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里

儒里

儒里原是長江航道東移後留下的一片江灘沙地。西去五里為華山,山雖不高,頂有小鎮,卻是古代京口往雲陽大道的必經之地,曾有一番牛車轆轆、商賈雲集的繁榮景象。到元末明初,朱文通隨父旅居焦山,後自徙居於此。圍田造地,建家立業,是為“圍里始祖”。外人稱之為“朱家圩”。 抗戰勝利後這裡稱“儒里鄉”。解放後,東片三鄉大路、姚橋、儒里並稱。後曾隸屬石橋鎮,其實包括儒里、建新、殷家、百樂、茂華諸村在內的這方土地均泛稱“儒里”。

歷史沿革

儒里老街古色古香,街里坐落著約有三四百年歷史的朱氏宗祠(老祠堂),大門二側面對南北街心之圈門的匾額上刻“儒里” 二字。據說祠內前廳曾有一紅底金字“學達性天”匾額,系康熙御賜,《宗譜》亦有關於此匾之記述,如今掛匾之鐵鉤尚在。

特色美食

儒里為人所知還是因為這裡的東鄉羊肉,吃法很多,其中以紅燒為主,先將膘肥肉嫩的羊肉煮爛後坼骨,冷凍而成羊羔,俗稱“乾板”。將羊羔切塊下鍋,加上姜蔥、花酒、葷油、冰糖,用文火燜燒,最後防入切好的青蒜,即可起鍋食用。紅燒羊肉以腿肉最為鮮嫩,其具體製作過程亦大有講究,能否達到油而不膩,肥嫩可口,那就要看廚師的手藝了。儒里羊肉做得最好的是一位老太婆,老王帶我到她家吃過全羊席,印象深的還是紅燒羊肉和羊肉湯。由於名聲在外,每年冬季好多人開車到儒里來吃羊肉。後來老太婆一家將飯店開到鎮江,吃羊肉就不必到儒里了。
儒里羊肉湯湯白而鮮,味道更美。食時如佐以京江薺,勝過西安的泡饃。
儒里的春、夏長魚湯也有特色。長魚也就是黃鱔。其製作過程十分講究,主原料長魚要選用無名指一樣粗細,做花捲一定要用鴨蛋,姜蔥只取其汁,其他佐料如黃酒、胡椒粉、蝦米、昏素油、醬油等也一定要選用上品。經過殺魚、割絲、提浮、合湯、燴絲、配湯等一系列的工序,才能成為色、香、味具佳的成品。早春啖之,去寒暖身;炎夏喝了,消暑降溫。長魚湯一般不單吃,有的加面,俗稱“一湯一”;有的加蔥油花捲,用長魚鹵醮食;當然也可以單獨品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