(即哈拉和林、上都、大都、中都)比較研究都具有重大學術價值。元中都遺址保存完好,布局清晰,為研究中國封建時代晚期都城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依據。元中都遺址目前已發掘的中心大殿、西南角樓及南大門,可供遊客參觀。

基本信息

簡介

元中都

元中都是蒙元四都之一,由內、中、外依次相套的三重城組成。

內城平面呈長方形,周長2360米,四隅有角台,四面各設一城門。內城南門為3個門道,兩側還可能有闕台。

中城套在內城之外,面積約80萬平方米。

外城城垣的東牆、北牆、南牆也均已找到。

元中都的宮室建築按中軸線布局設計,以一號基址為中心的主體宮殿群位於內城的中北部。作為正殿的一號宮殿基址居於內城的中心位置,平面呈“工”字形,有排列整齊的柱礎石,地表有琉璃瓦當、滴水和花磚等建築構件。這裡出土的漢白玉螭首,雕刻精美,堪稱元代石刻中的精品。

遺址以及價值

元中都遺址元中都遺址

元中都遺址保存完好,布局清晰,為研究中國封建時代晚期都城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依據。元中都遺址的挖掘工作為研究中國元代都城形制,提供了新的實例,對探討元中都的興廢及蒙元四都(即哈拉和林、上都、大都、中都)比較研究都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相關歷史

元中都遺址元中都遺址

元中都遺址位於張北縣城北約20公里處。南離元大都(北京)265公里,

北距元上都(內蒙正藍旗)195公里,張化公路從皇城外通過。

古牆古牆

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元武宗海山建。至大元年(1308年)立中都留守司兼開寧路都總管府後,又設立了虎賁司、光祿司、銀冶提舉司及中都萬億庫等官署,成為元朝三大都城之一。至大四年(1311年),武宗逝,仁宗“罷城中都”後,仍作行宮使用,後任英宗、泰宗、文宗、順帝

等多位皇帝曾到此巡幸、議政、作佛事。至正十八年(1358年),紅巾軍燒毀中都宮闕,使其成為廢址。

遺址由宮城、皇城、郭城呈回字形相套,是中國傳統都城“三重城”建制。宮城城垣保存完整。皇城城垣城土壟狀。宮城內呈露在地面上的27處原建築基址保存較完好。1998年考古發掘以來,探明了建築形制,出土了大批石、陶、木、磚雕等建築構件及銅、鐵、骨器。其中出土的較完好的漢白玉角部螭首的雕工極盡絕詣,堪稱元代雕刻極品。“工”字形中心大殿,“三觀兩闕三門道”樑柱結構的南門,奇特的“三出闕”角樓,為考古、古建、史學界提供了多項難得的研究實證和滿足不同文化層次者的觀賞價值。

歷史介紹

元中都遺址元中都遺址

中都始建於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與當時的元大都(今北京)、元上都(今內蒙正藍旗)並駕齊名。它的建造者為元世祖忽必烈的孫子元武宗海山。他即位10天就下令撤銷上都,建行宮中都於此。據史籍記載,白城子一帶古稱旺兀察都,是“天蒼蒼,野茫茫,鷙鵝鴻雁水中盪,獐狍鹿兔草中藏”的肥美草原,是南中原漢地,北通漠北草原的交通要道及軍事重地。元中都是元代除大都和上都之外的第三大都城,其政治地位、城市規模、經濟文化在當時世界上享有盛譽。其遺址保存較好。

遺址由宮城,皇城,郭城組成,並呈“回”字型相套。宮城垣保存完好,地上殘高三到四米。皇城城垣呈土壠狀,殘高一米。宮城內呈露在地面上的27處原建築遺址保存完好。經過3年的考古發掘,出土了一大批石、陶、鐵、木及玉雕、磚雕和銅、鐵、骨器。其中漢白玉角部螭首的雕工極盡絕藝,堪稱元代雕刻極品。特別是前殿東步道南側的磚雕象眼,堪稱稀世瑰寶。

該遺址被評為“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01年又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中都遺址目前已發掘的中心大殿、西南角樓及南大門,可供遊客參觀。同時,遺址博物苑工程已啟動屆時遊客可參觀保存完事的元代出土文物。

出土價值

從1998年開始,文物部門對這一遺址進行勘探發掘,對元中都進行了科學的認定。發掘中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並探明了主要建築遺址的形狀。出土文物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1個漢白玉角部螭(傳說中龍的一種)首和9個9沿螭首。這10個螭首雕刻細膩,造型完美,是元代雕刻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元中都遺址的發現還被評為“1999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元中都是蒙元四都(和林、上都、大都、中都)之一。從現存的遺址來看,元中都分為外城、中城、內城以及城牆和角樓。元中都從建立到焚毀的歷史,可充分反映元代從鼎盛走向衰亡的過程。大量文物的出土,對這個時代的經濟、軍事、人物風情等方面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從1998年開始,文物部門對這一遺址進行勘探發掘,對元中都進行了科學的認定。發掘中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並探明了主要建築遺址的形狀。出土文物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1個漢白玉角部螭(傳說中龍的一種)首和9個9沿螭首。這10個螭首雕刻細膩,造型完美,是元代雕刻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元中都遺址的發現還被評為“1999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元中都是蒙元四都(和林、上都、大都、中都)之一。從現存的遺址來看,元中都分為外城、中城、內城以及城牆和角樓。元中都從建立到焚毀的歷史,可充分反映元代從鼎盛走向衰亡的過程。大量文物的出土,對這個時代的經濟、軍事、人物風情等方面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